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凱
摘 要:知識經濟背景下,高等教育在國家和社會的關注下迅速發展,圖書館作為高校三大支撐機構之一,如何提升管理水平,跟上高校發展的步伐已經成為圖書館人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將從三個方面闡述提升高校圖書館管理水平的途徑。
關鍵詞:圖書館;人本化管理;管理水平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和信息已經成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主要推動力,作為承擔著向教學、科研和管理提供知識保障的高校圖書館,必須創新管理方法,最大限度地獲取、利用和傳播知識,豐富知識共享的渠道和平臺,積極探索,從而適應新的形勢。
目前高校圖書館中存在一些亟需改進的問題。如1、人員結構不合理,管理較為松散,館員工作熱情較低,缺少積極性;2、館藏資源利用率較低、讀者閱讀量減少;3、設施和管理方法較為落后等?;谝陨蠁栴},圖書館在高校快速發展的進程中明顯處于落后地位,如何改變現狀,良性快速發展,更好地發揮支撐保障作用是圖書館發展進程中的重要課題。
第一,圖書館管理必須要跟得上時代的發展。圖書館作為收藏、整理和共享圖書文獻資源的重要部門,在信息化時代,除了傳統圖書和文獻資料外,應加大對多媒體資源的投入。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加快資料文獻數字化和信息化發展,創新收集手段、檢索方法和呈現形態,來滿足不同類型讀者的閱讀需求。此外,館藏資源形態復雜,數量龐大,提升根據讀者需求準確定位資源的能力,強化服務的專業性。運用科學的方法,結合本校實際,細化館藏資源信息分類,提高檢索水平,變被動式服務為主動式服務,與教學教研部門、教育管理部門加強合作,針對不同的需求,推介館藏資源,提高館藏資源的利用率,更好地為學校發展服務。
第二,創新管理理念,使圖書館的發展有更為科學先進的指導思想。管理的核心是人,人是組織中最核心、最寶貴的資源。只有有效地管理人,才能使圖書館各部門緊密聯系,相互協調合作,保證圖書館各項工高效有序完成。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人自發地提高工作效率、創新工作方法和提升服務態度,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能力,實現價值最大化,才是圖書館得以長足發展的根本。這就要求我們在圖書館管理中實施人本管理。其實質是把圖書館管理的核心放在對人的管理上,重視人力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做到人盡其才。圖書館管理的人本管理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館員,一個是讀者。(一)館員方面:圖書館的工作相對單調枯燥,人們對圖書館工作認識上的偏差和誤解,以及館員在高校地位不高等原因,導致館員在工作中容易產生消極心理,失去積極主動性,很難保證服務質量。而人本化管理是把館員作為圖書館管理的主體,目的就是激發圖書館員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積極參與圖書館管理,從而進一步達到圖書館與館員個人共同發展的雙贏局面。針對館員的人本化管理,應做到以下幾點:1、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根據圖書館總體管理目標,制訂一系列客觀目標,規范流程,確保激勵措施的制度化和可操作性。通過征集館員意愿,建立公平公開的考評制度,采用物質和精神雙重激勵方式,鼓勵館員良性競爭,充分調動館員工作積極性;2、知人善用,人盡其才。應根據館員不同的性格特質、學歷和專業背景以及能力特長,合理分配工作崗位和任務。通過對館內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使館員處于能夠發揮較大價值的崗位,從事擅長的工作,既能讓館員感受到自身受到重視,進而更加努力工作;又能激發館員學習深造的意愿,以爭取新的崗位,這一舉措不但會提高館員工作能力,更會促進館員之間良性競爭,使圖書館工作面貌煥然一新;3、加強對館員的教育和培訓。隨著高校的發展和圖書館信息化的不斷推進,館員應當不斷更新和提升工作技能,包括熟練運用計算機及相關軟件,具備一定的管理知識和了解掌握圖書館系統內新生事物和領域等。除了加強自身學習外,圖書館應充分重視館員的教育和培訓,提供資源和平臺,定期組織學習,更新館員的服務理念和工作技能,形成長期機制堅持執行。4、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在圖書館管理中充分發揮民主,讓館員參與到管理事務當中;尊重、信任館員,制訂工作計劃和目標,工作過程中不過多干涉,充分發揮館員的主觀能動性;營造和諧互助的工作關系,鼓勵良性競爭。(二)讀者方面。1、樹立讀者為本的服務意識,以方便、快捷服務讀者為目的。高校圖書館應通過各種渠道滿足讀者需求,包括豐富館藏、加大多媒體資源建設、開通館際互借、文獻傳遞服務以及擴充閱覽位、改善閱讀環境等;2、保障讀者權利。通過制訂制度,明確讀者的權利及義務,充分尊重讀者權利。規章制度的制訂,要體現人性化,重教育輕懲罰,營造讀者與館員之間的和諧氛圍;3、加強館員與讀者間的互相溝通。高校圖書館應轉變服務方式,注重館員與讀者之間的溝通,傳統的咨詢服務,檢索服務已不能滿足人本化管理的需求,拓展溝通渠道,如電子和網絡平臺等,才能最大程度地了解讀者需求,進而更好地提供服務。
第三:圖書館內部結構優化調整。一是優化館藏結構。結合本校辦學目標、教學特色、專業設置和讀者需求等方面,傾向性的進行收集、整理和劃分館藏資源,建立具有專業特色的資源庫,提供方便快捷的檢索服務,拓展資源共享平臺。二是優化機構設置。結合學校性質和館內需要設置部門機構,部門規章制度明確,崗位職責明晰,科學合理地配備工作人員,專業人員和管理人員分工合作,實施人本化管理。
綜上,堅持科學的管理理念,運用先進的管理方法,將讀者和館員作為管理行為的主體,進行體制創新和制度改革,優化內部結構,是高校圖書館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趙研科,莫雪梅.高校圖書館管理中的人本化思考 .圖書館,2005(5).
[2]劉麗婭. 知識經濟視角下圖書館管理創新途徑.生產力研究,2014(9).
[3]桑曉東,宋書星.論圖書館管理的人本主義價值取向.圖書情報工作,2003(9).
[4]劉巖芳,張慶普.第二代知識管理在高校圖書館管理中的應用.情報科學,2006(11).
[5]張治理.論現代圖書館管理與服務的人本化.中國圖書館學報(雙月刊),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