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
“對今天的中國來說,比金錢更重要的,是大家要先學會做公益。”馬云說,“在這方面,我們都還是學生,這也是我建立基金會的原因。”
50歲那一年,馬云做了兩件事,關乎他創業之初定下的人生規劃。
2014年4月25日,他捐出時值145億元的阿里股權,在境外注冊成立了一支公益信托基金,位列亞洲規模最大的慈善基金行列。年末,他在杭州成立了馬云公益基金會。
二十多年前,這個瘦小的男人曾背著麻袋去義烏批發鮮花和禮品,在杭州的大街上穿梭叫賣。也曾有人見他喝得微醺、手舞足蹈,跟一大幫人神侃瞎聊,推銷他的中國黃頁。十八羅漢擠在他的家中創辦“102年老店”阿里巴巴時,他被人稱作“瘋子”和“騙子”。
在那樣的艱難歲月里,他即和太太定下規劃:50歲之前賺錢,50歲之后做公益。當臨界點來臨,“公益的事情要趕緊做起來,不能再拖了。”他說。
他的巨額捐贈令中國公益界又驚又喜。“這是劃時代的,”有評論稱,“十年前,中國每年的慈善捐款不足百億,而現在馬云一人的捐助額就達到了百億級別。”
世界最知名的慈善家亦震動不小,包括比爾·蓋茨、沃倫·巴菲特、孫正義等人在內,他們共同的感嘆一如紐約市前市長、彭博公益基金會創辦人邁克爾·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所言,“這一捐贈為中國慈善事業數立了新的標桿,全世界其他企業家和商界領袖很可能會跟隨其腳步。”
在這兩件事的時間點之間,9月,他做了另一件事,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這使得他在知天命之年,以1500億元財富和145億元的捐贈,成為2014年度的中國首富和中國首善。
為了達成公益目標,此前一年,2013年5月,馬云卸下擔了14年的阿里巴巴CEO一職,發表了他的宣言,未來將關注水、空氣和糧食,“讓我們能生活得更好”。
一系列動作迅即展開。 退位第二天,他即出任大自然保護協會(TNC)中國主席。4個月后,他和太太加入生命科學突破獎基金會擔任理事,每年將為該基金會捐助300萬美金。該獎項旨在激勵那些從事對抗癌癥、糖尿病、帕金森和其他疾病研究的科學家。
也是在這一年,馬云選擇了更有效推進其公益事業的方式—成立公益信托基金,并鎖定了著力點。“我對中國的環境、醫療保健及教育極為關注,我對于積極奉獻并幫助解決這類問題一向充滿熱情。”
就在他高調宣布成立公益信托基金的同一天,《時代》雜志公布了2014年度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榜單,他位列其中。國內媒體援引《時代》的榜單評價稱,“馬云在環境保護方面作出的努力”是他入選的更重要原因。
這是他第二次入選該榜單。2009年,他的商業領袖標簽令人矚目,《時代》雜志評價,“馬云是中國進入數字時代的標志性人物。”
而現在,顯然,他被貼上了另一個他喜歡的標簽。
曾經,在接受一檔美國著名電視采訪節目采訪時,馬云稱,“環境保護是我的信仰。”他提到過一個故事。
2007年,他回過一次老家,浙東嵊州谷來鎮。谷來鎮位處嵊州西北23公里處的山谷中,因“舜耕于此,天降嘉谷”而得名。在那里,他發現,“老家的環境情況很糟糕,兒時足以淹過一個人的那條湖泊已經干涸。”他與一位農民聊天,農民告訴他,當地的農作物一般都會用化學藥劑,他們自己不吃,都是用來賣的。
“有很多東西是錯誤的,需要有人去改變。”馬云意識到。
2010年5月,馬云決定每年將阿里巴巴集團年收入的0.3%撥作公益基金,主要用于環保項目的資助。有報道稱,“他甚至激動地表示,自己之所以發了瘋似的搞電子商務,就是要消滅紙張、保護樹木。”
他亦主動開始植樹,阿里巴巴基金會還在多個省份資助旨在恢復清潔水質的系列非營利項目“清源行動”。
環保之外,教育是馬云的一個情結。
他喜歡老師這個職業,認其偉大。創業前,他是杭州電子工業學院講師。他不喜一言堂的授課方式,重視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深得學生喜愛。
“中國的創新不好,歸根到底是教育的問題。”他認為,中國的教沒有問題,而育是有問題的。育是培養文化、情商。
鄉村教育是他關注的重點。有阿里員工稱,多年前馬云去過一次西南農村,遇到一位在深山里教了17年書的老師,深受感動,遂決定要為貧困農村的教育做點事情。
馬云公益基金會成立后,第一個項目放在杭州師范大學,捐贈1億設立了“杭州師范大學馬云教育基金”,推動基礎教育和鄉村教育的發展。
更進一步,2015年8月,馬云基金會啟動“馬云鄉村教師計劃”,每年將投入1000萬元尋找優秀的鄉村青年教師、投入100萬元為獲獎的青年教師提供專業的系統能力建設。
很多年前,他說過一句話,“我這輩子,如果有機會的話,想幫助一萬名小學老師。”現在,借由他的基金會,他想要做到的顯然不止于此。
2013年,在馬云加入生命科學突破獎基金會之前,其他三位捐助人都是全球新經濟業界頂尖巨頭:俄羅斯的尤里·米爾納(DST Global創始人)、美國的謝爾蓋·布林(Google聯合創始人)夫婦和馬克·扎克伯格(Facebook聯合創始人)夫婦。
公眾注意到了一種趨勢的產生。“這些成長于互聯網新時代的商人,對于用新思想和技術推動基礎科學研究、改善人類健康狀況展現了極大興趣。”
介入醫療是馬云的一個夢。他曾經在美國參觀過約翰·霍普金斯醫院,了解到那些捐款建醫院的人的故事。他當時即發下誓愿,雖然這輩子做不了醫生,但是“有一天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救死扶傷”。
中國公益基礎建設和公益人才培養,也是馬云的公益信托基金和馬云公益基金會關注的重點。“對今天的中國來說,比金錢更重要的,是大家要先學會做公益。”馬云說,“在這方面,我們都還是學生,這也是我建立基金會的原因。”
他一直知道社會的需求在哪里。現在,他將馬云公益基金會的功能定位于喚醒。“如果說創建阿里巴巴和淘寶是為了激發人們成為企業家的靈感,”他說,“那么,我現在的工作是喚醒每個人的良知。我們希望播下種子,讓年輕人未來在成功和富裕之后,想到他們應該做點什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