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安源等


摘要:選擇胎次、年齡、體重相近的圍產期奶牛作為研究對象,確診為酮病奶牛80頭為試驗組,80頭健康奶牛為對照組,采血檢測相關指標。結果表明,對照組與試驗組BHBA、NEFA、GLU、TAC、MDA、H2O2、GSH-Px、CAT、SOD、ROS、RNS差異顯著(P<0.05);NEFA與VE、MDA、H2O2、TAC、CAT、SOD、GSH-PX、RNS相關,MDA、H2O2相關系數在70%以上。
關鍵詞:奶牛酮病;酮體;抗氧化指標;相關性分析
中圖分類號:S82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73X(2015)08-0007-01
酮病是奶牛常見營養代謝性疾病,常發病于產后3周,此時奶牛采食量不足,而泌乳量達到高峰,為彌補消耗,機體動員脂肪產生非脂化脂肪酸(NEFA),部分NEFA不完全氧化轉化為β-羥丁酸(BHBA),并發酮癥[1]。氧化、自由基產生與氧代謝密切相關,開展奶牛酮體、抗氧化指標檢測,進行相關性分析,可預測奶牛酮病發病風險、評估臨床療效[2]。本研究分析了奶牛酮病、酮體與抗氧化指標的相關性,現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胎次、年齡、體重相近圍產期奶牛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確診為酮病奶牛80頭為試驗組,80頭健康奶牛為對照組。標準:①均為單胎;②5年,1~2次生產;③體重差異范圍在20 kg以內。
1.2 方法
晨起喂料前采集頸靜脈血10 mL,靜置,3 000 r/min離心5 min,取血清,-20 ℃保存,分批次送檢。酶標法檢測血清BHBA、NEFA、GLU水平,ELISA試劑盒檢測TAC、MDA、H2O2、GSH-Px、CAT、SOD、ROS、RNS水平。
1.3 判斷標準
酮病診斷標準:BHBA>1.2 mmol/L、NEFA>0.4 mmol/L、葡萄糖水平<3.0 mmol/L,且有精神萎靡、食欲低下、體重減輕、泌乳量下降癥狀表現[1]。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資料以EXCELL錄入,直接轉SPSS18.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平均數±標準差表示,服從正態分布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若不服從采用非參數檢驗,Correlate-Bivariate相關性分析,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與分析
對照組與試驗組BHBA、NEFA、GLU、TAC、MDA、H2O2、GSH-Px、CAT、SOD、ROS、RNS差異顯著(P<0.05)(表1)。
以NEFA為目標物,以上所得顯著性指標作為自變量,進行Correlate-Bivariate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VE、MDA、H2O2、TAC、CAT、SOD、GSH-PX、RNS與NEFA相關,與VE、TAC、CAT、SOD、GSH-PX為負相關,與MDA、H2O2、RNS呈正相關,其中MDA、H2O2相關系數在70%以上(表2)。
3 討論
研究表明,酮病奶牛的VE、TAC、CAT、SOD、GSH-PX低于正常奶牛,MDA、H2O2、RNS高于正常奶牛,提示酮病奶牛處于高度氧化應激狀態,且這種氧化應激為多系統、多靶點改變,與NEFA直接相關[3]。NEFA具有脂毒性,可破壞線粒體結構,影響線粒體生物氧化功能,當NEFA超過肝代謝能力后,便可引發酮病[4]。過度的氧化應激可致細胞炎性損傷、凋亡、基因損傷,是許多疾病早期病理現象,若持續時間較長,可影響奶牛壽命上限,還可能誘發器官障礙[5]。需注意的是,兩組奶牛血糖(GIU)差異不顯著,提示酮病奶牛處于能量負平衡狀態。當前,使用復方劑是治療奶牛酮病主要方法,其中主要成分為抗氧化劑、抗炎藥物、生糖先質、抗酮藥物,可提高奶牛耐受,糾正氧化應激狀態,糾正能量失衡,降低血酮,療效多較好,進行指標檢測,有助于調整藥劑劑量。當前尚無規范治療酮癥方法,今后應進行大樣本實驗研究,進行交聯實驗,優化配方。
參考文獻:
[1] 薛俊欣,張克春.奶牛氧化應激研究進展[J].中國奶牛,2011(14):29-32.
[2] 熊桂林,付志新,曹隨忠,等.奶牛圍產期血清脂肪代謝肝臟功能和氧化指標的變化[J].畜牧獸醫學報,2010,41(8):1039-1045.
[3] 李 鵬.酮病奶牛肝臟脂肪酸氧化代謝特征及其調控[D].長春:吉林大學,2012.
[4] 劉兆喜,朱曉巖,王建國,等.奶牛酮病的研究進展[J].中國畜牧獸醫,2012,39(4):204-207.
[5] 吳永霞,董國忠,賈亞偉.氧化應激對奶牛的危害及其防治[J].中國飼料,2011(4):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