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庚 賈囡
(齊齊哈爾市中醫醫院,黑龍江齊齊哈爾 161000)
淺析現代中醫臨床治療心血管病的難點與對策
張庚 賈囡
(齊齊哈爾市中醫醫院,黑龍江齊齊哈爾 161000)
近年來,在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上我國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在很多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方面也有了非常大的進展,但是在心血管臨床治療的過程中仍存在著許多難點,對此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其進行控制和解決。本文主要分析了現代中醫臨床治療心血管病的難點與對策,以供臨床參考和借鑒。
中醫 心血管病 難點 對策
現代中醫在繼承傳統中醫的同時,也根據現代醫學的觀點對其進行了發展和創新,故出現了很多新的觀點。在中醫臨床治療心血管疾病的過程中,雖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從整體上來講,仍存在著許多疑難問題。因此,作為中醫臨床治療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課題,對我國中醫臨床治療心血管疾病的建設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醫中的心血管病變論治一般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針對疾病的病理變化或者是現代的藥理研究結果表明,無論從中醫辨證論治的哪一個角度上來講,主要應用的藥物是相同的。如冠心病,針對冠狀動脈病變和血栓形成等無論其辨證是痰濁阻塞,胸陽不振或寒凝血脈、心脈阻塞,其治療的過程中都要應用有活血化瘀藥物。中醫學將冠心病和心絞痛通常分為很多證型,每種證型基本都是包含血瘀這一癥狀的,所以在治療的過程中也應對其進行有效的總結和分析,將活血化瘀貫穿于整個治療過程中。其次是針對不同的類型要采取不同的治療方式。如果患者患有快速性心律失常,在治療過程中主要應該以清熱安神為治療大法,如果患者患有慢性心律失常,在治療的過程中應該以壯陽補氣為治療大法。再次一定要不斷結合現代的研究結果進行有效的用藥,同時還要不斷的加強一些藥物的用藥針對性。中藥中何首烏和靈芝等均有非常好的調節血脂的作用,在治療高血脂的過程中,可以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加入上述藥物對其進行治療,可以有效的改善治療效果。最后是對隱正潛證的應用。其在臨床應用中通常都是根據病位及病情特點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很多慢性的疾病或者是難治疾病都存在著一定的潛伏期,在一定的時期之內,不會出現非常明顯的癥狀,但是病情卻是在不斷發展的。如癥狀不是非常明顯的心肌缺血,中醫上完全可以根據其自身的變化特征對其進行活血化瘀的治療,但是尤其要注意的一點就是中醫的辨證施治與西醫的治療方法是有著非常明顯的區別。在治療的過程中,主要應用中醫理論和現代科學技術進行有效的結合,根據患者的病理特征對疾病進行有效治療。其在治療的過程中更應具針對性,如果出現了相同的癥狀也可以用這種方法進行反復的治療。
中醫辨證的歸納分析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這與醫生認識問題的角度以及醫生自身的醫學水平和判斷能力均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從某個角度上來講,辨證的精確性主要看的是醫生自身對中醫理論的掌握程度,同時還應有豐富的臨床經驗。臨床上是需要在現狀的基礎上制定一些更加細化的規范,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對證的特征和實質進行準確的判斷與描述。
在中醫臨床的發展過程中,一定要充分的應用現代化的技術開闊中醫認識的視野,同時也應對病理癥狀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這也是規范和發展中醫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這種方法是對于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是十分有利的,現代醫學的發展使得醫學有了更多的技術支撐,使超聲、心電圖或者是放射性核素心肌掃描等很多現代的儀器都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在很多方面都應用了辨證客觀化的研究。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在宏觀與微觀結合的基礎上進行了更加系統化的分析,才能更好的對其特點和相關的規律進行總結。我國的很多醫療研究人員在實際的工作中對很多的疾病都進行了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中也將藥物的應用領域不斷的拓寬。在這樣的情況下,中醫臨床治療心血管疾病的療效也得到了非常顯著的改善,才能更好的滿足臨床上的相關要求。
中藥針對單一靶點或者是幾個靶點的治療效果是不及西醫的治療效果,在治療冠心病的過程中明顯處于劣勢,但是對患者的預后效果有著較好的改善作用,同時也可以有效的緩解心肌缺血的癥狀。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天然藥植物當中所含的化學成部分較為復雜,一個包含四五味中藥處方即可以包含幾千種成分,所以藥物自身的療效就是這些成分相互配合共同作用的結果。化學作用的靶點不具有豐富性,而且重要的成分相對多樣性較強,所以在用藥的過程中有可能會涉及到很多靶點之間的相互作用。采用現代研究方法,可以將各種有效的藥物成分進行更加充分的結合,同時也可以研發出更多新型預防和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藥物。例如在治療高脂血癥時,這種藥物是從紅曲中提取出的有效成分,經過了長期的觀察和研究發現,這種成分對于調節血脂代謝和血脂的肝膽沉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再如高血壓病治療過程中,這種成分也有著非常好的療效,雖然在降壓的程度和速度上還是不如西藥,但是其作用比較持久,同時其副作用相對也較少,這也使其在整合治療或者是身體保健的過程中都能夠很好的滿足相應的需求。
現代制劑、藥化、藥理學技術應用于中醫藥的研究取得了多方面進展。中藥調節血脂代謝的藥理研究表明,中藥可通過以下環節發揮療效:(1)促進脂質排泄,如茵陳可通過利膽作用促進膽固醇排泄;(2)抑制脂質吸收,如何首烏、決明子等可增加腸蠕動,抑制脂肪和膽固醇吸收;(3)抑制脂質在體內合成,如山楂、何首烏、大黃、決明子等可抑制3-輕基-3-甲基戊二酞輔酶A還原酶,從而抑制膽固醇合成;(4)促進脂質轉運和清除;如人參、蒲黃、月見草、何首烏等可升高HDL-C,降低LDL-C。在辨證理論指導下,正確應用上述藥物,可提高臨床的調脂效果。
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療過程中,中西醫均有較好的療效治療,但是治療的機理是不同的。中醫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的醫學,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遷而不斷的改進和完善。心血管疾病是當前應用十分廣泛,中醫治療雖然在不斷發展,但是從整體上來說還是有很多難點的,必須要對其進行相應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