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錫程
摘 要:我國積極的財政政策主要是通過增加財政支出的方式,推動以及促進我國民間投資、拉動社會消費以及提高我國整體出口水平的一項政策性措施。當前中國所實行的積極財政政策主要是以適度緊縮財政政策為導向,根據國內外的經濟形勢變化趨勢,以及一些具體的問題而采取的相應財政政策措施。該一舉措無論對于拉動我國內需,還是推動經濟發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財政政策;擴大內需;消費需求
1 前言
(一)積極財政政策的定義
在特定的經濟社會背景之下,我國政府提出且實行積極財政政策具有其特定含義。積極財政政策對我國而言,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政策措施。當前我國所實行的積極財政政策,主要是在適度緊縮財政政策的引導下,依據當前國內外形勢變化而采取的財政政策措施,對于拉動我國國內需求還是促進國內經濟發展水平的增長都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筆者多年以來多累積下來的工作實踐經驗,對我國當前的積極財政政策及其意義進行了簡單的分析。
(二)當前我國積極財政政策特征
1、政策的定向性
按照我國實際實踐效果來分析,目前我國的政府職能轉變工作尚不到位,企業的機制轉型也沒有完全完成,具體表現在體制以及結構性矛盾的問題較為突出,這將不利于我國全面實行擴張的財政政策,職能采取有利于增加投資,擴大市場,擴大內需,調整以及優化結構,推進財政政策的深化改革,換句話說也就是如何進一步落實好相關財政政策措施。正是為了這個原因,我國積極的金融政策選擇調整結構,改善投資環境,保持經濟增長和主導產業的作用,為社會基礎設施建設的方向發展。
2、政策的復合性
整個通過多方面、多層次的方式不斷擴大內需,采取積極財政政策,并不僅僅只是擴大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相反,以擴大需求為最終目的,關注各種政策工具的綜合利用,這也直接體現出了政府決策具有政策性。簡而言之,除去國有商業銀行所籌集的1000億元債券作為基礎設施建設,另外還發行了2700億元特別國債,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提高國有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對中央財政支出結構進行調整,使180億元的國有公司成為了專門的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按時足額分配和抗洪救災等,即通過財政支出轉移,刺激消費和投資;部分上調出口退稅的產品部分,調整進口設備稅收政策,降低了關稅,國家鼓勵外商投資和國內投資項目的發展,在規定范圍內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稅,通過促進國內需求促進我國對外貿易以及經濟合作。
3、政策的階段性
目前我國出現需求不足,投資、出口以及經濟增長乏力,影響加劇等特殊情況。在政策環境限度允許的情況下,所采取的一種階段性或是短暫性的適度擴張政策。換言之,這是在國內經濟有迫切需要,政策執行和現實條件下,可能是由有條件的政策選擇。客觀需要具體指的是一種擴大內需而保持經濟適度增長的需要,是在貨幣政策的實施和運作過程中遇到了阻礙,地方在有限的條件下刺激需求和效果必須進行政策選擇。
2 積極財政政策在擴大內需中的積極作用
(一)積極財政政策提高了居民的收入,促進了消費需求
積極的財政政策能夠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以及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例。通過拉動居民消費能力,進一步擴大了消費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另外,充分發揮我國財政政策的作用,通過擴大財政資助規模,進一步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 進一步擴大公共財政在農村地區的覆蓋范圍,加大“三農”支持力度,通過幫助農民增加收入的方式,減輕農民各項負擔。
要認真貫徹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堅持“多予、少取、防活”,加強政府對農村的公共服務、加快農村城市化、現代化的進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二)推進稅費改革,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
通過改革和優化稅制相結合,實行結構性減稅,從而減少企業以及居民在稅收方面所面臨的壓力,鼓勵企業投資,提高居民消費能力。打破傳統以重工業化投資為主的模式,轉向以最終消費作為支持的投資方式。政府直接投資或是參與到水利、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礎設施和生態建設工作。
加大城鎮廉租房的投入力度,通過經濟適用住房改革,進一步解決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問題。
重點轉向直接投資和參與投資高科技項目的研究、開發和運用,積極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生物工程產業、信息技術產業、旅游產業等新興產業的發展。加快實現國民經濟結構的高級化、合理化、信息化、環保化建設步伐。在產業結構升級過重進一步優化供給以及創造需求,從而更加有效地調節總供給以及總需求。
(三)具有積極的帶動作用
關于促進國內經濟的進一步增長,僅僅依靠政府還是遠遠不夠,主要應當充分利用社會現有資本、銀行貸款,從而進一步激活國內市場。社會資本在當前困難時期,缺乏信心,銀行貸款風險,市場動態萎縮隱藏。通過財政利益的折扣,雖然也能起到“四二撥一千金”的作用,但不是根本性的,實質是項目本身的可行性和易于保持力的投資環境。應通過完善相關政策法規,放寬社會資本投資的限制,規范管理相關稅種,簡化行政控制,完善和強化政府的服務職能。通過改善投資環境,從根本上吸引和利用社會資本投資,激發市場活力。為了使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功能空間更大,財政政策應側重于改善投資環境,利用社會資本投資,激發市場活力。
(四)對于固定資產的投資具有推動作用
自從在我國實行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后,在前5個月,城市固定資產的投資增長速度平達每個月達到了32.9%。這其中包括了:國有以及國有控股企業的投資總計23055億元,這一數據同比去年增長40.6%。從新建設項目的數量來看,累計建設總項目達到了216420個,這一數據同比去年增長47912;從新建設項目的計劃投資力度來看,建設項目計劃總共投資275837億元,這一數據同比去年增長33.8%;新項目123878個,同比增長39510;新項目的計劃總投資額達到了5330億元,這一數據同比去年增長95.9%。隨著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力度的加大,尤其是針對建筑業的投資,這將直接拉動我國各個行業的發展,從整體上擴大國內需求,從而通過國內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五)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在我國廣大農村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農村城鎮化建設步伐,提高廣大農民的消費能力和水平,縮小城鄉差距。在城市中,嚴格審查購買經濟住房資格,堅決取締官僚,商人購買經濟適用房的利潤。除了第一套住房補貼、稅收優惠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鼓勵居民購房的一般能力,以達到刺激城鎮住房需求的目的,取得了巨大的連鎖反應,帶動其他行業的發展,在廣泛的社會投資,刺激內需。
(六)促進非國有經濟的發展
民營經濟在促進經濟增長、增加收入、解決就業問題方面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其在擴大內需方面具有重要的影響和意義。我國政府所實行的積極財政政策,無論是在財政、稅收、信貸等方面都給予了民營經濟幫助與支持,這對于促進民營經濟的發展具有顯著的作用。
3 結尾
以上內容,首先,對我國積極財政政策的特點進行了簡要介紹,然后分析了積極財政政策對擴大內需的影響,提出了一些建議,作為一個從事經濟部門工作的人員,應不斷學習實踐,并注重借鑒國外先進經驗,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對積極財政政策的作用擴大內需發揮應有的作用。
要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通過多種財稅政策工具的綜合運用,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和稅收制度,實行國家產業政策、消費政策;為社會提供公平的公共產品,滿足居民的基本需求。同時要注意發展低收入群體提供平等機會,緩解貧富差距擴大的趨勢,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負擔,增加了居民的收入,改善和穩定消費預期。此外,還應通過各種手段刺激消費升級,提高居民消費水平,充分發揮城市和農村消費增長潛力,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良性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參考文獻
[1]李大明,廖強。進一步擴大內需的稅收研究[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4.(1).
[2]閆龍飛,周克清,張天舒,新財政政策的目標定位及途徑選擇[J].成都行政學院學報.2005.(2).
[3]白景明,周雪飛,我國現階段居民收入分配狀況及其財稅調節對策[J].經濟活頁文
[4]陳共等.全球經濟調整中的宏觀調控體系研究——新時期國家經濟調節的基本取向與財政金融政策的有效組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5]徐美銀.經濟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劉兆征.論我國公共財政的特性及其優化[J].江漢論壇,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