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杰 潘偉烽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每年社區居民火災發生率一直居高不下,而消防基礎設施薄弱,更談不上有消防投入,社區消防工作一直處于落后狀態。因此抓好社區消防安全工作,改善社區消防安全環境,不僅能保證社區防范能力的提高,而且對建立社區的消防安全防控體系,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結合我市社區消防工作淺談社區消防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 當前社區消防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是消防安全管理責任不明確。社區從規劃、建設到投入使用,牽扯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日常管理工作更是千頭萬緒。筆者在檢查中發現,部分小區的消防安全管理責任不明確,街道、社區、物業、業主之間缺乏有效溝通,小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停滯不前。個別小區更是將消防管理工作直接“甩手”給物業單位,認為物業單位既然收取了物業費,就應當擔負起小區消防安全管理責任,而有的物業單位則認為街道、社區應主動組織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自身只起到配合管理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消防部門一旦發現了小區的火災隱患,容易碰到小區各關聯方相互推諉、扯皮的現象,勢必延誤具體隱患問題的整改效率。
二是上下重視不夠,工作機制不完善。一直以來,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一直都是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心放在企事業單位、公眾聚集場所、易燃易爆場所等重點單位、重點部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上,忽視了對社區的消防安全管理;現在社會上人民群眾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消防安全意識沒有相應提高,安全防范意識仍然薄弱,自防自救能力較差,消防安全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致使消防違法違規現象時有發生,形成火災隱患。另外,作為社區管理的組織者居民委員會,并沒有發揮出相應的作用,常應工作機制不完善,社區任務復雜繁瑣,管理人員少,涉及面寬,職責不清,所以在消防安全管理上未能發揮出社區的應有作用,平時只有在上級檢查考核時,才動一動、做一做,應付了事,自身消防管理缺乏規范性,安全措施不能落實到具體的居民小區中。
三是社區消防基礎實施建設薄弱。由于社區內很多小區都是老小區,未建任何消防設施,沒有消防車通道,沒有消防給水,一旦發生火災,由于消防隊不能及時到達,往往造成很大的火災損失和人員傷亡。另外很多新建小區連成片,建筑毗鄰數目相當龐大,居住人口密集,為此在小區內建設大量的配套設施,如商場、市場、學校、洗浴等人員密集場所,增加了社區的火災危險性。另外有的小區由于規模小、開發早,未設置任何消防設施和器材,或設置了消防設施器材,但由于物管部門疏于管理,不按照要求維修、檢測、保養,再加上居民的挪用、不法分子的盜竊等原因,使小區內消防設施器材損壞、丟失,難以正常使用。
四是社區消防宣傳教育薄弱,群眾缺少消防安全知識。由于社區工作是人少事多,社區領導往往忽視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更談不上開展消防安全宣傳了。這就造成了人們對消防知識的匱乏,在發生火災時不懂如何開展自救和疏散逃生。有的社區即使開展了消防宣傳教育工作,但也是偶爾為至,且形式單一,一般都是借其他地方火災之后的事例對群眾宣講,人們認為火災距自己十分遙遠,沒有警惕意識和危機感。多數居民的整體消防安全防范意識比較薄弱,自防自救的能力差,缺乏在火災情況下自救逃生的知識和技能。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大功率電器增加,家庭裝修大量采用可燃材料,液化氣或天然氣的普遍使用,但對它們的火災危險性認識不足,經常存在不正確使用和違章操作等現象,致使火災隱患大量增加,家庭火災起數上升。
五是火災隱患排查整治不到位。正因為社區的消防安全管理責任不明確,管理人員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識和技能,導致實際的管理水平相對有限,對消防工作認識不清、重視不夠、措施不力,社區的防火組織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更有甚者認為消防工作是消防部門的事情,存在著較大的僥幸心理。以上因素最終導致社區的消防安全工作無人抓、無人管、無人問,火患的排查整治工作不到位,也沒有開展小區火患的經常性檢查,相關工作僅僅停留在散發消防安全宣傳單頁、張貼節假日防火通知這些基礎層面上。
2 做好社區消防工作幾點意見
(一)建立健全組織制度,落實責任。
一是要健全組織。社區成立相應的消防(防火)安全委員會或防火組織。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要明確一名領導擔任負責人,公安派出所、社區有關單位的負責人任成員。
二是要進一步明確職責。街道辦事處、社區應將消防建設工作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主要內容,制定社區消防工作計劃,定期召開社區消防工作會議,指導社區居委會開展社區消防管理工作,與社區內單位簽定消防安全責任狀等。社區居民委員會應制定防火公約,依托治安巡邏隊成立社區消防巡查隊,定期對社區內的單位和居民住宅樓及消防通道開展防火檢查。民政、城建、文化、教育、衛生等部門,根據社區消防建設的內容和要求,要負有建設、指導、協調和服務的職責。公安派出所實行社區民警包片負責制,督促轄區單位、物業管理部門、居民委員會履行消防職責、開展防火檢查,切實發揮公安派出所的監督作用。消防部門要加強對社區消防業務指導力度,為其出謀劃策,督促其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二)部門聯動,建立群防群治管理模式。社區消防工作是社區建設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必須在當地政府的領導下,依靠社區整體力量,以人為本,抓好社區消防建設。
一是要以抓消防安全管理為主。把社區所在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居民住宅物業管理單位等納入群防體系中統籌考慮,建立規范合理的社區消防工作機制。
二是要建立健全消防組織制度。強化機關、企業、事業單位消防保衛力量建設,建立義務或志愿消防隊伍,開展火災預防、初期火災的撲救和聯防。
三是實行動態型消防管理,開展自查、巡查,消除火災隱患。居民住宅區的物業管理單位要開展經常性的防火檢查,保障社區內的消防車通道暢通,保障社區內的公共消防設施、器材以及消防安全標志完好有效。社區居委會要成立消防安全巡查組,定期對社區居民住宅樓的消防設施及公共消防設施進行檢查和維護。社區民警要督促責任區單位、居民委員會、物業管理單位履行消防職責,組織開展經常性防火檢查,及時消除火災隱患。
(三)加大投入,改善社區消防安全環境。公共消防基礎設施是社區消防建設的重要物質基礎。新建小區或舊城改造,要按照國家消防技術規范要求進行規劃和建設,消防通道、市政給水、消防通信等公共消防設施必須與小區同步設計、同步建設。有條件的社區,建立電視監控報警系統,監控中心值班人員通過電視屏幕全面監視社區內街道及建筑的外觀情況。要依托社區警務室安裝報警電話,配置消防器材箱,配置小型手推車式的滅火救援設備,手推車內放置水帶、水槍、滅火器、戰斗服等,在居民住宅樓配置滅火器,隨時接受居民群眾的求助。
(四)加強宣傳,提高社區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識。要想真正保證社區安全,最重要的還是提高群眾消防安全意識。因此,在加強社區消防建設的過程中,要注意搞好消防宣傳教育,組織發動群眾參與消防工作。要經常組織消防志愿者深入社區開展消防宣傳,幫助社區設置消防宣傳宣廊,宣傳火災信息、防火常識、滅火常識。同時,可利用網絡、電視、報刊、短信等媒體工具進行廣泛宣傳消防工作,貼近生活、貼近群眾,這些活動都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和提高著社區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識,增強他們的自防自救能力。從而樹立社區居民的消防主體意識和責任意識,使社區消防工作建立在廣泛的群眾基礎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