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璐
摘 要:健美操運動是一項具有藝術、美學與時尚特征的體育運動。長期以來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學校健美操教學存在教學手段單一,教學內容重復性較多等問題,使學生在學習當中枯燥單調,沒有學習的樂趣。如何改善高職院校健美操教學,使得學生在學習當中享受到健美操的樂趣,并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養成終身體育的鍛煉習慣,給學校體育發展提供理論依據,是該文的主要研究對象。
關鍵詞:健美操教學 教學方法 趣味性 內蒙古商貿職業學院
中圖分類號:G83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7(a)-0149-02
健美操本身具有健身性、娛樂性和觀賞性等特點。該文主要采用趣味性教學方法,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使學生更深刻的明確健美操學習的任務和意義,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快樂健康的學習鍛煉當中去,共同學習,一同進步,提高社會適應能力,促進身心全面發展,使高職院校健美操的教學模式得到多元化的改變。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該文以內蒙古商貿職業學院大二健美操選修課的5個班為主要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大量文獻資料為本文提供理論及實踐依據。
1.2.2 問卷調查法
對內蒙古商貿職業學院24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由于在課上進行問卷發放調查體現問卷數據的真實性。
1.2.3 專家訪談法
通過走訪、訪談從事多年經驗豐富的健美操教師,為該文提供了實踐性指導和建議。
1.2.4 數據統計法
對收集到的有關材料進行歸納整理,并對調查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2 研究過程
內蒙古商貿職業學院大二健美操課程為專選課,學時每周2學時,共17周34學時。按照學時總數制定出了趣味性教學的具體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組織與教學評價體系,并具體去實施。
教學內容:根據健美操課的結構,從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分別設計教學內容。準備部分,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整隊、跑步熱身等一些準備部分,而此次準備部分應用健美操一些基本動作來做游戲,一方面讓學生得到身體的柔韌性練習,另一方面讓學生初步理解健美操的基本技術動作并提高學生的協調性、靈活性。基本部分,為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及學習興趣,增加形體練習、禮儀知識、健美操理論知識等教學內容。結束部分,采用一些學生喜歡聽的時尚音樂,進行拉伸練習、平衡練習等放松練習。教學手段:根據健美操運動的特點,在教師的講解語言、課堂節奏、游戲等方面進行。教學組織:科學地安排教學組織形式,除了傳統的教師講解示范外,可以讓學生自由分成若干學習小組,各個小組之間可以相互交流學習,進行一些游戲、競賽,創建相互影響的、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趣味中學習健美操的動作技能,并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相互鼓勵、相互幫助及集體榮譽感的品質。教學評價:傳統健美操教學的評價一般是以技術達標成績為標準、以理論成績和出勤率為輔助標準的終結性評價。該次健美操教學研究則是將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評價形式,轉換為以教師評、形式自評和互評的分階段的多元評價形式。
3 研究結果分析
3.1 學習興趣的效果分析
興趣是積極探索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的傾向,它是求知的起點,是思維培養和能力提高的內在動力。它能調動、激發學生的自覺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因此,學生對學習有無興趣,學習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有興趣,就能主動學習,全神貫注;沒有興趣,就會被動應付,精神渙散。通過對健美操的學習,有97%的學生對健美操課程熱愛程度極具提高,有85%的學生通過健美操課程的學習,主動加入了學校健美操協會。
3.2 身體素質的效果分析
按照國家教育部要求,學生每年都要參加《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借此機會,抽取實驗組與對照組各100人進行比較。實驗組為健美操班級的學生,對照組為電腦隨機抽取。測試方法和評分標準嚴格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來進行。最終結果顯示,肥胖率:對照組為26%,參照組為16%;及格率:對照組為67.8%,參照組為73.4%。通過健美操的學習,學生的身體素質有較為明顯的提高。
3.3 技術能力的效果分析
對于健美操學生的技術能力的要求,主要從基本技術、操化技術和難度動作進行分析。通過對健美操的學習,學習基本掌握了基本技術外,在操化技術和難度動作上較往年的學生學習情況提高不少。調查顯示:95%學生基本掌握了健美操的一些基本技術,在操化技術和動作難度上,只有75%學生掌握。原因在于,一部分學生的基本身體素質與身體協調性比較差,例如肥胖的學生,一些跳躍動作基本做不出來,這些與學生的自身條件有一定的關系。總體而言,學生通過一學期的健美操學習,對健美操的基本技術能力掌握達到了預期結果。
3.4 創編能力的效果分析
在經過一段時間健美操學習后,通過課堂任務的形式讓學生以基本動作與組合、創編動作以及套路動作進行比賽練習。并對學生的創編能力進行統計打分。結果都出乎老師的想象,學生進行自編操的積極性非常高,創編的動作非常新穎,動作的結合比較流暢,音樂的選取也新穎時尚,比賽不分上下。并且有部分學生提出,今后的考核內容應該把創編能力分數比例加大,這樣更能激發學生的創編能力。調查顯示,在學校每年的健美操比賽中,規定套路得分不會有太大差距,而創編能力強的隊伍更容易脫穎而出。所以創編操的教學內容更能體現學生的學習價值,更有利于在將來社會工作中學以致用,靈活運用,發揮各自能力。
3.5 團隊合作能力的效果分析
在健美操教學過程中不斷激勵學生,激發學生學習健美操的興趣,通過小組學習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與他人團隊協作的能力及與他人溝通交流的能力,使其樂于接受積極的心理暗示,從而塑造良好的協作精神、團結意識,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的目的。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學習的氛圍當中。調查顯示,88%學生認為,團隊合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和相互配合,最終建立良好的友情關系。
3.6 社會適應能力的效果分析
從種意義上來社會適應能力就是社會能力、處事能力、人際關系能力。它是反饋一個人綜合素質能力高低的間接表現,是人這個個體融入社會,接納社會能力的表現力。通過健美操的實踐能力的學習,讓學生在課余時間、課外活動和健美操協會等途徑,進一步提高實踐能力,并能適應社會。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趣味性教學可以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更深刻的明確健美操學習的任務和意義,使之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快樂健康的健美操學習鍛煉之中,共同學習、一同進步,提高社會適應能力,促使身心全面發展。
4.2 建議
(1)圍繞健美操基本動作進行游戲,通過游戲,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創造良好學生環境氛圍。
(2)除了學習健美操基本內容外,多學習一些協調性練習,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3)按照教學進度要求,在學習規定成套動作的同時,多加入一些自編動作以及一些形體練習內容,突出課程的實踐性。
(4)播放一些健美操視頻,讓學生初步了解健美操的魅力,突出配套音樂的新穎性。
參考文獻
[1] 潘少敏.浙江省高職院校健美操教學現狀及改革的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21):233.
[2] 賈美倩,吳曉明.浙江省高職院校公共健美操課程教學現狀及對策分析[J].浙江體育科學,2010(3):84-86.
[3] 魏紅嬌.左剛明.高職院校健美操選項課教學現狀調查研究[J].職教新觀察,2010(12):259-260.
[4] 趙承勇.山西省高職院校健美操課程教學現狀與分析[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2013(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