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榮
提升基層社會組織參與社會管理能力的建議
孫榮
近年來,我國基層社會組織蓬勃發展,在政府的培育支持和自身努力下,發展質量穩步提高,在維護社會穩定、提供公共服務和促進科教文衛事業發展等方面都充分發揮了自身作用,成為社區建設和治理的重要參與者。但是,由于絕大多數基層社會組織尚處在培育和發展階段,在實踐中還面臨著一些問題,因而必須從基層社會組織自身和政府管理兩方面入手,切實提升基層社會組織參與社會管理的能力。
一是研究制定扶持和引導社會組織發展政策。深化登記制度創新,探索嘗試無主管社會組織由樞紐型社會組織負責日常指導聯系,突破社會組織登記“瓶頸”。大力促進社會組織充分發育、功能拓展、健康發展,重點培育一批樞紐型社會組織,打造一批具有社會聲望的公益性社會組織和社會企業,集聚一批對上海經濟產業發展有推動作用的經濟類社會組織,壯大一批具有“智庫”和資源平臺性質的支持型社會組織,發展一批對上海重點區域建設有服務作用的專業性社會組織,引入一批對打造上海國際化城市有促進作用的涉外社會組織。二是探索建立公益性社會組織發展專項基金,拓寬扶持政策覆蓋面和資金支持力度。三是研究制定社會組織人才引進、職稱評定及職業資格認證等政策,推動社會組織人才與經濟、科技人才在薪酬標準、社會保障、戶籍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培養一批高素質的社會組織職業經理人和專職工作者隊伍,造就一批社會組織領軍型人才或團隊。四是根據社會組織的發展現狀,制定和完善稅收政策,實行低稅率或者初創時期的“零稅率”。
一方面,各級領導干部要充分認識社會組織在促進轉型發展、提供公共服務、增進社會和諧、激發社會活力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和不可或缺的作用,真正把社會組織作為平等合作的“伙伴”;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社會協同,通過進一步完善以績效為導向的政府購買服務機制,推動政府與社會組織進一步合作,建立新型政社合作關系。同時,進一步完善政府公益招投標和公益創投機制,建立一個平臺,對所有政府購買服務項目進行集中歸口管理,制定政府采購社會組織服務目錄、定價標準以及相應的評估和監督管理辦法,加快公益性、服務性、互助性社會組織培育發展。在政府購買社會力量服務機制方面,我們倡導培育式購買方法,政府不但要界定自身職能,確定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范圍,為社會力量發展留出空間;還要實施分類、分級購買,建立政府與社會的雙向互動機制和多元主體參與機制,為社會力量的發展創造條件;更要完善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操作流程,規范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行為,為社會力量發展提供機制保障,從而創建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差序競爭格局,在促進社會力量發展的同時落實政府購買公共服務。
我們主張通過搭建社會力量管理服務平臺,進一步完善社會力量培育扶持政策,進一步探索完善政府購買社會力量服務機制,為社會力量建設創造條件。政府應以平衡各方需求為主要功能;以樞紐型社會力量為主體;以數據庫建設為管理和服務的基礎;以服務基層社會力量為重點;以融入社區、企業共建格局為關鍵;以運營規范為保障,搭建社會力量管理服務平臺,為社會力量發展提供硬件支持。在完善社會力量培育扶持政策方面,政府要提升基層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治理的政策支持力度,通過制定完善的制度體系,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并放松管制,完善準入和撤銷機制等措施,鼓勵包括社會企業在內的社會力量有序發展,實現政府對于社會力量直接管理的“離場”和政策支持的“到場”,為社會力量的發展提供軟件支持。這樣,通過平臺建設、政策建設和機制建設,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治理的效能將會大大提升,社會治理的多元主體格局框架將會形成,新的社會治理體系也將會得到構建。
(來源:東方早報,本刊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