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坤 何德順 孫德武
摘要:對雞啄癖的發生原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雞;啄癖;防治
中圖分類號:S858.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5)08-0039-01
雞啄癖是指雛雞養到2~3周以后,常因飼養管理不當,造成雞啄羽、啄趾、啄蛋和啄肛等啄癖。在蛋雞生長過程中經常發生,輕者引起炎癥、潰瘍,重者將導致死亡。雞群一旦發生啄癖,便互相模仿,易引起群發,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啄癖具有成癮性,治愈特別困難,應以預防為主,在飼養過程中應切實做好日常飼養管理工作,以杜絕啄癖的發生。
1 雞啄癖發生的原因
(1)營養因素。飼料營養不全面,飼料中缺乏鈣、磷、氯、鉀等礦物質;缺乏銅、鈷、硒、碘等微量元素;飼料中粗纖維含量過低等均能造成雞的啄癖。
(2)不斷喙或斷喙輕而又沒有及時再次進行斷喙是發生該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3)長期使用低質量飼料,其營養元素不平衡或含量不足而誘發。
(4)光照不合理,強度過高而誘發。
(5)雞舍構造簡單,自然光直射雞舍誘發啄癖。石棉瓦棚或樓房上半開放式養雞場,啄癖隨季節變化呈規律性發生。春季自然光強度增強,光照時間長,陽光直射雞舍內,長時間強光刺激而誘發該病;秋末冬初,陽光直射雞舍也易引發雞啄癖。
(6)熱應激誘發,尤其是石棉瓦搭建的簡易雞舍,因隔熱能力太差,夏季驕陽似火,舍內長時間高溫而引發啄癖。
(7)夏季長時間斷水或供水不足。
(8)多種原因引發輸卵管炎,使產道腫脹,導致難產,使泄殖腔外翻時間過長,其他雞看到高度充血的泄殖腔就啄,也是引發該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2 雞啄癖的預防措施
(1)最有效的方法是及時合理地斷啄。斷喙時間:以出殼后6~9日齡斷喙比較適宜,如果有必要可在7~12周齡修剪一次。工具:電動斷喙器或150 W的電烙鐵。斷喙長度:上喙從尖端到鼻孔約1/2處,下喙在1/3處。斷喙前1 d和后2 d可在飲水中加入1‰的維生素K3或復合維生素。剛斷喙的雞喙部疼痛,因此要保證料槽中有足夠厚度的飼料,同時保證充足的飲水。斷喙的方法:用左手捉雛,右手拇指按住頭的上部或側面,食指輕壓住咽喉,拉直頸部,以避免燙傷舌頭,同時將雛雞的頭向上傾斜,待斷喙器呈櫻桃紅色(815 ℃,電烙鐵燒至微紅時),即將雛喙的待切部位插入斷喙器小孔內由上而下切,接觸3 s即可。
(2)科學飼養。嚴格按照雞的不同品種不同生長階段的營養需要配制日糧和微量元素,否則會引起不良反應乃至中毒。雛雞日糧中粗纖維含量不低于5%。選用知名度高、化驗設備先進的正規飼料廠生產的飼料。
(3)建立科學合理的光照制度。雛雞出殼后3 d內每晝夜光照時間為23~24 h,光照強度10.76 lx;從第四天到育雛結束每天光照時間為8 h,光照強度5 lx;育成期每天光照時間為8~9 h,光照強度5~10 lx,也可采用自然光照;開產后每天光照時間為14~16 h,光照強度10 lx(燈泡距地面2.1~2.4 m,燈間距3 m的情況下,每平方米面積上平均有2.7 W燈泡的光照強度即為10 lx左右)。合理掌握光照時間,不能任意延長光照時間及增加光照強度。
(4)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出殼后1周內的雛雞適宜溫度為32~35 ℃,以后每周下降2~3 ℃。10日齡內相對濕度為60%~65%,10日齡后(由于呼吸和排糞量增加,育雛舍內比較潮濕)濕度可控制在55%左右。產蛋期適宜的溫度為13~25 ℃,最適宜溫度為18 ℃,相對濕度為50%~70%。根據雞舍開放程度,重視自然光的影響并及時處理。
(5)石棉瓦頂雞舍,可在屋頂放一層秸稈或麥糠以隔熱,舍內溫度過高時,除通風外,可向雞舍內噴涼水數次,同時飲服解暑藥以減少高溫應激。
(6)通風換氣。排出室內污濁空氣,換進新鮮空氣,降低有害氣體濃度及塵埃的含量,同時利于調節室內的濕度及溫度,改善雞舍環境狀況。高溫季節保證長期有水、不斷水。
(7)及時防治疾病,減少輸卵管炎的發生。
3 治療措施
(1)定時觀察雞群,及時挑出啄癖雞和被啄的雞。對挑出的被啄的雞,嚴重者淘汰,輕者肛門處涂碘酒,最好是紫藥水消炎,口服土霉素片消炎;對已被啄傷的雞,頭向下、脫出的輸卵管進行高錳酸鉀消毒后復位,然后向泄殖腔注入一支慶大霉素(不帶針頭)消炎。隔離啄癖的雞單獨飼喂,若喙長的一定要強制斷喙。
(2)對被啄雞同籠及兩側籠內的雞,盡快將其肛門外無毛區域涂成紫色或黑色,使雞不愿啄肛。
(3)采用藥物治療。在飼料中加2%~3%的石膏或0.1%蛋氨酸,連用2周;也可將飼料中鹽分含量提高到1%~2%,連用2 d,但要注意供足飲水以防食鹽中毒。
(4)堅持經常消毒,減少各種疾病的發生。在雞患病過程中,要加強管理,及時治療,加大飼料中維生素的添加量,提高雞體抵抗能力。
(5)減少各種應激因素,消除各種噪音干擾,給雞營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
總之,消除各種引起啄癖的因素,使雞群不發生或少發生啄癖,防患于未然是防治該病的最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