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看待帕維奇的《哈扎爾詞典》這本書?如何真正進入這本小說的迷宮?
帕維奇的《哈扎爾辭典》一經出現,就奠定了他世界級小說大師的地位。如果說博爾赫斯是作家中的作家,是短篇小說之王。那么帕維奇與卡爾維諾,則是在師承博爾赫斯短篇小說的全部精華,構筑全新的長篇小說帝國。與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一樣,《哈扎爾辭典》的每一部分拆開,皆是一個優秀的短篇,組合起來,則是一部經典的長篇。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是以散文詩的筆觸寫小說,帕維奇的《哈扎爾辭典》則以一千零一夜的神話故事的方式構筑小說。更令人吃驚的在于,兩個人所構筑的長篇小說,都可以不從開頭讀起,選擇任何一個章節開始閱讀,皆不構成任何閱讀障礙。事實上,這兩位小說大師,完成了博爾赫斯所臆造的一本神話之書——沙之書。帕維奇是繼卡爾維諾之后的又一位小說界的魔術師。他懂得,小說藝術,不僅僅是講故事的藝術,還有語言、結構、哲學等等一系列事物的巧妙融合。小說是一個開放性的星球,它包羅萬象、自成一體。
2 ?您如何看待沈從文的作品與文學地位?
我個人非常喜歡沈從文的文學作品。沈從文的文字里流淌出一種來自于自然的深遠與神秘、恬靜與優美。讀懂沈從文小說的人,會從沈從文小說的字里行間,讀出一種來自于個人靈魂深處的“靜”意與悲傷。沈從文的小說帶有詩性。這種詩性,不是從他處傳承或模擬而來的詩性,而是人從自然界中吸取而來的靈性。目前中國文學史,沒有將沈從文的小說文本擺放在正確的位置。沈從文是一位原創型小說家。比起張愛玲,沈從文的出現更為珍貴。
3 在中國,為什么有這么多的作家始終未走出馬爾克斯的陰影?
我想,這是由兩個原因造成:1,馬爾克斯的小說,有易于模仿的一面。馬爾克斯小說中華麗迷人的長句、狂放肆意的想象,對很多中國鄉土小說作者具有極大的誘惑力。畢竟馬爾克斯語法與想象力,皆不需要邏輯思維與文本構架。前段時間獲得茅盾文學獎的蘇童小說《黃雀記》,通篇讀完,你會發覺,它看上去簡直像馬爾克斯遺留在中國的私生子所寫。2,編輯的低素質。很多刊物的編輯,能夠讀懂馬爾克斯類型的小說文本,已經算高素質從業者了。一旦模仿博爾赫斯、卡爾維諾、昆德拉等等牽涉到哲學內容的小說文本進入他們的視野,他們本身便頭昏腦漲起來,從而將這類小說扼殺在搖籃之中,導致我們很難看到模仿別的國際小說大師的多樣性文本。總而言之,無論是中國的小說作者,還是中國文學刊物的編輯,皆需提高自身的從業素質與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