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貨幣政策、信貸資源配置與金融漏損?——來自我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

2015-10-10 08:39:06李四海宋獻中
經濟科學 2015年3期
關鍵詞:融資金融企業

李四海 鄒 萍 宋獻中

(1.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學院 湖北武漢 430073)

(2.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湖北武漢 430070)

(3.暨南大學管理學院 廣東廣州 510632)

一、引 言

投資成為中國上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而在投資結構和投資資金來源等方面國有產權企業占據明顯的優勢。由于特殊的二元所有制結構以及金融壓抑制度,國有企業在獲取銀行信貸方面具有特權,急需資金的民營企業卻只能獲取剩余不多的銀行信貸資金(盧峰、姚洋,2004;安強身,2008)。而事實上民營企業在面臨嚴峻的融資環境下依然蓬勃發展。這就提出了一個疑問,除了資本積累,自籌,民間融資外,民營企業是否還存在其他替代性融資方式?而這部分替代性融資的源頭又是哪里?

金融領域有一個重要概念:金融漏損(Financial Leakage),即金融資源以合法或非法的方式從體制內國有部門轉移到體制外私人部門的現象(盧峰、姚洋,2004)。信貸配給的存在導致部分企業難以獲得充足的銀行貸款,從而使得他們要尋找替代性融資渠道,如轉向供應商尋求商業信用融資。信貸約束較弱的非金融企業基于供應鏈市場或非市場(如社會關系)需要也會向信貸約束較強的企業提供商業信用,這樣提供信用的一方起到了“金融中介”的作用(Petersen和Rajan,1997)。在我國二元所有制結構的背景下,國有企業很可能扮演這個“金融中介”的角色。利用其金融特權獲取銀行信貸資金,然后以其他途徑(包括轉貸、商業信用等)將部分信貸資金轉移給私有企業,形成金融漏損效應。由于這種經濟現象的存在需要有一個獨特的制度背景,關于這方面的研究目前還比較缺乏。國外只有專門研究中國等這種體制性國家問題的文獻中存在一些相關內容,如Firth等(2009)。國內的相關研究目前也并不多,如盧峰、姚洋(2004)是我國較早研究金融漏損現象的文獻,他們認為惡劣的法治環境容易導致信貸資金從國有部門流入私有部門,即發生金融漏損;安強身(2008)認為,政府對金融的超強控制和高額儲蓄導致了金融漏損,而金融漏損又進一步修正了信貸配置效率;劉瑞明(2011)則認為金融壓抑和所有制歧視導致了金融漏損現象。雖然這些文獻從不同的角度研究了金融漏損現象,但多是定性分析,而且未能從宏觀政策的視角對金融漏損做進一步探討。

信貸資源配置的扭曲可能是造成金融漏損的內在動因,而宏觀經濟政策如貨幣政策可能會進一步成為金融漏損外在的調節機制。貨幣政策是國家調控宏觀經濟發展的重要政策性工具,貨幣政策的調整通過貨幣渠道與信貸渠道(Bernanke和Blinder,1992)影響公司外部融資的成本以及它們投資政策的動態變化。但是這種宏觀政策對微觀企業行為的影響可能存在基于微觀主體特征的差異,特別是中國體制下的產權性質的差異,不同產權性質的微觀企業對貨幣政策的反應程度可能不同。國有企業由于具有金融特權,可能受貨幣政策影響相對要小,而私有產權企業受貨幣政策影響可能更為明顯,因此在這種緊縮的貨幣政策下,國有產權企業存在的金融特權可能進一步刺激金融漏損的發生。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主要采用上市公司的銀行信貸和商業信用數據,考察了不同貨幣政策下,國有產權企業和私有產權企業在銀行信貸和商業信用方面的差異性特征。本文的研究貢獻在于:首先,證實了貨幣政策對企業銀行信貸的影響在不同產權性質企業間存在異質性,并在此基礎上揭示了我國金融漏損現象的內在動因和外在調節機制,為宏觀經濟政策的微觀經濟后果提供了經驗證據;其次,研究了金融漏損在貨幣政策的調節效應下會不會影響企業商業信用模式,發現趨緊的貨幣政策加劇了供應鏈關系的緊張,導致企業間采用了交易成本更高的商業信用模式;最后,從貨幣政策的調整變化中證實了國有產權企業存在的金融特權,在貨幣政策趨緊環境下,相比非國有產權企業,國有產權企業會有更多的融資渠道,貨幣政策調整對其財務結構的影響相對要小,其應對風險的沖擊能力更強。同時本文的研究反映了銀行信貸配給的存在對市場主體行為的影響以及金融漏損存在的“反哺”效應,在一定層面上揭示了我國私營經濟高速發展之謎。

二、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一)制度背景:轉軌經濟與金融壓抑

理論上講,金融發展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在我國的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卻伴隨著強烈的“金融壓抑”(Financial Repression)(盧峰和姚洋,2004)。金融壓抑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的經濟發展,研究表明金融壓抑導致我國實際GDP增長率低于潛在增長率1.7%-2.1%(Huang和Wang,2011)。我國的金融壓抑表現在互相關聯的兩個方面:一是官方利率長期低于非正式信貸市場利率,國有銀行處于壟斷地位且準入門檻高;二是作為主要經濟推動者的私有產權企業遭受嚴重的“信貸歧視”(劉瑞明,2011)。私有產權企業對中國經濟的發展貢獻巨大,據統計到2012年民營經濟在我國GDP的比重達到了60%,①參見人民網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3/0203/c1004-20414645.html。但是在信貸融資上卻遭受了嚴重歧視。2009-2011年,私有產權企業的貸款余額占境內企業貸款余額的比例分別為 26.23%、29.99%和33.50%。②參見中國統計局網站http://www.cbrc.gov.cn/index.html。此外,相比國有產權企業,私有產權企業獲取的債務期限更短,債務融資成本更高(李廣子和劉力,2009)。私有產權企業遭受信貸歧視的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政治因素,在我國的銀行體系,國有產權企業貸款違約被認為是可接受的,而私有產權企業貸款違約則會被懷疑存在腐敗問題,因此銀行在為私有產權企業提供貸款時會非常謹慎;二是私有產權企業比國有產權企業面臨更大風險,所以銀行更傾向于貸款給風險更小的國有產權企業;三是金融監管部門出臺的貸款政策明顯向國有產權企業傾斜。

在金融壓抑的重壓之下,支持私有產權企業高速成長的資金渠道來自哪里?許多調查與研究表明,在我國正規金融市場之外,存在著一個龐大的“非正規金融市場”,如民間借貸市場,它在非國有企業成長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非正規金融的發展通過有效促進民營經濟成長而間接推動了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安強身,2008)。除了民間借貸這種非正規金融市場還存在從體制內金融溢出而進入非國有經濟領域的形式。盧峰和姚洋(2004)的研究表明,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間存在某種“漏損效應”,即資金由國有部門向私有部門的轉移,而這種漏損有效地支持了私人投資和經濟增長,同時他們的研究指出,金融資源從國有部門向私人部門的流動主要渠道之一就是商業信用。

(二)貨幣政策、產權性質與銀行信貸資源配置

貨幣政策是各國政府干預和調節宏觀經濟最為重要的工具之一(Mishkin,1995)。貨幣政策的信貸傳導機制認為貨幣政策可以通過影響銀行部門的貸款供給量,進而影響微觀企業的貸款可獲得性,最終實現對實體經濟的調控。Bernanke和Blinder(1992)發現,在貨幣政策緊縮期,短期內商業銀行將通過削減其持有的證券以刺激貸款增長,但長期內由于銀行可信貸資源的減少,銀行將降低貸款供給;Kashyap和Stein(1993)也得出了相同的觀點,并且發現銀行規模對貸款下降幅度有影響。從企業的角度看,Oliner和Rudebusch(1996)認為,緊縮的貨幣政策將導致企業產出減少,進而降低了企業的信貸需求。黃志忠和謝軍(2013)指出,當貨幣政策寬松時,增加的貨幣發行量會促進銀行信貸,借款利率也會降低,這意味著企業可通過較低的融資成本獲取更多的外部資本;而在貨幣政策緊縮期,由于可信貸資源總量的減少,信貸配給的存在,銀行選擇企業的空間會變大,此時信貸額度限制及較高的利率都可能提高企業融資成本。

在我國特殊的制度背景下,不同產權性質的企業在獲取銀行貸款難易程度以及受貨幣政策影響程度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Brandt和Li(2003)、Ge和Qiu(2007)發現相比國有產權企業,私有產權企業在銀行信貸方面遭受嚴重的所有制歧視,不得不尋找成本更高的替代性融資途徑。程海波等(2005)也發現我國的私有中小企業信貸約束嚴重,呈現出顯著的關系型貸款特征,而且相比國有產權企業,私有產權企業受貨幣政策的影響更顯著。靳慶魯等(2012)認為緊縮的貨幣政策下,由于信貸配給資源的縮減,民營企業獲取銀行信貸的難度上升,反之寬松的貨幣政策下,信貸配給資源充分,在滿足了國有企業的信貸需求后有相對較充裕的剩余信貸資源可以供給民營企業。曾海艦和蘇冬蔚(2010)對比研究了1998年寬松貨幣政策與2004年緊縮貨幣政策對我國企業資本結構的影響發現,貨幣政策對規模較小、民營化程度高且擔保能力弱的企業影響顯著,在緊縮的貨幣政策下,這類企業的有息負債明顯下降,應付款項顯著上升,而國有產權企業受貨幣政策影響不明顯。綜上所述,我們提出:

假設1:緊縮的貨幣政策下,企業獲取銀行信貸資源顯著減少,并且這種影響在私有產權企業中更為明顯。

(三)貨幣政策、產權性質與銀行信貸資源配置經濟后果:金融漏損

基于前面的分析,緊縮的貨幣政策導致企業獲取銀行信貸的難度增加。在增量貸款難以獲取的情況下,將已有銀行貸款展期、違約拖欠成為企業在資金困境下的重要選擇方式。雖然銀行貸款違約可能會涉及法律風險,但是長期以來,國有企業享有體制優勢,其貸款違約也不屬于違法(方紅生和張軍,2009),而對于民營企業而言融資環境惡劣,抗風險能力下降,在面臨生存考驗的時期選擇貸款違約也是被逼無奈。因此在貨幣政策緊縮時期,不論私有產權企業還是國有產權企業都可能利用銀行貸款違約來緩解融資難問題。

除貸款違約這一涉及法律風險的替代性融資方式外,在現實中還存在一種重要的替代性融資方式:商業信用。通過供應鏈上下游之間的貿易形成的賒銷成為緩解企業資金緊張的重要途徑。當然這種拖欠貨款的替代融資方式可能導致供應鏈緊張,企業信譽下降的風險。但是結合我國的二元所有制結構,國有企業由于處于體制內的優勢,其融資受到貨幣政策影響要小,獲取銀行信貸資源相對要容易,所以其面臨的信貸約束較弱。而私有產權企業由于金融歧視和擔保能力差等原因,會更多地采用商業信用替代融資,銀行信貸和商業信用存在一種替代或互補的關系(石曉軍等,2009)。Petersen和Rajan(1997)研究指出,信貸配給的存在導致一些企業難以獲得充足的銀行貸款,這部分企業會轉向供應商尋求商業信用融資。在信貸市場中,信貸約束較弱的非金融類企業會向信貸約束較強的企業提供商業信用,這類企業起到了“金融中介”的作用。在中國,由于具有金融特權的國有產權企業信貸約束較弱,而面對嚴重的信貸約束的私有產權企業,會更多地轉向信貸約束較弱的國有產權企業尋求商業信用融資,形成金融漏損,并且這種金融漏損在貨幣政策緊縮背景下可能會更加明顯。據此我們提出:

假設2:貨幣政策緊縮背景下,企業銀行貸款違約率顯著上升,同時私有產權企業更多的采用商業信用替代融資,并可能加劇金融漏損。

(四)貨幣政策、金融漏損與商業信用模式

前面的理論分析,緊縮的貨幣政策下面臨更為嚴重信貸約束的私有產權企業會采用更多的商業信用替代融資,并且會更多的轉向信貸約束較弱的國有產權企業尋求商業信用融資,形成金融漏損,最終導致部分銀行信貸資金從體制內的國有部門流入私有部門。金融漏損的存在表明國有企業更多的是施信方、私有產權企業是受信方。在貨幣政策緊縮的背景下,私有產權企業過多地使用商業信用替代融資,導致企業供應鏈關系緊張,作為商業信用施信方的國有產權企業基于風險的考慮,會尋求風險更低的商業信用模式。具體而言具有明確法律規范的票據賒銷交易對施信方而言具有更強的保障。并且從我國現行的會計準則的處理中也可以看出,賒銷交易形成的商業票據一般不會直接進行壞賬準備,在票據到期日無法兌現的情況下先轉入應收賬款的會計科目中,再進行壞賬準備的計提。所以當施信方需要更多信用保障時,會要求受信方使用商業票據進行交易,從而使得商業呈現票據化的交易模式。因此在貨幣政策緊縮背景下,企業會較多的使用票據這種交易成本更高的商業信用模式,國有產權企業可能會有更多的應收票據,而私有產權企業會有更多的應付票據。據此我們提出:

假設3:金融漏損的存在特別是在緊縮貨幣政策背景下,商業信用的過多使用導致企業商業信用模式發生改變,商業信用更多的票據化,具體而言作為施信方的國有產權企業會有更多的應收票據,而作為受信方的私有產權企業會有更多的應付票據。

三、研究設計

(一)樣本數據

研究選擇我國2004-2011年上市公司為樣本。根據以往的研究文獻做法對原始數據進行了篩選。由于金融行業企業的負債不同于非金融行業企業,為了研究口徑的一致,剔除金融行業樣本;同時剔除數據缺失以及極端異常的樣本;另外對于研究中的連續型變量進行了縮尾處理。最終本文研究得到的樣本數為9606。研究中的數據主要來源于CSMAR數據庫、統計局網站、央行網站及《全國銀行家調查報告》。

(二)模型設定

對于研究假設1,我們構建了如下模型:

模型(1)中被解釋變量是企業銀行信貸融資變量,參照之前文獻的方法,本文所使用的變量包括銀行信貸融資比率(Debt1),銀行信貸中長期貸款比率(Debt2)和銀行信貸融資成本(Debt3)。方程(1)中解釋變量MP是貨幣政策的衡量指標,本文參考國內文獻的方法(祝繼高、陸正飛,2009;葉康濤、祝繼高,2009;李志軍、王善平,2011;饒品貴、姜國華,2013),采用虛擬變量定義。①基于我國特定的貨幣政策與宏觀經濟環境定義貨幣政策的虛擬變量,研究中將2004、2006、2007、2011年定義為貨幣政策緊縮年度。同時我們采用MP1、MP2變量進行了穩健性分析。②其中MP1變量采用M2發行量增長率與GDP增長率之差來衡量貨幣政策的緊縮程度,MP2變量采用中國人民銀行自2004年開始發布的《全國銀行家問卷調查報告》中“銀行家信心指數”衡量貨幣政策的緊縮程度。

Controlvariable是由多個控制變量構成的向量,根據以往的文獻和經驗做法控制了影響企業信貸融資的相關因素,包括企業基本面信息以及企業所在地區的發展情況。

對于假設2,我們建立構建如下模型:

模型(2)和模型(3)中,被解釋變量Violate表示企業是否存在信貸違約,為虛擬變量;①違約率(Violate)以企業上年度短期借款(包括資產負債表中“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與當期償還借款額度(現金流量表中“償還債務所支付的現金”)的差額來衡量企業是否按期償還了借款,當此差額大于0時,表示企業沒有按期償還貸款,違約率取值為1,否則取值為0。Credit為商業信用融資采用應付賬款除以總負債,表示企業利用商業信用進行融資的比率。

為驗證假設3,我們構建模型如下兩個模型:

模型(4)和模型(5)中,變量payable為應付票據變量,receivable為應收票據變量,POE為產權性質虛擬變量,當企業產權為國有取1,否則為0。對于假設3,我們預期模型(4)中產權性質POE的系數在貨幣政策緊縮期顯著為負,模型(5)中POE的系數在貨幣政策緊縮期顯著為正,即在貨幣政策緊縮期,私有產權企業大量采用應付票據的商業信用模式融資,而對應的國有產權企業應收票據大量增加。

(三)描述性統計

研究中主要變量的描述統計分析見表1。描述結果顯示:我國上市公司的銀行貸款比Debt1的均值(中位數)為0.429(0.440),表明我國上市公司從銀行獲取的信貸融資占到全部負債融資的40%以上。長期貸款比Debt2的均值(中位數)為0.118(0.046),遠小于銀行貸款比的均值(中位數),表明上市公司的銀行貸款中短期貸款比例占比較高。貸款成本Debt3的均值為0.052。產權性質(POE)均值為0.672,表明樣本中國有產權企業占到了67.2%,我國上市公司中國有產權企業仍然占多數。

表1 主要變量描述性統計

四、實證結果及分析

(一)貨幣政策、產權性質與銀行信貸資源配置

為檢驗假設1我們首先對模型(1)進行回歸,回歸結果見表2。我們分別以銀行貸款比Debt1、長期貸款比Debt2、銀行貸款成本Debt3為被解釋變量進行回歸,發現當被解釋變量為銀行貸款比和長期貸款比時,貨幣政策MP的系數都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說明在貨幣政策緊縮期的企業銀行信貸融資下降,當被解釋變量為貸款成本時,貨幣政策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負,進一步說明在貨幣政策緊縮期企業的銀行貸款成本上升。這些結果表明貨幣政策緊縮會導致企業銀行信貸難度加大。同時為了考察上述研究結果的可靠性,本文進行了穩健性檢驗。分別以MP1、MP2作為貨幣政策的替代變量進行分析,結果與MP的結果完全一致(具體表格可根據需要提供),表明采用虛擬變量反映貨幣政策緊縮程度具有較強的可靠性。

為考察貨幣政策對銀行信貸融資的影響在不同產權性質的企業中是否存在差異,我們將樣本區分為私有產權組合國有產權組,分別對模型(1)進行回歸,結果見表3。從表3的回歸結果來看:在私有產權組中,銀行貸款比、長期貸款比和銀行貸款成本與貨幣政策的關系都非常顯著并與表2一致,而在國有產權組中,貨幣政策對銀行貸款比并不存在顯著的影響,這種差異反映了國有產權企業在貨幣政策緊縮調整中受到影響相對要小,表明其在銀行信貸融資方面的特殊待遇。在銀行貸款成本方面,貨幣政策緊縮對國有產權企業信貸成本影響顯著水平相對更高,這反映了寬松貨幣政策下國有產權企業享受了更低的貸款成本,貨幣政策趨緊后信貸成本上升可能更為明顯。這些結論也反映了私有產權企業可能會對信貸資金的可獲得性更為緊迫,國有產權企業可能對信貸融資成本(利率)更加敏感,這對于我國貨幣政策結構性設計具有重要的調控意義。

表2 貨幣政策與企業信貸融資

續表2

表3 不同產權性質下貨幣政策的沖擊

(二)貨幣政策、產權性質與銀行信貸資源配置經濟后果

上面我們發現在緊縮的貨幣政策下企業獲取銀行信貸的難度增加,貨幣政策對企業信貸融資的影響存在基于產權性質的差異,這里我們將研究緊縮的貨幣政策對微觀企業信貸融資影響的經濟后果,即不同產權性質企業可能會采用什么替代性融資方式來解決融資難問題。我們分別以銀行信貸違約率(Violate)、商業信用替代性融資(Credit)進行研究。我們分別在私有產權樣本組和國有產權樣本組中采用模型(2)和(3)進行回歸分析,結果見表4。從表4的回歸結果來看:不論是私有產權企業還是國有產權企業,貨幣政策緊縮后企業的銀行信貸違約率都顯著上升,但是商業信用替代性融資在私有產權企業中顯著上升,而在國有產權企業中并沒有顯著變化,反映私有產權企業在貨幣政策緊縮后相比于國有產權企業采用了顯著更多的商業信用替代融資。這其中可能存在面臨嚴重信貸約束的私有產權企業轉向信貸約束較弱的國有產權企業尋求商業信用融資,形成金融漏損。回歸結果與我們的分析相符,假設2得到驗證。

表4 貨幣政策實施經濟后果:違約率與商業信用

(三)貨幣政策、金融漏損與商業信用模式

前面的實證分析表明,私有產權企業在緊縮的貨幣政策下由于獲取銀行信貸難從而更傾向于采用商業信用的替代融資方式,而國有產權企業的銀行信貸數量以及采用的商業信用替代融資受貨幣政策的影響并不顯著。因此可能存在信貸資金以商業信用的方式從信貸約束相對弱的國有產權企業流入信貸約束強的私有產權企業。而這種金融漏損的加劇會不會在某種程度上改變商業信用模式。即在貨幣政策緊縮期,私有產權企業由于過多的使用商業信用融資導致供應鏈金融緊張,從而在交易中可能會更多的采用對于施信方更安全但交易成本更高的應付票據的商業信用模式。假設3是否能夠成立?

我們將樣本劃分為貨幣政策緊縮組和貨幣政策寬松組,分別采用模型(4)和(5)對上面的分析進行檢驗,結果見表5:在緊縮貨幣政策樣本組中應付票據Payable和產權性質POE的關系顯著為負,對應的,應收票據Receivable和產權性質POE的關系顯著為正,表明私有產權企業的確在緊縮的貨幣政策下采用了更多的應付票據,國有產權企業則提供了更多的應收票據。國有產權企業很可能向融資難的私有產權企業提供了商業信用替代融資,這也從側面證實了金融漏損的存在。而在寬松貨幣政策組中,應付票據不受產權性質的影響,應收票據與產權性質的關系顯著為正,這表明在在寬松的貨幣政策下由于融資環境的改善,金融漏損現象得到緩解。假設3得到驗證。

表5 貨幣政策、產權性質與商業信用模式

(四)拓展分析:國有產權企業的金融特權

根據前面的分析,在緊縮的貨幣政策下有金融特權的國有產權企業傾向于向私有產權企業提供商業信用融資,那么國有產權企業的金融特權具體表現在哪里?首先我們比較了貨幣政策對私有產權企業和國有產權企業在資本結構(資產負債率)調整上的差異,結果見表6。從回歸結果可以看出,在私有產權樣本組中,資本結構與貨幣政策MP顯著正相關,表明在緊縮的貨幣政策下私有產權企業的負債率顯著下降,而在國有產權樣本組中,負債率與貨幣政策MP并不存在顯著的關系,這表明貨幣政策對其財務結構的影響相對要輕、要緩,其應對風險的沖擊能力更強。這可能一方面是由于前面發現的貨幣政策緊縮對有體制保護的國有產權企業的銀行信貸沖擊有限,另一方面可能是國有產權企業有其他的融資方式。為此,我們進一步分析在不同的貨幣政策下不同產權性質的企業在其他融資方式上是否存在差異,具體我們采用債券融資進行反映,結果見表7。從回歸結果中可以看出,在緊縮貨幣政策樣本組中,產權性質POE顯著為正,而在寬松貨幣政策樣本組中,POE不顯著。這表明在緊縮的貨幣政策下,國有產權企業獲得了更多的非銀行貸款融資,反映出其不僅在銀行信貸方面有融資特權,在其他融資途徑上也比私有產權企業具有優勢,而且這種特權與優勢在趨緊的經濟環境下更為明顯。

表6 貨幣政策與企業資本結構

表7 貨幣政策、產權性質與債券融資方式

五、研究結論與啟示

本文試從金融漏損的視角,分析民營企業的融資之謎。本文研究了不同的貨幣政策下,國有產權企業和私有產權企業在銀行信貸和商業信用間的內在關系。研究結果發現,在緊縮的貨幣政策下,由于信貸配給的存在,國有產權企業在獲取銀行貸款方面比私有產權企業具有優越性,而私有產權企業為緩解融資窘境選擇了更多的商業信用替代融資,這種不同產權性質企業間信貸資源配置的差異可能導致了金融漏損的發生,即部分體制內的信貸資源以商業信用的方式從國有產權企業流入體制外的私有產權企業。并且我們進一步的研究發現緊縮的貨幣政策下,國有產權企業有更多的應收票據,而私有產權企業有更多的應付票據,這一方面從側面進一步證實了金融漏損存在的客觀性,同時也反映了宏觀經濟政策(貨幣政策)對企業商業信用模式的影響,趨緊的宏觀經濟環境加劇了供應鏈關系的緊張,企業間采用了交易成本更高的商業信用模式。

本文的研究反映了我國信貸配給的存在對市場微觀主體的影響以及金融漏損的存在,而金融漏損存在的客觀性導致出現金融漏損的“反哺”效應,其對非國有經濟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這也在一定層面上解釋了我國非國有經濟高速發展之謎。但是,對于金融漏損而言,其本源是非規范的,是由于非國有成份的融資需求難以在正規金融市場得到滿足,國有產權企業具有融資優越性的“金融二元主義”導致的。因此建立公平的金融市場環境、放松金融抑制是從源頭上解決金融漏損的途徑。本文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難以獲取企業內部相關數據,故而不能直接證明私有產權企業的商業信用融資的資金主要來源于體制內。

1.安強身:《金融漏損、效率修正與“反哺作用”》[J],《財經研究》2008年第4期。

2.程海波、于蕾、許治林:《資本結構、信貸約束和信貸歧視:上海非國有中小企業的案例》[J],《世界經濟》2005年第8期。

3.方紅生、張軍:《中國地方政府競爭、預算軟約束與擴張偏向的財政行為》[J],《經濟研究》2009年第12期。

4.黃志忠、謝軍:《宏觀貨幣政策、區域金融發展和企業融資約束——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微觀證據》[J],《會計研究》2013年第1期。

5.靳慶魯、孔祥、侯青川:《貨幣政策、民營企業投資效率與公司期權價值》[J],《經濟研究》2012年第5期。

6.李廣子、劉力:《債務融資成本與民營信貸歧視》[J],《金融研究》2009年第12期。

7.李志軍、王善平:《貨幣政策、信息披露質量與公司債務融資》[J],《會計研究》2011年第10期。

8.劉瑞明:《金融壓抑、所有制歧視與增長拖累——國有企業效率損失再考察》[J],《經濟學季刊》2011年第2期。

9.盧峰、姚洋:《金融壓抑下的法治、金融發展和經濟增長》[J],《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第1期。

10.饒品貴、姜國華:《貨幣政策對銀行信貸與商業信用互動關系影響研究》[J],《經濟研究》2013年第1期。

11.石曉軍、張順明、李杰:《商業信用對信貸政策的抵消作用是反周期的嗎?——來自中國的證據》[J],《經濟學季刊》2009年第1期。

12.葉康濤、祝繼高:《銀根緊縮與信貸資源配置》[J],《管理世界》2009年第1期。

13.祝繼高、陸正飛:《貨幣政策、企業成長與現金持有水平變化》[J],《管理世界》2009年第3期。

14.曾海艦、蘇冬蔚:《信貸政策與公司資本結構》[J],《世界經濟》2010第8期。

15.Bernanke,B.S.and Blinder,A.S.,1992,“The Federal Funds Rate and the Channels of Monetary Transmission” [J],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Vol.82(4),PP901-921.

16.Brandt,L.and Li,H.B.,2003,“Bank Discrimination in Transition Economies:Ideology,Information,or Incentives?” [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Vol.31(3),PP 387-413.

17.Firth,M.,Lin,C.,Liu,P.and Wong,S.M.L.,2009, “Inside the Black Box:Bank Credit Allocation in China’s Private Sector”[J].Journal of Banking&Finance,Vol.33(6),PP1144-1155

18.Ge,Y.and Qiu,J.,2007, “Financial Development,Bank Discrimination and Trade Credit”[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Vol.31(2),PP513-530.

19.Huang,Y.and Wang,X.,2011,“Does Financial Repression Inhibit or Facilitate Economic Growth?a Case Study of Chinese Reform Experience”[J],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ol.73(6),PP833-855.

20.Kashyap,A.K.,Stein,J.C.and Wilcox,D.W.,1993,“Monetary Policy and Credit Conditions:Evidence from the Composition of External Finance”[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83(1),PP78-98.

21.Mishkin,F.S.,1995,“Symposium on the Monetary Transmission Mechanism”[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Vol.9(4),PP3-10.

22.Oliner,S.and Rudebusch,G.,1996,“Is There a Broad Credit Channel for Monetary Policy?” [J],FRBSF Economic Review,Vol.1(1),PP3-13.

23.Peterson,M.A.and Rajan,R.G.,1997,“Trade Credit:Theories and Evidence”[J],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Vol.10(3),PP661-691.

猜你喜歡
融資金融企業
融資統計(1月10日~1月16日)
融資統計(8月2日~8月8日)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云南畫報(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融資
房地產導刊(2020年8期)2020-09-11 07:47:40
融資
房地產導刊(2020年6期)2020-07-25 01:31:00
何方平:我與金融相伴25年
金橋(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36
君唯康的金融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少妇精品视频小电影| 在线看片中文字幕| 奇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青青草原国产av福利网站|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gif| 青青国产视频| 亚洲最新网址| 在线观看亚洲成人| 一级毛片在线免费视频| 亚洲综合第一页| 国产网站黄| 亚洲香蕉久久| 国产jizz| 97成人在线观看| 2019年国产精品自拍不卡| 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软件 | 91精品免费久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现线最新| 色婷婷色丁香| 欧美国产成人在线| 日韩中文无码av超清| 色婷婷亚洲综合五月| 高清久久精品亚洲日韩Av| 免费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超碰免费91| 国产精品漂亮美女在线观看| 久久一色本道亚洲|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久一在线视频| 日本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 国产av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 日韩天堂视频| 99999久久久久久亚洲| 国产免费人成视频网| 免费观看成人久久网免费观看| 97se亚洲| 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 另类欧美日韩| 国产午夜人做人免费视频中文| 黄网站欧美内射| 毛片在线看网站| 国产成人在线小视频|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四房播| 成人亚洲天堂|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灰|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 97国产精品视频自在拍|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强奷白丝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日本不卡视频在线| 在线精品视频成人网| 色婷婷亚洲综合五月| 91在线精品麻豆欧美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在线直接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 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下载| 欧美一级一级做性视频| 亚洲欧美极品| 免费高清a毛片| 男人天堂亚洲天堂| h视频在线播放| 91综合色区亚洲熟妇p|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日韩免费成人|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页|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业不|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免费| 婷婷午夜天| 国产性爱网站| 福利姬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国产精品福利导航| 亚洲区第一页| 一边摸一边做爽的视频17国产| 国产69精品久久| 高清大学生毛片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