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倩++張永利
摘要:電子商務將傳統的商品交易搬到了網上,C2C電子商務更是將傳統的商業模式從B2B和B2C擴展到了C2C,而C2C電子商務平臺正是為了給打算上網進行物品買賣的人們提供一個發布和獲取信息的平臺。因此,以C2C電子商務平臺盈利模式為研究對象,對其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發展戰略建議。
關鍵詞:C2C電子商務平臺;盈利模式;發展戰略
中圖分類號:F724.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IX(2015)08-0047-02
目前,傳統商業經營方式的管理水平低下、信息傳遞不暢、信息共享水平低等問題,直接制約網絡用戶對商業模式便捷化、個性化的需求,也與商業電子化、網絡化的發展趨勢相悖。在電子商務信用制度越來越完善的今天,消費者對網上購物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直接面對消費者的商業活動是一個開放性的大系統,信息貫穿于商業活動的全過程,逐漸成為決定商業生存發展的關鍵。相關調查表明,在做購物決策前,消費者越來越多地借助互聯網進行信息查詢,對各個地區相同商品的質量和價格進行比較。
電子商務作為互聯網時代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正以其特有的方便、快捷,打破時空局限等特點,改變著人們的傳統交易方式和商務理念。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基于網絡的C2C電子商務也迅速發展壯大,逐漸成為一種為廣大消費者廣泛接受和喜愛的商業模式。作為電子商務中一種全新的交易方式,C2C模式具有信息交流迅速、商品品種豐富、交易成本低等特點。這種新模式的出現帶動了整個網購市場的擴張和大眾消費觀念的轉變,使電子商務逐漸開始融入普通網民的日常生活,成為節約生活成本、提高生活質量的首要選擇,并成為高新技術服務業新的投資熱點,未來的增量空間不可限量。C2C已成為目前網購的主流模式,預計未來兩年我國C2C電子商務的整體規模將繼續迅速增加,在網購市場的主流地位仍將持續。
C2C究竟是什么呢?英文是Consumer to Consumer,即消費者間,是電子商務的專業用語,是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電子商務。C2C領域現已形成了四足鼎立之勢:淘寶、易趣、拍拍、有啊。
C2C電子商務平臺首頁商品和店鋪的自助推薦功能,可實現支持拍賣模式、支持在線充值、支付寶按鈕支付、商品支持多圖片、四級分類設置。同時,C2C電子商務網站管理系統擁有虛擬幣、用戶收費店鋪、商品登陸收費、求購信息平臺、新聞發布、友情鏈接、交易提醒郵件、交易信用評價、站內短信、信息臟話過濾、后臺分權限管理等功能。C2C電子商務平臺旨在為廣大網民朋友提供一個網絡公平競價交易的商務平臺。
筆者從以下5個方面對C2C電子商務平臺盈利模式進行簡要分析。
1.會員費
會員費也就是會員制服務收費,是指C2C網站為會員提供網上店鋪出租,公司認證,產品信息推薦等多種服務組合而收取的費用。由于提供的是多種服務的有效組合,比較能適應會員的需求,因此這種模式的收費比較穩定。費用第一年交納,第二年到期時需要客戶續費,續費后再進行下一年的服務;不續費的會員將恢復為免費會員,不再享受多種服務。
2.交易提成
交易提成不論什么時候都是C2C網站的主要利潤來源。因為C2C網站是一個交易平臺,它為交易雙方提供機會,就相當于現實生活中的交易所,大賣場從交易中提取提成是其市場本性的體現。
3.廣告費
企業將網站上有價值的位置用于放置各類型廣告,根據網站流量和網站人群精度編訂廣告位價格,然后再通過各種形式向客戶出售。如果C2C網站具有充足的訪問量和用戶黏度,廣告業務會非常大。但是,C2C網站出于對用戶體驗的考慮,均沒有完全開放此業務,只有個別廣告位不定期開放。
4.搜索排名競價
C2C網站商品的豐富性決定了購買者搜索行為的頻繁性,搜索的大量應用就決定了商品信息在搜索結果中排名的重要性,游戲便引出了根據搜索關鍵字競價的業務。用戶可以為某關鍵字提出自己認為合適的價格,最終由出價最高者競得,在有效時間內該用戶的商品可獲得競得的排位。買家只有認識到競價為他們帶來的潛在收益,才愿意花錢使用。
5.支付環節收費
支付問題一向就是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直到阿里巴巴推出了支付寶才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網上在線支付的開展。買家可以先把預付款通過網上銀行打到支付公司的個人專用賬戶,待收到買家發出的貨物后,再通知支付公司把貨款打入到賣家賬戶。這樣,買家不用擔心收不到貨還要付款,賣家也不用擔心發了貨而收不到款,而支付公司就按成交額的一定比例收取手續費。
隨著因特網在中國的不斷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網絡購物這一新型的購物模式。然而,對于我國C2C網絡交易平臺的提供者來說,情況卻不容樂觀。目前,我國C2C網絡交易平臺有淘寶網、易趣網以及拍拍網等,其中淘寶網以83.9%的市場份額居于壟斷地位。但無論是淘寶網還是其他C2C網站,其目前的經營狀況都令人堪憂,連年的虧損使業內外人士對C2C在中國的發展憂心不已。因此,C2C網站盈利模式成為必須探索解決的問題。現有的盈利模式并不能為C2C的發展帶來一條“絲綢之路”,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觀念滯后,資金投入不足。
(2)內容和服務之后、數據認證系統不健全、信息匱乏;各項基礎設施都落后,使得企業間的溝通難以達到暢通無阻。
(3)網上支付體系不完善,缺乏統一的在線支付體系。
(4)盈利模式單一,很多C2C商務系統主要靠企業贊助、廣告費、會員費來維持生存,少數能收取一些交易費用。
(5)網站的網絡營銷功能沒有等到合理的體現、缺乏對網絡資源的合理利用能力;C2C電子商務平臺功能過于簡單,網站本身的專業水平較差,難以滿足為企業提供全面的信息發布、上網等服務。
由于電子商務平臺尚在起步階段,所以要改善這些不足之處就應該致力于平臺建設,靠提供更好、更專業的交易服務平臺吸引更多企業上網交易。
第一,“全流程”才是終極王道。
面對中國電子商務未來發展道路的抉擇,我們亟需一場電子商務基礎知識的“再教育”。真正的電子商務應當以促進貿易便利化和實現貿易無紙化為根本目標。而要在未來的電子商務領域稱王,“全流程”的聚合能力才是關鍵。
面對中國電子商務未來發展道路的抉擇,我們的一些官員、學者,甚至一些業內人士有一些錯誤的認識,的確亟須一次電子商務基礎知識的“再教育”。我們必須樹立以下三個正確的觀念。
首先,C2C絕對不是電子商務的主流,而僅僅是一種低端的模式,電子商務還有B2C、B2B、B2G等等多種形態,我們不能將低端的C2C模式視為中國電子商務的特色和典范,更不能將其視為發展的目標和方向。尤其是一些政府官員、研究學者不應為個別企業進行有意無意的盲目宣傳,導致市場走偏,進而影響中國電子商務的整體形象。
其次,真正的電子商務絕不是無本之木,應與實體相結合,不能脫離現實。如果我們認真觀察就會發現,西方發達國家的電子商務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其網上虛擬銷售額排名前10位的網店與實體銷售額排名前10位的企業完全吻合。前面我們也說過,C2C在中國脫韁野馬般地發展是有其歷史原因的。但時過境遷,現在國家對商務流通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有了深刻的認識,我們有機會也有這個能力加快補上實體企業發展電子商務B2C這一課。
最后,怎樣的電子商務模式對中國經濟未來發展有利,其判定標準應該是3個“有利于”,就是看這種電子商務模式是否有利于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可持續發展,是否有利于中國擴內需政策的落地,是否有利于中國制造乃至中國創造的全球市場開拓。
第二,政府與企業共同推動。
首先,應當建立一個以第四方平臺搭建的“全流程”的服務體系;其次,要實現國際性的標準互通和對接。這就是說,中國領軍世界的電子商務模式必須擁有“全流程”的聚合能力,可以聚合整個貿易流程,也可以聚合企業各個層面的經營需求,更需要聚合國內外的市場資源和服務渠道。
“電子商務”的基礎是“商務”,現代企業的商務模式越來越復雜,涉及到貿易金融、投資促進、企業征信、容災備份、信息化咨詢等諸多服務。如果考慮到未來內外貿對接日趨無縫,使企業對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開發利用更趨平衡合理,現代企業的電子商務模式還需要跨境物流、海外結算、單據跟蹤、標準共享等。因此,讓一個現代企業真正“享受”電子商務帶來的真正的便利化,就必須為它的業務提供“全流程”電子商務服務。換句話說,我們需要建立一個第四方平臺,通過網絡完全做到和很多優秀的生產企業、物流企業、銀行業、通訊業等實現全面對接,讓企業完全通過網絡來進行信息的分類處理,從而實現產供銷服務全程網絡化。
在這個領域,肩負著國家級電子商務平臺建設發展使命的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已經進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包括運用世界領先的云計算理念和技術,創新發展“數據在中央、服務在地方”的電子商務模式,建設內外貿一體化電子商務功能型平臺、現代服務業支撐平臺等。但不可否認,目前仍然存在一些行業和政府機構人為設立起來的“信息藩籬”,為國家電子商務服務體系的順暢運行增添了一些困難,這也正是未來中國電子商務能否真正獲得突破性發展的重要課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