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她依然堅持給本科生上課,包括全英班的留學生課程。她是學校里為數不多的堅持站在教學一線的“大牌教授”之一。
農光民是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主任、兒科學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導師。她臨床經驗豐富,教科研成績突出,是廣西優秀專家、廣西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全國優秀教師。
作為我區享有盛名的兒科專家,農光民在開展臨床醫學、科研的同時,一直肩負著教育教學任務,從教三十余載,桃李滿天下,學生大多成為了醫學戰線上的骨干。她經常說:“我既是醫生,也是教師,做著科學研究和教書育人的本職工作,先輩們的接力棒傳到我手上,我最重要的責任是傳承學問,培養接班人。”
農光民熱愛三尺講臺。上世紀80年代第一次上講臺,她的課就廣受好評,學生們在評課時給她打了高分,讓當時主管教學的主任頗感意外,因為沒想到年紀輕輕的農光民上課還挺“有一套”。學生的認可,讓她備受鼓舞,教鞭一拿就是三十多年。
時至今日,農光民依然堅持給本科生上課,包括全英班的留學生課程,是學校里為數不多的堅持站在教學一線的“大牌教授”之一。很多學生都說,農老師的課不拘泥于書本,將理論和臨床密切結合,處處都是鮮活的實例,聽起來極為過癮。由于有留學經歷和英語優勢,農光民還經常將前沿的科研成果與基礎的理論知識相結合,將枯燥的概念與實際相結合,一門原本枯燥無味的課程,被她講得妙趣橫生。
農光民帶研究生極為嚴格,十分注重培養學生嚴謹治學的精神。她的學生梁秀安這樣回憶:“剛開始跟農老師學習非常累,因為她非常認真,只要和病人有關,事無大小,都親自過問,病人的病史,所有的體征,每一張化驗單、影像結果、病理報告、超聲波等,經常親自到相關科室進行核實。”凡自己所帶的研究生,農光民都會傾其所能幫助修改論文,論文結構、語法、標點等,都會一一修正,還要求學生附上所有的參考文獻全文,哪怕有幾十篇參考文獻,她也要一一進行核對。
在教學上,農光民是嚴師;在生活中,農光民如慈母。學生小趙一年內兩次得了闌尾炎,但因為學習忙碌選擇咬牙堅持,農光民得知情況后,立即送她去做手術,并經常打電話尋問病情。小趙出院后,農光民叮囑她多休息,并悄悄安排別的學生為小趙頂班出診,讓小趙感動不已。
目前,農光民已培養了9名博士研究生、30名碩士研究生,所指導的研究生相繼成為區內外醫療系統的兒科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