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麗莎+何明

“童心童畫班”“七彩蓮塘班”“書香堂”“冰心班”……走進北海市海城區第八小學(以下簡稱海城區八?。?,記者感受到濃濃的個性氣息。這些由學生親手設計、布置的教室或是滿室書香,或是墨跡芬芳,真是各具特色、精彩紛呈。在這里,記者仿佛看到了學生們豐富靈動的內心,而這都得益于該校2012年底推行的“七彩教育”。
“‘七彩是一種比喻,是一種意象,更是一種期盼和追求,它意味著我們的教育是多元的、全面的、精彩的?!边@是海城區八小特色建設方案的起首語。近三年來,該校一直在踐行著當初的設想。
動靜結合,打造七彩環境
“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边@是古人對環境造人的精辟闡述,良好的校園環境對學生人格的養成,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海城區八小建設“七彩環境”的終極目標,就是創造“尊重·賞識·個性·發展”的校園氛圍,營造動靜結合、有利學生個性發展的校園環境。
與百年老校相比,創辦于1964年的海城區八小是年輕的。但歷經了五十多年的風雨后,該校也面臨著教學樓老化、現代教育教學設備短缺等問題。為了讓學生享受更好的學習環境,該校管理者在經費并不寬裕的情況下,以“學校擠一點、上級撥一點”的運作方式,逐步優化辦學條件,先后建成了兩個現代化計算機教室,配備電腦80臺。截至2014年9月,該校全部教室都配置了短焦投影機多媒體設備,一棟總建筑面積為3 074.8平方米的現代化教學樓也投入使用。曾經坑洼不平的跑道換成了塑膠跑道,原本雜草叢生的空地成了花草繁茂的花壇。經過一番努力,該校完成了校園靜態環境的改造升級,綠影婆娑處,舊貌換新顏。
與此同時,海城區八小著手建設動態環境,以活動為抓手,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力。三(7)班從做人品質出發,確定了“七彩蓮塘”特色主題,全班學習蓮的品質,學生爭做樸實善良、正直豁達、堅韌自強的人。四(3)班以“冰心班”為主題,舉辦讀書會,表演課本劇,創辦《冰心報》,學生們的創造力由此被激活,曾經是該班作文“困難戶”的蒙安寫出了系列小短篇《肥貓日記》,還有不少學生的作文、繪畫作品被該?!镀卟式逃龍蟆贰镀卟瘦砝佟愤x登。五(4)班針對學生在校玩手機的情況,確定“書香堂”主題,提出以閱讀代替玩手機,每個學生都開出自己的“閱讀書單”貼在圖書角,學生們從“手不離機”變成了“手不釋卷”,班風、學風有了很大改善。該班學生李逸鳴告訴記者:“現在,有的同學變得愛看書,有的同學變得愛勞動,有的同學變得愛助人……而我從這些活動中,不僅學到了知識,更學到了許多為人處事的道理?!?/p>
群策群力,踐行七彩管理
“人激則志宏。”在海城區八小“七彩教育”文化建設中,“尊重·賞識·個性·發展”是該校“七彩管理”的核心理念。據此,該校提出了“讓教師成為學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鼓勵教師積極主動為學校發展建言獻策,讓教師成為學校制度的設計者、執行者,從而激發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2012年,海城區八小積極響應海城區提出的“一校一特色”的辦學方針,采用走訪、開座談會等方式征集校內外各方人士對學校發展的意見和建議,特別是教師們的看法。經過多次討論,該校最終確定了以“尊重每一個人、賞識每一個人、發展每一個人、成就每一個人”為核心的“七彩教育”理念。該校校長李祥貴對記者說:“我們通過廣泛征求意見的方式確定辦學理念,目的是讓教師主動參與。”
實際上,“七彩教育”從制定到實施都凝聚著該校教師的心血與智慧。為了充分發揮教師的主體作用,該校領導班子成員定期到各年級、各科教研組召開教師座談會,與教師面對面探討學校的管理,同時還設立“意見箱”,隨時收集教師們的建議。今年春季剛開學,馬麗芳老師發現學生出操上下樓梯時喜歡蹦跳玩鬧,存在安全隱患,于是向學校建議安排教師維持秩序。當天下午,該校就開列了教師在樓梯口維持秩序的崗位表,第二天每個樓梯口都有了值勤教師,學生出操上下樓變得井然有序。如此快速的反應,既迅速彌補了管理的漏洞,又讓教師們體會到建言的分量。對此,提出建議的馬老師直言“想不到”“很感動”。
“七彩管理”讓海城區八小的教師們得到了更多的發聲機會。“以前因為外出培訓名額有限,大部分老師不得外出培訓?!闭Z文組教師寧芳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去年,寧芳老師利用與校長面談的機會,轉達了老師們的心聲。不久后,該校收到“名師八桂行”全國小學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的通知,便立即采取自愿報名的形式,想去的老師都能如愿以償。
雙管齊下,培育“七彩少年”
“七彩教育”提倡要相信學生的潛能,注重多元教育,強調個性發展。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我認為課堂上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就在于去點燃孩子們渴望知識的火花?!焙3菂^八小的“七彩課堂”,就是用尊重、鼓勵與贊賞激發學生的求知活力。在五(4)班的一次語文課上,兩名意見不一的學生展開了激烈的辯論,其他學生也紛紛參與進去,各抒己見。授課教師馬麗芳沒有貿然打斷學生的辯論,而是適時進行引導、點撥。課后,作為主要“辯手”之一的龍秋伶向記者感嘆:“我覺得這才是真正屬于我們的課堂!”
2013年,海城區八小引入多元智能理論,教師們嘗試將傳統的課堂拓展為多元開放、因材施教的“七彩課堂”,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學習過程中展示自己的優勢智能,轉化自己的弱勢智能,讓自己的智慧在個性化的課堂中閃光。四(3)班學生小凱(化名),平時成績不佳,學科測試常常不及格。在教學過程中,班主任寧芳發現他記憶力比較強,只是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于是在課堂上不斷地對他進行提問,并常常表揚他,哪怕他只記下一個很短的小標題。一次,小凱拿著卷子興沖沖地跑到寧老師辦公室,說:“老師你看,我得了90分!”尊重與贊賞,點燃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讓曾經的“差生”找到了自己的長處,重拾信心。
“七彩德育”則是以仁心培育愛心。放學時,海城區八小六(4)班學生楊簫玉等了許久也沒等到公交車,恰好班主任梁興瓊經過,就送她回家了?!拔矣X得老師親切得就像媽媽?!睏詈嵱駥τ浾哒f,“對成績不理想的同學,老師總會耐心地給他們講解難題,認真地開導他們。當有同學生病時,老師也會送上溫馨的問候。”這些事情雖小,卻在學生心中播撒下愛的種子。這樣的故事還有許多,在“七彩教育”理念的推動下,該校呈現出“師生互愛、生生友愛”的和諧局面。
5月29日下午,海城區八小各班慶?!傲弧眱和澋陌嚓牷顒觿倓偨Y束,三(7)班班長呂樂樂和幾個同學就找到了班主任張春霞,遞上了一個圓鼓鼓的信封。張老師打開一看,里面全是錢,5角、1元、5元、10元……呂樂樂說:“老師,這是我們大家的零花錢,小鵬不能跟我們一起過‘六一,他一定很難過,您幫我們買一些禮物送給他吧!”原來,這是該班學生給因胃病休學的小鵬送上的兒童節“禮物”。“我真沒想到這些才8歲大的孩子竟然那么細心,這樣替別人著想?!睆埨蠋煾袆拥卣f。學生們這些愛心之舉既是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因為該校教師用他們的仁愛言行給學生做了最好的示范。
教育是什么?在海城區八小,教育是“尊重、賞識、發展、成就”,該校的“七彩教育”不僅教給學生知識,更塑造了學生的品行,從而讓七彩之光溢滿校園,照進學生的心里。
(責編 蒙秀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