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麗麗
(無錫市錫山區錫北人民醫院婦產科 江蘇 無錫 214194)
在醫院內,感染現象是一種多發現象,尤其是在重癥監護室。在感染現象中發生最頻繁的是肺部感染[1]。為了研究重癥監護室內肺部感染的原因以及有效的護理辦法。本文對本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的112例重癥監護室收治的各類患者并發肺部感染的原因及護理對策進行研究分析,先做如下報告。
隨機抽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的112例重癥監護室收治的各類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分成兩組,觀察組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齡39-80歲,平均(58.5±8.6)歲。對照組56例,男35例,女21例,年齡38-81,平均(59.2±9.5)。兩組患者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家屬均知悉本組研究目的,自愿參與本實驗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1 對照組的常規護理
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具體如下:
1.2.1.1 氣管切口護理
針對進行氣管手術的患者,其手術切口要保證用無菌的敷料進行包扎,并且保持敷料的干燥清潔。如果出現液體滲出等現象污染敷料,必須立即更換。
1.2.1.2 吸痰護理
無菌操作原則是對此類患者進行護理時必須遵守的重要原則。在進行吸痰護理時,將吸痰管插入氣管插管時要避免出現負壓情況。在吸痰管深入氣管時可能會出現阻力并對患者產生刺激,此時,要注意患者出現嗆咳后對吸痰管的處理方式。一般上提開放負壓,上提時必須是左右旋轉吸痰管緩緩進行,禁止上下提取。
1.2.1.3 口腔護理
當患者出現昏迷狀態或是無法自主呼吸需要進行人工呼吸,并且無法自主進食的時候。其唾液分泌功能會衰退,口腔自凈能力會減弱,此時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口腔護理,保持其口腔清潔[2]。
1.2.1.4 機械通氣護理
一些重癥患者往往要采取機械通氣護理,此時,護理人員要將此類患者的身體位置調整至半臥位。同時護理人員要定時傾倒呼吸機連接管以及積水瓶內的冷凝水。
1.2.2 觀察組綜合護理
在對觀察組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綜合護理,具體如下:
1.2.2.1 濕化與吸引裝置的應用
應用改良的人工鼻濕化裝置可以減少管道內的冷凝水,保持管道干燥,降低細菌的繁殖率,有效避免感染的發生[3]。
1.2.2.2 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應對患者周圍環境如光線、聲音等進行調控,為患者營造一個放松的環境,增加患者的舒適感,減少患者因交流受限而產生的焦慮、擔心、恐懼等不利于病情恢復的心理壓力[4]。
此次研究護理療效判定標準按三級分類法:治愈:患者臨床現象完全消失,肺部無陰影,體溫恢復正常。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出現明顯好轉,肺部陰性大部分消失。無效:患者臨床表現無變化甚至病情加重。
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19.0對上述匯總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應用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8.2%與對照組87.5%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肺部感染控制效果的比較[n(%)]
觀察組進行重癥監護時間為(1.7±0.4)d,對照組進行重癥監護時間為(3.2±0.5)d,兩組患者的重癥監護時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2.831,P=0.00)。
重癥監護室患者并發肺部感染的發生機率高,不利影響較為嚴重,應對其進行及時的控制以及有效的護理治療。針對重癥監護室患者進行綜合性的優質護理,從氣管切口、吸痰、口腔、機械這幾個方面進行優質護理能夠有效的防止或降低肺部感染對患者治愈的影響。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8.2%明顯高于對照組87.5%。觀察組進行重癥監護時間為(1.7±0.4)d明顯高于對照組進行重癥監護時間為(3.2±0.5)d。楊萍等人在重癥監護室患者并發肺部感染的原因及護理對策分析中將隨機抽取的275例患者分為觀察組137人,進行優質護理,對照組138人進行常規護理。得出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1.3%[5]。此次研究結果與之相近。
綜上所述,對重癥監護室患者并發肺部感染患者進行針對性的綜合優質護理能夠有效的提高治療效率,縮短重癥監護時間,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1]高婧.重癥監護室患者并發肺部感染的原因及護理對策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3,02(30):7 -8.
[2]馬麗萍,賀燕.重癥監護室患者并發肺部感染的相關因素及護理措施[J].中國醫學創新,2011,16(30):107-108.
[3]張慧,吳瓊婭,黃琴,等.神經外科重癥監護患者并發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對策[J].中國醫藥導刊,2014,03(32):504-505.
[4]任珂.重癥監護室患者并發肺部感染的原因及護理對策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4,29(30):67 -68+70.
[5]屈艷博.重癥監護室患者并發肺部感染的原因及相應的護理對策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04(32):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