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遠
(廣東省汕尾市城區東涌鎮衛生院汕尾516600)
·基層臨床·
中藥三黃安神湯治療腦梗死后痰熱內擾型失眠癥療效觀察
劉志遠
(廣東省汕尾市城區東涌鎮衛生院汕尾516600)
目的:探討中藥三黃安神湯治療腦梗死后痰熱內擾型失眠癥臨床療效。方法:將2014年3月~1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腦梗死后失眠癥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給予艾司唑侖治療,觀察組采用中藥三黃安神湯治療,觀察兩組的治療效果,隨訪復發率。結果: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8.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8.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復發率為2.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4.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中藥三黃安神湯治療腦梗死后痰熱內擾型失眠癥效果滿意,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質量,治后不易復發,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腦梗死;痰熱內擾型;失眠癥;三黃安神湯;臨床療效
近年來,隨著民眾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與生活習慣的巨大變化,腦梗死發病率逐年升高,而統計數據顯示約有35%的腦梗死患者合并失眠癥[1]。作為非器質性睡眠障礙,失眠癥給患者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其生活質量也嚴重下降。中醫學將失眠癥納入“不寐、目不瞑”的范疇,認為心是失眠癥的主要病位所在,提出了“心主神明、肝主情志,五臟皆能不寐”的觀點[2~3]。本文觀察并分析了中藥三黃安神湯治療腦梗死后痰熱內擾型失眠癥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3月~1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腦梗死后失眠癥患者納入本次研究,入組病例參照《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以及《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診斷,均屬痰熱內擾型失眠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38~76歲,平均年齡(55.2±6.8)歲;病程3個月~13年,平均病程(7.3±1.4)年;其中12例睡眠時間低于2 h/d,20例為2~3 h/d,18例為4~5 h/d。觀察組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37~75歲,平均年齡(55.6±6.9)歲;病程4個月~12年,平均病程(7.2± 1.5)年;其中11例睡眠時間低于2 h/d,20例為2~3 h/d,19例為4~5 h/d。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基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給予艾司唑侖治療,1 mg/次,1次/d,15 d為1個療程,持續用藥2個療程。觀察組則煎制三黃安神湯治療,方用:黃芩、黃柏、黃連各3 g,白芍10 g,甘草6 g,赤芍25 g,茯苓、陳皮、清半夏各9 g,酸棗仁35 g,1劑/d,水煎取汁,濃縮至360 ml,每天早晚各飲一半,15 d為1個療程,持續用藥2個療程。
1.3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4]結合《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制定本次療效評價標準:(1)痊愈:患者臨床癥狀消失,睡眠時間超過6 h/d或睡眠時間復常,起床后自感精力充沛;(2)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明顯緩解,睡眠時間延長至4~6 h/d,病情好轉并趨向于痊愈;(3)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睡眠時間保持在3~4 h/d;(4)無效:與上述評定標準不符者。治療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包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并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治療效果對比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98.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8.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2.2兩組病情復發率對比隨訪觀察半年發現,觀察組復發率為2.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4.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病情復發率對比[例(%)]
睡眠是一項極為重要的生理行為,是人體功能恢復的重要保障,對人的心理與生理健康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如果睡眠出現問題,人體機能與健康水平也將嚴重下降。諸多臨床研究發現,頭暈、糖尿病、中風、心律失常以及心梗等疾病的發病誘因均與睡眠質量低下存在密切關聯[5]。長期失眠的病患發生心肌梗死以及腦梗死的幾率明顯升高,而發生腦梗死后患者失眠增多,睡眠質量嚴重下降,由此形成惡性循環,所謂“必伏其所主,必先其所因”(見《素問·至真要大論》)正在于此。
中醫理論認為心主神明,可見前人對于心臟的認識同樣涉及了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見《素問·靈蘭秘典論》)。在心臟統率下,人體氣血以及臟腑統一參與生理生活的協調,倘若心臟功能發生病變,神明統率之力喪失,則會累及其他臟腑功能。失眠則精神刺激,灼津成痰,思慮郁怒,痰熱內盛而擾亂神明;因痰濕素盛,濕久蘊熱,痰熱侵擾心神;或外感熱邪,煉液為痰,痰熱內擾神明所致[6]。失眠通常屬實證,發于心而累及肝脾,并對后者疏泄功能產生不良影響。長時間痰火上涌不僅傷陰,且會導致血液運行障礙,引發血瘀證,導致病情進展更趨于復雜。基于此,臨床在治療本病時多側重于清熱化痰、祛除實邪[7]。本次研究所用三黃安神湯以黃柏、黃芩和黃連為君藥,可瀉火解毒、燥濕清熱,雖用藥劑量較少,但可有效泄瀉心火,并發揮引流諸藥之功用;而白芍、赤芍具有溫潤斂陰的功效,入肝、脾、肺、胃經,具有消食除脹、化痰降氣的功效,是為“臣”,君臣相佐則酸苦涌泄,可有效祛除心火;而茯苓、陳皮、甘草以及清半夏則具有理氣和中、燥濕化痰的效果,可保護脾胃陽氣不受“三黃”用藥損傷;酸棗仁則有寧心安神、活血養血的作用。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黃柏、黃芩和黃連中的有效成分可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其中動物實驗發現小鼠各種反射以及自發活動均受到明顯抑制,腦電波伴有振幅慢波;而白芍、赤芍則可鎮痛,鎮靜效果顯著,且有利于改調節胃液酸堿度,改善患者食欲,促進消化。諸藥共用,可祛除痰熱實邪,使三焦之氣通達,調和陰陽,神安而自寐[8]。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8.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8.0%,P<0.05,與劉立[9]研究一致,表明中藥三黃安神湯對腦梗死后痰熱內擾型失眠癥的療效確切。此外,觀察組患者的復發率為2.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4.0%,P<0.05,表明中藥治療的復發率低。綜上所述,中藥三黃安神湯治療腦梗死后痰熱內擾型失眠癥效果滿意,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質量,治后不易復發,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焦久存.艾灸聯合三黃安神湯治療痰熱內擾型失眠癥的療效分析[J].陜西中醫,2015,36(2):220-221
[2]焦玥,韓穎,栗新,等.痰熱內擾型女性原發性失眠癥患者針刺方案的優選[J].中醫雜志,2015,56(7):570-574
[3]焦久存.清熱安神湯聯合失眠三針治療腦梗死后痰熱內擾型失眠癥80例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2015,37(1):44-45
[4]張麗,趙喜枝,高彩芬,等.通絡安神湯配合針刺治療腦部變性疾病致失眠及護理體會[J].河北中醫,2011,33(7):1072-1073
[5]孫萍,張勤峰,韓英,等.自擬解郁化痰安神湯治療老年失眠癥臨床觀察[J].北京中醫藥,2011,30(7):517-518
[6]郭金穎.血府逐瘀湯合腹針治療中風后失眠30例[J].浙江中醫雜志,2013,48(9):650
[7]李琛.針刺結合耳穴治療腦梗死后失眠36例臨床療效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0,2(21):42-44
[8]焦久存.中藥配失眠三針對失眠癥的療效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5,13(3):302-304
[9]劉立.柴芩溫膽湯治療痰熱內擾型失眠癥40例[J].陜西中醫,2012,33(2):210-211
R246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5.12.036
201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