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延陶

羅伯特·西蒙復制了達芬奇似的傳奇,定義了何為20世紀當之無愧的跨界天才。
從庫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到斯皮爾伯格的《人工智能》,再到《復仇者聯盟》中的奧創。人類對于人工智能(AI)的暢想從未停歇且逐漸具象化。銀幕中的人工智能不勝枚舉,但是AI之父卻鮮為人知。
他是精通數學的科學家也是深諳人心的管理學家,他還是歷史上唯一同時榮膺諾貝爾經濟學獎和計算機領域最高獎項圖靈獎的人。羅伯特·西蒙復制了達芬奇似的傳奇,定義了何為20世紀當之無愧的跨界天才。
經濟學初心
西蒙的天才與博學少不了骨子里的基因“作祟”,他的父親老西蒙就是一位博學多才的人。德國移民而來的他不僅是發明家、一生創造了幾十項發明專利,而且還是一位專職律師;西蒙的母親則是美國音樂世家的出身,并成為了一名優秀的鋼琴教師。
因此,科學的嚴謹與音樂的創造力為西蒙的成功埋下了伏筆。童年時期,西蒙在密爾沃基公立學校接受了很好的基礎教育,那時的他就已經開始飽讀群書,尤其是經濟學和心理學方面的書。
西蒙與生俱來的聰穎令他很快就跨過了小學與高中。1933年,西蒙考取芝加哥大學。彼時,西蒙的初心是修經濟學,但按照當時學校的規定,學經濟學必須先修一門會計課程,于是,盡管已經讀過大量經濟學書籍,還是改上了沒有先修課程要求的政治學專業。
只一年時間,西蒙就完成了政治學科的全部課程,隨后他開始醉心于物理學、心理學、計量經濟學和邏輯學等學科。充足的時間令西蒙在大學時期就奠定了他運用嚴格數理邏輯研究社會科學學術方向的能力。
西蒙順利從芝加哥大學畢業,并取得了政治學學士學位,對于他來說,跨界才剛剛開始。畢業后的西蒙并未離開母校,并且與同在政治系的同事結婚。隨后西蒙開始了一系列的社會實踐活動。
首先是1939-1942年擔任了加利福尼亞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的主任,從事地方政府研究工作,并完成了關于管理決策制定的博士論文,而這一論文也是日后《管理行為》的雛形。他先后在伊利諾斯理工學院政治系任教師,卡內基梅隆大學任職心理學教授,并在多個政府部門或協會身兼數個顧問頭銜。
西蒙的跨界涉獵令人瞠目結舌,一個數字尤其震撼:9個博士頭銜。
以至于日后在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時候,瑞典皇家科學院總結性地指出:“就經濟學最廣泛的意義上來說,西蒙首先是一名經濟學家。”
不能只考慮利潤
將西蒙推上經濟學領域巔峰的是西蒙關于經濟組織內決策的論述。
西蒙認為,人類的經濟社會中面臨著眾多決定,但是人類儲存并處理資訊的能力卻十分有限。許多人想要理性行事,卻只具備有限的理性。這就導致了人類不能深入地了解所有的可能性,以至于提出最終解決方案往往是差強人意的。
因此,企業在制訂計劃和對策時,不能只考慮“攫取利潤”,必須統籌兼顧、瞻前顧后,爭取若干個相互矛盾的目標一同實現。西蒙的代表作《管理行為:對管理機構決策過程的研究》一書中的論述引發了經濟學界巨大爭論,但在最后被一致認定為符合客觀實際的革命性理論,成為經濟學的重要原理。
“對經濟組織內的決策程序所進行的開創性研究”成為了西蒙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根本原因。在現代企業經濟學和管理研究中,西蒙的思想越來越被重視。
瑞典皇家科學院認為,西蒙有關組織決策的理論和意見,應用到現代企業和公共管理所采用的規劃設計、預算編制和控制等系統中及其技術方面,效果良好。這種理論已成功地解釋或預示如公司內部信息和決策的分配、有限競爭情況下的調整、選擇投資各類有價證券投資和對外投資投國家選擇等多種活動。現代企業經濟學和管理研究大部分建立在西蒙的思想之上。
AI之父
對于決策的進一步思考促使西蒙開始試圖了解人類本身的思維想法。AI的起點正在于此。
西蒙認為,社會科學有了人的思維,就無法像自然科學一樣縝密。同時,在西蒙看來,經濟學、管理學、心理學等學科所研究的課題,實際上都是“人的決策過程和問題求解過程”。因此,要想真正理解組織內的決策過程,就必須對人及其思維過程有更深刻的了解。
彼時的計算機技術已經興起,西蒙與同事紐厄爾等人一起開始嘗試用計算機來模擬人的行為,從而創建了認知心理學和人工智能研究新領域。西蒙認為,人的思維過程和計算機運行過程存在著一致性,都是對符號的系列加工。因此,可以用計算機來模擬人腦的工作。他甚至大膽地預言,人腦能做的事,計算機同樣也可以完成。
隨后,西蒙開始“孕育”第一代人工智能。1956年,西蒙與同事開發了世界上最早的啟發式程序“邏輯理論家”,并且成功用計算機證明了羅素與懷特海的數學名著《數學原理》一書第二章52個定理中的38個定理。從而真正賦予了人工智能“生命”。
1956年夏天,數十位數學家、心理學家共聚,討論如何用計算機模擬人的行為,并正式把這一學科領域命名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會議的召開標志著人工智能這一學科正式誕生。
西蒙認為,人工智能的研究是學會怎樣編制計算機程序來完成人類機智的行為。西蒙帶到會議上去的“邏輯理論家”是當時唯一可以工作的人工智能軟件,引起了與會代表的極大興趣與關注。
也正是因為這樣,西蒙、紐厄爾,以及達特茅斯會議的發起人麥卡錫和明斯基被公認為是人工智能的奠基人。他們四人于1960年組成了第一個人工智能研究小組,有力地推動了人工智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