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睡眠專家或許也有輾轉反側、難以入睡的時候,不過這種情況不會持續太久,因為他們會利用科學的方法幫自己入眠。近日,美國《男性健康》雜志網站分享了一些睡眠專家對付失眠的“秘訣”。
1.吹泡泡。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神經學教授雷切爾表示,上床前像孩提時代一樣吹一些泡泡有助于入睡。這種方法類似于深呼吸練習,有助平復身心。如果這一方法不管用,還可以嘗試坐著閉上雙眼,花3~15分鐘集中注意力為自己的呼吸計數。尼泊爾研究人員發現,每天花幾分鐘進行這種形式的冥想,能降低血壓,減輕焦慮,有助更快入睡。
2.讀書分心。紐約市臨床心理學家肯尼迪表示,入睡前看書有助眠作用。肯尼迪博士說,“輾轉反側會帶來壓力,導致身體釋放腎上腺素,從而更難入睡。用一本好書來分散注意力,睡意會慢慢襲來。”
3.聽輕柔的音樂。《睡出成功》一書的作者詹姆斯·馬斯博士表示,聽輕柔的音樂不僅能有助睡眠,還能延長睡眠時間和深度。聆聽海浪的拍打聲或細雨的飄落聲也會取得類似的助眠效果。
4.睡前鍛煉。瑞士最新研究發現,上床前90分鐘進行適量運動,有助于更快入睡,因為這樣能減輕壓力荷爾蒙(激素的舊稱)的水平。美國睡眠專家羅德里格斯表示,下班后健身同樣有助于夜晚快速入睡。
5.不要總看時間。美國睡眠醫學會主席沃森博士強調,一旦關燈上床后,就不要再查看時間,即使是半夜醒來。否則,就會琢磨已經睡了多久,還要睡多長時間就要起床了。這樣會導致焦慮,使得再次入睡的時間變長。
6.列待辦事項清單。入睡前腦子里還有很多事?哥倫比亞大學神經學教授安德魯建議,若無法將壓力情緒從大腦中清空,那就把它們寫出來,有助于放松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