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善海
摘要:從臨床癥狀、病理變化、臨床診斷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對豬流行性感冒作了簡要介紹,以期為廣大從業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豬;流行性感冒;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S858.2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5)08-0013-01
豬流行性感冒簡稱豬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的呼吸道傳染病。多發生于天氣驟變的晚秋、早春及寒冷的冬季。其特點為突然發病,很快感染全群,出現體溫升高、咳嗽和呼吸道癥狀。發病率高,但病死率低、繼發感染時可加重病情引起死亡。
1 臨床癥狀
病豬精神不振,食欲減退,發熱,眼結膜充血潮紅,流淚,眼鼻流出漿液性分泌物,呼吸急促,出現陣發性咳嗽。病豬反應遲鈍,常扎堆或鉆入墊草中,跛行。有些病豬見全身發抖,便秘,糞便干硬呈球狀,小便短小呈黃色。
2 病理變化
病變主要在呼吸器官,鼻、喉、氣管和支氣管黏膜充血、腫脹、黏膜表面有多量泡沫狀黏液,有時混有血液。胸腔、心包腔有黏液性、纖維素性滲出物。肺呈紫紅色如鮮牛肉狀,觸壓堅實,內散在小塊肉紅色致密的肺炎病灶,縱膜淋巴結、支氣管淋巴結腫大充血,胃黏膜充血嚴重,小腸有輕度出血,脾臟稍腫大。
3 臨床診斷
根據流行病學特點,結合豬群臨床癥狀及病理變化綜合分析,可以初步診斷為豬流行性感冒。應注意與普通感冒、豬肺疫、豬傳染性胸膜炎等相區別。
(1)普通感冒。體溫稍高,發病較緩慢,病程短,呈散發性。
(2)急性豬肺疫。常為散發,死亡率高。呈敗血性癥狀,呼吸困難。
(3)傳染性胸膜肺炎。呼吸困難,耳、鼻及四肢皮膚呈藍紫色,死亡率高,主要病變為肺炎和胸膜炎。涂片染色鏡可見到放線桿菌,抗菌藥物治療有效。
4 防治措施
(1)對豬場嚴格封鎖。將豬舍內所有病豬隔離,用2%火堿或過氧乙酸對欄圈、飼飲用具等嚴格消毒,嚴格限制人員,物料流動。快速補充營養,恢復體能,喂給易消化的青綠多汁飼料,并供給足夠清潔飲水,以加速病豬康復。
(2)西藥治療。15%鹽酸嗎啉胍(病毒靈)注射液,25 mL/kg,肌肉注射,每日2次;3%安乃近注射液,30 mg/kg,肌肉注射,每日2次。對重癥病豬,為防止繼發感染,用青霉素600萬U/頭+安乃近50 mL/頭+地塞米松2 mg,一次肌肉注射,每日2次,連用5 d;飲水中加入電解多維,連續飲用5 d。
(3)中藥治療。在采用西藥治療的基礎上,采用以下中藥方劑之一治療,效果很好。紫蘇10 g、防風10 g、荊芥10 g、桔梗15 g、杏仁15 g、款冬花6 g,水煎后灌服。一天一劑,連服3劑痊愈。此方為25~50 kg豬一次用量。金銀花、連翹、桔梗各30g,薄荷、荊芥、豆豉、牛蒡子、淡竹葉各15 g,甘草10 g、鮮蘆根50 g,加水適量共煎一次灌服,一天一劑,連服3劑即痊愈。此方為50 kg豬的一次用量。金銀花25 g、菊花15 g,共煎液500 mL,分早、晚2次灌服,同時肌注復方柴胡液,效果極好。此方為50 kg豬一次用量。
5 注意事項
豬感染流感病毒后,會引起機體免疫力下降,繼發一些細菌性疾病,如副豬嗜血桿菌、鏈球菌等。因此,當豬群發生病毒感染發病時,在飼料中添加有效藥物對防止細菌繼發感染,降低死亡率,減輕發病癥狀有很好的效果。對于發病拒絕食料的病豬,必須選用抗菌素進行注射治療,并確保療程和劑量足夠。
豬流行性感冒病毒主要存在于病豬和帶病毒豬的呼吸道分泌物中,因此,在發病期間通過高強度、高密度消毒達到減少環境病原,達到有效控制病情蔓延、惡化的目的。
豬流感主要發生在秋冬或初春季節,多因氣候突變引起,養殖條件差,飼養管理水平低,也是誘發該病的主要原因。對此,要保證豬群圈舍和衛生,盡量做到其清潔、干燥、通風良好,尤其是在冬季圈舍內的環境控制,要處理好通風和保溫的矛盾,潮濕寒冷的環境下要做好防寒保溫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