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艷霞
摘要:工程建設是一項復雜的工程,是由許多方面和環節構成的。工程項目管理作為工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一個工程項目十分重要。特別是在成本控制方面,直接決定著企業利潤的高低,對企業的發展十分重要,代表著一個企業的管理水平以及盈利能力,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目前我國許多建筑企業在項目的成本管理方面還存在很大的問題,這直接影響了企業的健康發展。有鑒于此,我國的企業應學習其他企業的先進做法,結合自身的實際,不斷提高自身在項目管理成本控制方面的能力,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促進企業的發展。
關鍵詞:工程項目;成本管理;問題;對策
工程項目管理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其中成本控制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工程項目成本管理是企業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確定一個目標,同時確定具體的實施方案,對企業的運作成本進行有效的組織、實施、控制、跟蹤、分析和考核,通過這些管理活動加強對企業成本的控制,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最終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這是工程項目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決定企業在項目運營上成功的關鍵,也代表了一個企業的管理水平。
1我國工程項目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問題
首先是權責不明,人員配備不合理。成本管理需要專人來負責,但需要全部人員的參與和配合。成本管理的主體是施工組織和直接生產人員,他們在實際情形上決定了成本的高低。許多管理者認為成本控制是財務人員的事,這種錯誤的觀念導致工程項目成本控制的實效性不高。同時,不同部門和人員之間的配合不夠協調。其結果是專業技術人員只負責技術類的工作,工程施工人員只是負責施工方面的工作,成本管理工作流于形式。雖然從表面上每個環節有人負責,但實際上各個環節是相互獨立的,缺乏協調性,而且出現問題以后容易出現推諉扯皮。同時,整個過程的控制缺乏總體規劃和配置,導致項目運營成本的增加。
其次,缺乏一套完善的責權利相結合的成本管理體制堅持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在成本管理方面缺乏嚴明性和公正性。在成本控制的績效考核方面做得遠遠不夠。企業要想實現內部的公平,獎罰分明必不可少,這就要求企業在實際的成本控制過程中加大績效考核的力度。當前許多企業在這方面的突出問題是考核不夠嚴謹和科學,有些部門和人員的考核流于形式,所以出現了許多成本控制方面的問題,出現問題也不能得到及時的糾正和處罰,致使許多員工的積極性受到打擊。
第三,忽視質量控制和工期成本的控制導致成本增加。質量控制是建筑企業控制的一個重點,質量控制是一個全方位的過程,質量控制過程是需要一定的成本的,所以加強質量控制過程的成本控制十分重要。“質量成本”分為內部故障成本(如返工、停工等引起的費用)、外部故障成本(如保修、索賠等引起的費用)、質量預防費用和質量檢驗費用等四類。工期成本是指企業施工過程的指出,一般來講,工期越長所支出的成本就越高。工期管理的一個重要過程就是目標管理,通過目標管理來實現工期的正常進度,工期的變化會導致成本的增加,所以要加強工期的控制。
2應對之策
首先,加大宣傳力度,明確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施工企業必須加大宣傳力度,讓全體員工意識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對廣大員工炸開成本管理方面的教育,最大限度的普及成本管理方面的知識。在整個企業中形成加強成本控制的企業文化。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起整個企業的積極性。,所以在工作中即要注重分工,同時又要注重各部門的配合協調,形成一個科學合理的管理分工體系,這樣才可能降低成本。同時,樹立全體員工的責任意識,讓他們明確自身的職責和使命,最大限度的降低企業成本。
其次,形成完善、科學的成本管理體制。一方面,要分清管理層次,明確考核指標,根據項目的大小或是單位的大小來確定。另一方面,分清層次后,還應明確各層次的考核指標,即逐級地下達任務。指標的下達要充分考慮到各個部門的承受能力,局限在科學合理的范圍之內。
第三,確立嚴格的績效考核機制。責權利明確以后,為了調動各責任者的積極性,還要與成本分析結合,做到分階段考核。分階段考核可以根據時間以及工期的進度來進行。最重要的是績效考核要體現獎優罰劣的目標,體現公平的原則。
最后是加強質量控制和工期管理。質量控制與成本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矛盾的,但是總長遠來看,質量控制對成本控制的作用還是利大于弊的。工期控制也十分重要,工期越長就會導致企業的運作成本越高,所以必須加強這一方面的控制。
總之,工程項目的成本控制十分重要,這直接決定了企業的利潤。但是我國許多施工企業在成本控制方面還是存在很多問題的。這就要求每個企業在實際的過程中運用先進的管理理念,結合自身的實際,探索出符合自身企業發展的成本控制之路。
參考文獻:
[1]陳玲燕.施工項目質量成本核算與控制研究[J].河南科技,2012(08).
[2]陳小媚.淺談建筑施工項目成本控制現狀與對策[J].當代經濟,2011(16).
[3]蘆峰,何體才,金磊.國內外建筑施工項目成本控制比較研究[J].沿海企業與科技,2008(06).
[4]陳敏.5S管理勢在必行[J].施工企業管理,2007(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