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星
1 舉報線索統一管理的概念及意義
舉報線索管理是檢察機關對舉報線索統一由舉報中心管理,對舉報線索嚴格依照規范程序進行受理、登記、審批、分流、初查、結案、反饋、歸檔的管理制度,也是檢察機關規范、及時、有效地依法查處職務犯罪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加強舉報線索的管理有利于提高辦案效率、降低司法成本;有利于舉報線索的保密;有利于及時答復舉報人,保護人民群眾的舉報積極性。
2 主要做法及成效
實踐中,檢察機關對舉報線索制定了嚴格的管理制度和措施。主要有:
(一)規范移送登記程序
對業務部門直接受理、干警辦案中發現的線索,相關業務部門或承辦人員必須移交舉報中心,舉報中心填寫《來信來訪登記表》后呈檢察長審批,最長不得超過3個工作日;如果涉及正在偵查的案件或者偵查過程中的保密問題,暫時不宜移送登記的,必須由檢察長批準后,方可暫時不移送登記,但必須同時就線索數量、性質向舉報中心書面備案,待不宜移送的情形消失后,再及時移送。未經登記或備案的線索,一律不得進入初查程序。
(二)規范二次分流行為
對于舉報中心分流來的線索,接收部門在審查后如果認為不屬于本部門業務范圍的,應在本部門分管檢察長批準后,書面說明不予受理或應轉交其他單位辦理的理由,在接收后的當月25日以前,退回舉報中心作二次分流,嚴禁擅自移交其它部門或置之不理。
(三)強化內部監督
舉報中心每月或每季度按照自己的受理和備案登記,與業務部門的報表逐一檢查核對,看是否做到了“一個統一”、“一個一致”,即:初查案件數必須與舉報中心線索登記數相統一、初查部門必須與接收分流線索的部門相一致。
3 存在的問題
(一)匿名舉報較多,實名舉報較少
從近幾年來看,我院舉報中心接受的舉報線索中,大部分是匿名舉報。總體來看,匿名舉報線索大部分舉報問題質量不高,可查性較差,查處難度較大。
(二)舉報線索過于籠統,質量不高
在接受的舉報線索中,很多都是主次不分明,一封舉報信很大篇幅都是在描述群眾如何不滿,在揭露犯罪事實方面卻寫的很籠統,很含糊,如:有的是犯罪主體不具體,舉報材料是對單位領導或整個單位,沒有指明誰是犯罪嫌疑人。
(三)舉報宣傳內容不夠廣泛
以往的舉報宣傳往往停留在對普通法律知識、檢察機關管轄范圍及相關立案標準的宣傳上,很少在公民應如何舉報、如何寫舉報材料、如何提高舉報質量上進行宣傳,因此造成了舉報方式簡單,線索質量不高的現象。
4 改進建議
(一)建章立制,保護舉報人
1、加強舉報宣傳,提高群眾舉報技巧
在宣傳法律知識的同時側重于宣傳舉報方法、舉報技巧、如何書寫舉報材料、如何提高舉報質量等。同時宣傳舉報途徑、實名舉報的重要性以及檢察機關嚴格保密、保護舉報人的舉報工作制度,消除顧慮,鼓勵實名舉報。
2、多措并舉,做好舉報線索保密工作
首先,在接待環節,設置單獨的接待室或其他采取保密和安全措施的場所接待來訪舉報,也可以根據舉報人意愿選擇接待地點。在接聽舉報電話時,設專人接聽,并配備涉密錄音、傳真設備。對于網絡舉報,配備專用電腦接收,并進行數據加密。再次,在處理環節,實行三級審核程序:先由專人審查處理,再報舉報中心負責人審核,最后由分管檢察長審批,開展初核工作時不接觸舉報人,不泄露舉報人信息及舉報內容。
3、完善舉報工作實施細則
為使舉報工作更規范明確,有必要制定專項工作實施細則,如制定網上舉報、電話舉報、來信來訪舉報、初核、舉報獎勵等專項舉報工作的實施細則,規定在初核舉報情況時,不得出示舉報材料原件或復印件;在開展宣傳、獎勵舉報工作時不得泄露舉報人信息;不得公開舉報人的姓名、單位、家庭住址;不得將舉報材料和舉報人的有關情況透露或者轉給被舉報單位和被舉報人等。
(二)強化措施,完善舉報線索管理
1、嚴格實行舉報線索統一管理,規范實務操作流程
根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的要求,舉報線索應當由舉報中心統一管理,即使是其他部門或人員接收的,也應當移送舉報中心受理審查。
在實務操作中,我院舉報中心建立專門的電子臺賬,逐件登記,并針對舉報方式進行歸檔分類,如分為來信舉報、電話舉報、網絡舉報、來訪舉報等等,利于統計和查找。在此基礎上,根據舉報線索的特點及輕重緩急分為不同的級別。如將舉報線索劃分秘密、機密、絕密三個級別,分別確定線索的保密措施。規范查閱、借用審批手續,做到清楚明了,嚴禁泄露與銷毀。
2、定期開展線索清理工作
舉報中心與自偵部門一季度開展一次線索清理工作,尤其對存檔備查的舉報線索進行二次審查、篩選。對清理出來的線索,逐件審查,認為應當初查的,要及時匯報,移送相應部門辦理,跟進后續催辦工作,定期通報辦理進度。
3、完善舉報線索研判、評估機制
聯合自偵部門成立舉報線索評估小組,從線索反映的問題的合理性、可能性入手,進行價值判斷,從而對查處必要性、查處時機、查處方式等進行初步評估,理性分析后確定線索處置方案。
4、嚴格落實獎勵機制,積極營造舉報氛圍
對舉報線索經查證屬實,被舉報人構成犯罪的,給予舉報人相應的物質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