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彥娥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種類型的中小企業如雨后春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步發展成長,對發展經濟、擴大就業和社會穩定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由于中小企業管理落后,受外部經濟環境影響大,使得中小企業在會計風險防范方面存在著與自身發展不相適應的情況,甚至一些企業為了自身經濟利益,在會計工作中弄虛作假,給經濟發展帶來一定損失。這種由于會計人員因提供失真的會計信息可能存在重大失誤而導致損失的可能性,就是會計風險。具體來說,企業會計風險是指會計人員在會計工作中,由于工作失誤或人為修改,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給會計信息使用者造成了嚴重損失。隨著我國經濟改革逐步進入深水區和全球經濟進程的迅猛推進,企業外部環境變化無常,不確定因素增加,進一步加大了中小企業發生會計風險的可能性,有些單位還比較突出,因此,必須盡快剖析其產生的根源,加強對中小企業會計風險的防范與控制研究,并制定有效防范企業會計風險的良好對策。
一、我國中小企業會計風險產生的原因
中小企業會計風險的成因有許多種,有客觀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觀方面的原因,總的來說,可以概括為以下幾種情況:
1.會計法制不夠完善。盡管我國會計法規體系已基本成型,但是相關配套的法律法規卻沒有跟上,由于缺乏操作性較強的實施細則,會計法規與實際操作之間不協調,在實施過程中暴露出許多不足,比如在違法處罰規定中,使用了“情節嚴重”、“數額較大”等詞語,過于籠統,可操作性不強,急需修改,必須出臺相應的實施細則和措施。
2.會計監督不力。中小企業內部沒有建立稽核制度或雖然建立但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形同虛設,不能很好的發揮作用。會計、出納、稽核等崗位沒有分設,人員職責不明確,操作程序不規范,不能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稅務機關只關注稅款是否足額、及時繳納,忽視其他會計核算監督;審計部門重點是對行政事業單位和國有大型企業的定期審計,缺乏對中小企業的經常性審計監督。社會監督雖是由注冊會計師專業人士來擔當,但要支付高額的審計費用,企業就不得不考慮成本和收益。以上這些原因都會導致會計工作不規范、不準確,助長了造假行為。
3.會計人員素質不高。會計機構不健全,會計人員素質偏低,這在中小企業很普遍。大多中小型企業沒有專門的會計機構,即使有也是名不副實。所謂的會計人員也是身兼數職,既是出納員又是記賬員,有的甚至還是資產保管員,且多數會計人員是由業主的家屬、親戚、好友擔任,任人唯親現象特別嚴重,不但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對國家有關法規制度了解甚少。中小企業領導也不重視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的提高,很少花錢進行專業技能方面的培訓,會計人員素質差、技能低,經常發生業務錯誤,如亂用會計科目,賬目混亂。還有一些會計人員,怕得罪人,怕失去崗位,對一些違規違紀行為熟視無睹,甚至為贏得領導的歡心,主動為領導出謀劃策。
二、防范中小企業會計風險的主要對策
1.積極加快中小企業會計法規建設。加快中小企業會計法規建設是消除會計風險的根本保障。會計風險來自于會計法律法規不夠健全、不夠完善,來自于會計本身管理工作弱化。因而在加快會計法規體系建設的步伐的同時,要進一步提高它的的可操作性,要制定相配套的規章制度,降低由于法規制度缺少的原因形成的會計風險。要加大法律法規的處罰力度和執行力度,對違規違紀的單位領導及責任人嚴格追究責任,一視同仁,絕不姑息。真正做到有法可依,違法必糾,執法必嚴,使得會計人員的從業行為依法從事,有章可循,從而降低會計風險。
2.大力完善中小企業會計監督機制。加強會計監督是防范會計風險的有力措施。會計監督包括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兩個方面。一方面要通過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來減少企業內部會計風險。通過建立完善的中小企業內部監督機制和內部控制制度,形成一系列科學嚴密的內部控制方法和舉措,并予以規范化、科學化、系統化和制度化,使內部監督制度真正落實會計日常工作中。另一方面要通過加強政府監督和社會監督,督促中小企業提供真實、準確的會計信息。社會監督主要是通過會計師事務所中介機構對中小企業會計工作進行業務檢查,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督促企業遵紀守法,不做假賬,提供真實的會計信息資料。政府監督主要通過稅務、金融、審計等部門進行監督檢查。政府各職能部門要依據其職責權限發揮懲罰機制的威懾力,使違法違規企業付出高昂的代價,增加企業違規違紀成本,有效地降低企業會計風險。
3.切實提高中小企業會計人員綜合素質。提高中小企業會計人員素質是降低會計風險的有效途徑。首先要通過多種形式提供會計人員的政治素質,重點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和依法做事意識,使會計人員在國家會計法律體框架內履行職責,依法行事。其次要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重點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和專業操作技能。再次要建立健全會計人員用人制度,把好用人關,重點建立從業資格審查制度,對沒有取得會計證人員不允許上崗從事會計工作。要完善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制度,并把會計風險管理理論知識作為培訓內容。最后還要提高會計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增強認識風險、分析風險和防范風險的能力。要讓每個會計人員都清楚了解防范會計風險的意義和緊迫性,認識到自己工作崗位上可能存在的風險,時刻警覺,形成防范風險的一道屏障。
4.盡快建立中小企業會計風險預警系統。建立會計風險預警系統是防范會計風險的必然選擇。中小企業經營面臨著巨大的風險與不確定性,會計風險時常發生。資料顯示,會計風險并非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形成,而有一個較長的孕育期和潛伏期,因此有必要建立會計風險危機預警系統,對企業的會計風險進行實時監測,及時發出會計風險危機警報,促使企業采取有效對策,改進管理,做到防范會計風險于未然。
綜上所述,隨著經濟發展的日益復雜化,會計風險在中小企業是無時不在.因此,必須通過加快會計法規建設,完善會計監督機制,提高會計人員素質,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運用會計風險預警機制,加強會計風險防范,降低會計風險可能造成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