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雯 宋冰華

7月中旬開始,來自全市16個區縣、500名基層文化骨干用20天的時間,在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以下簡稱“北戲”)參加了北京市千名基層文化骨干集中培訓。此次培訓分兩批進行。第一批音樂、戲曲培訓班,培訓學員238人;第二批舞蹈培訓班,培訓學員261人。8月2日上午,來自各區縣的基層文化骨干學員用《團扇舞》《天路》《梨花情》《古韻新曲》《奔跑吧兄弟》等舞蹈進行了舞蹈培訓的結業匯報。匯報演出贏得了陣陣掌聲,演出的成功標志著北京市文化局新一輪三年的“3000名基層文化骨干培訓工程”(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第一期培訓圓滿結束。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長龐微、公共文化處處長黃海燕,北戲院長劉侗、黨委書記劉寶華,北京文化藝術活動中心主任陳雁軍、副主任張巍和全市16個區縣文委等領導參加了此次活動。
自2014年以來,市文化局著力推動建立全市公共文化服務供給體系,變“輸送”為“配送”,實現文化惠民項目與群眾文化需求對接。新一輪的“3000名基層文化骨干培訓工程”是“配送”文化項目一項重要舉措。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作為“北京市公共文化人才培訓基地”,有計劃、有步驟地承接并開展此項培訓工作。
為了更好地結合社會文化發展需要和基層文化組織員的實際工作,北戲在文化局公共文化處的直接領導下,本著“學得會、用得上、有實效”的原則,以加強實效性,充分提高基層文化骨干專項業務能力為主導,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合理地安排了課程內容。本期培訓開設了公共課程和專業實踐課程。公共課程開設了《“1+3”公共文化政策講解》《感受信仰的力量,踐行核心價值觀》《大型文化活動策劃》和《讀譜視唱》。戲曲培訓班開設了《劇目賞析》《戲曲身段》《京劇劇目》《評劇劇目》等課程;音樂培訓班開設了《音樂賞析》《葫蘆絲演奏》《合唱與指揮》等課程;舞蹈培訓班開設了《舞蹈欣賞》《團扇舞》《天路》《梨花情》《古韻新曲》等課程。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學院為培訓配備了全市最優秀的師資為學員授課。在戲曲教學中,著名的評劇表演藝術家高闖、恒紅親自授課;在音樂教學中,著名的葫蘆絲演奏家何維青、青年指揮家孫愛軍親自授課;在舞蹈教學上,得到北京市文化藝術活動中心的大力支持,一批長期從事基層舞蹈普及并有著豐富經驗的教師為學員授課。優秀的師資為此次培訓教學質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通過10天的學習,來自北京市16個區縣的近500名基層骨干,了解我國公共文化方面的政策法規、了解首都公共文化發展現狀,并通過不同專業的實踐課程,掌握了一門回到崗位后可面向廣大群眾普及的文化技能。這次培訓以容易普及和大眾喜聞樂見的戲曲、音樂、舞蹈為基礎,貼近基層文化推廣的特點,更適合群眾的需求。因此,學員們非常珍惜這次學習的機會,每天進行超過10個小時的排練,就是希望能夠把內容記牢,帶回基層進行推廣。
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長龐微說,基層文化隊伍作為文化部門面向基層、面向群眾的直接承擔者,是組織實施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主要力量。北京市公共文化設施目前已達到全國領先水平,但要打造優秀的基層文化干部隊伍,與先進的硬件設施相匹配,讓更多民眾受益,是一項長遠而艱巨的任務。從今年開始,新一輪3年“3000名基層文化骨干培訓工程”已經開始,北京市文化局還將加大力度,把這個項目繼續推進,在今后的培訓中還將惠及更多的社區和鄉村。也希望此項目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為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