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美歡++李凌增+盧菊榮++潘樹才



摘要:為了提高南瓜種植的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通過田間試驗,從施肥技術入手,探討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與農民常規施肥對南瓜生長的影響,并對兩種施肥方法的經濟效益進行比較分析。試驗表明,測土配方施肥比常規施肥每667rr12增產385.2kg,增產616.3元,667m2節肥12.9元,667m2純增收629.2元。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有改善南瓜農藝經濟性狀,增產增收的效果。
關鍵詞:南瓜;施肥;測土配方;試驗;效果
中圖分類號:S6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4374( 2015 )01-0022-02
Discussion on the effect of testing son for formulated fertilization technology in pumpkincultivation
Ye Mei-huan et al
Abstract: In order to enhance pumpkin's cultivation benefit and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by means of fieldexperiment, started from fertilization technology, the impact of testing soil for formulated fertilization and tra-ditional fertilization on pumpkin growth was discussed and the econoruic benefits of two fertilizations was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formulated fertilization can inrease the yield ofpumpkin by 385.2 kg/mu than traditional fertilization with income mcrease of 616.3 Yuan, fertilizercost-saving of 12.9 Yuan and net income inrease, of 629.2 Yuan. The formulated fertilization technology hasthe effect ofimproving pumpkin agro-features and yield-increase & income-increase.
Key words:Pumpkin; fertilization; testingsoilforformulation; experiment; effect
南瓜是隆安縣常年種植面積較大、效益較好的經濟作物之一。南瓜產量高,需肥量大,肥料投入占總投入的絕大部分,肥料配比施用合理與否直接影響到南瓜產量和效益。由于農戶對南瓜的需肥規律、土壤養分含量以及肥料的利用率不了解,施肥只能按傳統的經驗,存在著嚴重的盲目性和隨機性,致使投肥量雖大,產量卻不增長,造成了嚴重的浪費。為此,筆者對南瓜采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效果進行了探討,依據作物的需肥規律,在作物生長的各個階段合理地分期施肥,以滿足作物全部生育期的養分供給,達到經濟施肥的目標,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物的增產潛力,提高經濟效益。
材料與方法
試驗材料
試驗地點在隆安縣那桐鎮下鄧村鄧建鋒農戶責任田,前茬作物為水稻,土壤為潴育黃泥田,土壤肥力均勻,試驗前采取耕層混合樣檢測,pH值6.6,有機質26.6g/kg,全氮1.62g/kg,有效磷28.3g/kg,速效鉀87g/kg。
供試作物南瓜品種為金韓密本南瓜。肥料為尿素,含N為460;磷肥為鈣鎂磷,含P205為17%,鉀肥為氯化鉀,含K20為60%。
試驗方法
試驗共設3個處理,3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各處理為:
處理l:測土配方施肥,尿素19.3kg/667m2,鈣鎂磷15.3kg/667m2,氯化鉀17.8kg/667m2,其中磷肥全部用作基肥,氮肥、鉀肥30%作基肥。第一次追肥:定植后5-7d,氮肥、鉀肥100作追肥;第二次追肥:蔓長35cm時,氮肥、鉀肥40%作追肥;第三次追肥:瓜膨大期進行,氮肥、鉀肥20%作追肥。(667m2施肥總純量N -P205-K20為8.9-2.6-10.7kg)
處理2:常規施肥,尿素21.5kg/667m2,鈣鎂磷17.lkg/667m2,氯化鉀20kg/667m2,其中磷肥全部用作基肥,氮肥、鉀肥300作基肥。第一次追肥:定植后5-7d,氮肥、鉀肥10%作追肥;第二次追肥:蔓長35cm時,氮肥、鉀肥40%作追肥;第三次追肥:瓜膨大期進行,氮肥、鉀肥20%作追肥。(667m2施肥總純量N-P205-K20為9.9-2.9-12kg)
處理3:空白對照,不施任何肥料。
試驗過程
2013年2月10日整地、起畦,11日移栽,種植規格4mxl.38m,每小區種植12株,每小區面積為66.67m2,移栽植密度為120株/667m2。試驗的各處理除了施肥方案不同外,其它田間管理按當地地膜覆蓋高產栽培技術進行。定植后,對各處理,每隔7d進行苗情觀測,記載南瓜生育期出現的時間,試驗于2013年6月12日分小區收獲、計產,在收獲時進行農藝經濟性狀調查。
結果與分析
試驗過程中對各處理生育期及各生育期的葉色、生長勢進行了觀察、記載。結果處理l、2的初花期、果實膨大期、成熟期等時間基本相同,葉色及生長勢也相差不大,而處理3初花期、果實膨大期、成熟期等生育期都比處理l、2晚2-3d,整個生長期葉色較淡,生長勢較差;每株成瓜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為處理l>處理2>處理3,說明處理l的施肥方法占優勢可以提高南瓜的坐瓜率。見表l。
不同處理對南瓜主要經濟性狀的影響
收獲時對不同處理南瓜主要經濟性狀進行調查,每個處理調查5株,然后取平均值。各處理平均數見表2,從表2可知,處理l與處理2、處理3比,每株平均瓜數持平和增加l,每個瓜平均重分別增加0.61kg、1.82kg.說明南瓜采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對其主要經濟性狀有一定促進作用。
不同處理對南瓜產量的影響
從表3可知,南瓜產量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為,處理l>處理2>處理3,處理l比處理2每667m2增產385.2kg,增長14.8%,說明南瓜采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可達到增產的作用。
對產量結果采用新復極差法進行多重比較,得出處理l與處理2、處理3相比差異均為極顯著,說明處理l是最 一佳施肥方案。
不同處理的經濟效益比較
從表4可知,采用測土配方施肥處理l與常規施肥處理2相比667m2增產385.2kg,增產616.3元,667m2節肥12.9元,667m2純增收629.2元,說明采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可以達到增產節肥的目的。
小結
通過田間試驗產量結果分析處理l與處理2相比差異為極顯著。說明處理l的方法優于處理2,南瓜采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可獲得較顯著的增產,節肥的效果,具有推廣應用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