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凱旋
摘 要:一個國家當前的經濟水平可以通過收入差距看出來。現在最為關注的一個話題就是收入的分配情況,在如今經濟嚴峻的形勢下,我們主要應該解決和研究的問題就是怎么能夠有效、穩妥的解決我國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問題,本文結合以往的問題對這一問題進行分析。在分配體制建設和市場機制上怎么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這些方面進行研究,從而總結出分配出現的問題。
關鍵詞:收入差距;對策;差距擴大原因
自從改革開放到現在已經三十多年了,這些年我國經濟飛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也逐漸提高,但是,隨著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我國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斷擴大。全國的基尼系數也逐漸增長,現在應該到了0.47,現在這一問題已經影響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影響了構建和諧社會和改善民生。我們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怎么才能縮小居民收入差距,建立一個規范、科學的分配體制,從而讓人民都能享受經濟發展的成果。
1 我國收入差距擴大的原因
(一)城鄉分化導致
因為我國二元制度導致了現在城鄉分化的現狀,在改革開放以前,傳統經濟體制的發展戰略是,要主動發展工業,從而也就漸漸忽略了農業。而工業的發展就是從城市集中然后達到集群化的內在要求,就導致了城市在工業發展下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而農業發展也就很緩慢,導致農村很難發展,從而形成一種城鄉發展差距;在改革開放以后,大力的推行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時候,也沒有做到同時重視農業發展,沒能改變之前的狀態,最近這些年,國家逐漸重視三農問題,但是農業的發展還是很緩慢。
城鄉分化還有一個原因:現在農村相對的生產資料不足,導致出現勞動力過剩,雖然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產生了一些效果,但是目前還只是范圍性的,也就導致了收入差距不斷擴大。
(二)區域分化導致
在我國改革開放前期的時候,采用的政策是先采用試點,然后在逐漸的進行推進,首先進行的是一些開放的經濟特區,然后推廣到沿海地區,在逐漸推廣到沿江地區,最后才進行全方位的推廣。首先進行改革開放的地區,一般都是自然環境較好,人力豐富的地區,本來相比就是具有優勢,在加上因為改革會得到政策的優惠,就會先一步進行發展,在市場機制和人力物力都會具有優勢;我們在觀察一下中西部地區,因為本身的生態環境和人力資源方面本來就不如那些地區,而且改革進行的較晚,對于政策的優惠享受的也比較晚。因為這一種現象,就會導致相對優勢的資源向發達地區流動,就會更加加深地區間的收入差距擴大。
(三)其他原因導致
因為我國目前處于市場經濟改革,政府對于資源控制力度較強,資源不能完全通過市場進行配置,或者根據本質來說,我國市場改革進行的同時政府對于經濟的控制就會逐漸放開,直到一天政府完全放棄,我們就是改革成功了,政府也轉化成為服務型政府。但是這一過程是緩慢的,所以政府就必須對經濟資源進行一定的控制,也就導致了收入差距的擴大;而且政府控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壟斷行業,甚至說政府控制會存在一定的腐敗現象,這也導致了收入差距擴大。
2 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擴大對經濟的影響
隨著社會的的發展,存在一定的城鄉收入差距有利于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但是過多的差距,就會對社會問題和經濟發展產生一定的負影響。目前我國的城鄉差距較大,產生的一些影響。
(一)正面影響
1.城鄉差距能夠使得我國在生產力發面存在一些進步,比如在改革開放后實行的按勞分配。
2.能夠推動農業的發展。城鄉差距如果比較合理,在一定的范圍內,企業就會雇傭一些農村中的剩余而且相對價格較低的勞動,這種現象從根本上促進工業發展,也解決了農村出現的剩余勞動力,從而達到了最大上利用勞動力,最大限度的利用現有的手段,從而推進農業的發展。
3.能夠使得農村的居民逐漸的靠攏城市,能夠提高農民的素質。如果存在合理的收入差距,會對農民產生一定的吸引力,從而逐漸靠攏城市,城市的一些環境能夠影響他們,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能和勞動技能;
另一方面,農村的居民到達了城市,會加強自我原來的知識結構,讓他們接觸的更多,學習的更多,從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二)負面影響
1.會導致社會的穩定性,最終影響改革的進程。想要進行經濟發展,進行經濟改革,首要條件就是要有一個穩定的環境,如果農村環境不穩定,就會導致整體社會環境不穩定。我國的農村人口較多,占到總人口的70%,是非常重要的一大部分。農民作為整個社會的基礎,作為勞動人民,如果城鄉差距過大,會對農村居民的心態的穩定和社會形勢的穩定、社會關系的協調產生一定的影響,如果收入差距過大,會導致社會秩序混亂,尤其表現在改革的過程中。如果因為收入差距,導致貧困人員逐漸增多,就會引發這些群眾的不滿情緒,就會產生一系列的不良問題,從而造成秩序混亂,甚至有可能會影響社會形勢的穩定,從而導致經濟發展沒辦法進行。
2.城鄉收入差距如果繼續擴大,有可能會導致農村居民入不敷出,購買力下降,從而導致農村的消費水平降低,影響農村的消費市場,從而影響經濟發展。
3.如果城鄉收入差距過大,會導致農村資金緊缺,從而相對的投入教育的資金就會較低,而且人力會減少,從而導致農村教育質量的不足,關于農村新一代的教育水平不足,影響未來發展。想要提高農村的整體水平,最關鍵的問題就是提高綜合素質,加強教育。“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只要做到了教育程度加強,才能提高農村的整體素質和收入。
3 減小我國收入差距的對策
(一)要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和社會結構的關系
要做到根據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要求,結合城鄉之間、地區之前和社會之間的各種關系,從實際下手,從而減少甚至解決發展不平衡,從而縮小居民收入差距,促進經濟的發展和改革。只有通過發展的辦法解決在發展的時候出現的矛盾,才能根本上減少城鄉差距。
(二)要加強推進城鎮化,推進土地進行集中化,從而推進現代化農業的進展,提高生產效率,而且能夠節約一部分勞動力,節省的這部分勞動力可以轉向城市,同時要解決農民工的戶籍和定居以及社保問題,最關鍵要解決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減少留守兒童。要加強對農民工的補貼,提高他們的收入,從而減少收入差距。但是在進行轉移的時候,要注意人數,把握好節奏,以免出現雖然農民都轉向了城市,但是卻成為城市貧民,沒有達到根本的目的。
(三)要推進地區間經濟協調發展
要加強西部地區的發展,對西部地區設立一下優惠政策,在財政上進行轉移,從而減少地區經濟差距。要明確的了解到各地區的優勢,要進行區域上的互補,從而本質上推進發展。
(四)要加快推進經濟體制的改革,加快政府轉型,要將政府轉化成服務型政府,從而釋放對于資源的控制。要提高資源價格的改革,逐漸減少政府對于價格的調控,從而最終實現商品的自我動態調節。
(五)要進一步的完善稅收制度,逐漸轉化為財產申報制度,要適當提升高收入群體的標準,降低低收入群體的標準,從而減少收入差距。
4 總結
我們要通過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解決問題同樣也要有長遠的眼光。在處理我國居民收入逐漸擴大這一問題,也要通過這種辦法。正確的了解分配差距的問題,分析產生的原因,對原因進行分析了解發展規律,從而解決問題,讓它向正確的方向發展。在出現經濟出現任何問題的時候,都要通過這種辦法,從而保證我國經濟穩定的發展,進一步促進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國家發改委.2006年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年度報告.國家發改委網站,2007-02
[2]孫永強.經濟轉型時期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問題研究 [J]中國統計出版社2014-3
[3] 何水清.全國農業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五號)[N].鄭州晚報, 2008-2
[4] 黃桂田. 專家解讀十七大報告:讓更多勞動者分享發展成果[N].人民日報, 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