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春雨
(哈爾濱市體育科學研究所,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
大眾高山滑雪轉彎技術的研究
孫春雨
(哈爾濱市體育科學研究所,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休閑娛樂活動變得多樣化,高山滑雪項目逐漸被人們接受并且深度熱愛,再加上北京申辦2020年冬奧會的各項活動如火如荼的進行,這也促使人們對高山滑雪項目的熱愛程度逐年增加。如何掌握好高山滑雪的轉彎技術也就成為學習高山滑雪項目必須具備的技術之一。只有掌握好高山滑雪轉彎技術才能盡量減少或避免減速滑行,加快轉彎速度的方向發展。
阻力 重力 摩擦力 重心
(1)研究對象:本文研究對象為高山滑雪專修學生50名。(2)研究方法:1)文獻資料法。通過網路期刊論文數據庫和圖書館查閱與本研究有關的研究資料,經驗總結和文獻成果,為研究提供理論指導依據,吸取其有用的素材進行分析研究。2)專家訪談法。根據研究需要,走訪有關教練員,對與轉彎技術等有關的問題進行訪談。3)邏輯分析法。根據文獻綜述,利用邏輯分析的方法,對收集到的調查資料進行歸納總結,整理分析,得出本文的主要研究結論。
2.1 滑雪板的選擇
2000年以后生產的滑雪板都是技術變革后的“大頭板、卡賓板”,相對比以前的直板要靈活也很好控制。滑雪板的材質通常分為木質、玻璃纖維和金屬三大類,而最受滑雪者歡迎的是這三種材質混合制成的滑雪板。想更容易地學習一些滑雪動作,建議使用短一點的滑雪板。一般情況下,我們應該選擇身高減去7到15cm這個長度范圍內的滑雪板,近年流行的是身高減去12cm,在根據你的體重進行3cm內的調整。體重大的少減去一些,體重小的多減去一些。
2.2 雪的阻力與轉彎的研究
(1)轉彎時的三種力。主要是三種力:重力,離心力和向心力。重力就是你穿好雪板站在山坡上,感覺身體有被向上下推的力。離心力感覺上就像要將你從回轉的弧線上直拽出去,但是實際上并不會這樣的。向心力和離心力的作用相反,是將你向內側拉,這就能使你保持平衡。你可以通過將胯部更多的移向回轉的內側和控制腳部以更大角度的穿過滾落線來增加向心力。(2)雪板與雪面摩擦力。 摩擦力是指2個相互接觸的物體做相對運動或有相對趨勢時產生的力。影響滑雪運動的摩擦力中包括靜摩擦力、滑動摩擦力和液體摩擦力3種。這里主要分析滑動摩擦力和液體摩擦力。(3)推雪的阻力。在進行高山滑雪運動時,有時需要減少阻力,有時又根據技術的需要而增加阻力,運動員可以通過改變推雪阻力來達到改變阻力的目的,滑雪的阻力之中最直接的阻力是雪板推雪時產生的“推雪阻力”。
2.3 轉彎的各個階段
(1)姿勢 --- 滑行的基本動作。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與板外邊同寬;肩放平、放松,手杖自然提起,離身體兩側大約30公分;髖部略彎曲,膝關節彎曲,大小腿之間的角度為120度。1)平衡;前后。滑雪板的重心點位于前固定器后端(以腳來衡量)的腳尖部位,人體的重心點在腳踝部位,轉彎部位就在腳尖到腳踝處,形成旋轉弧線;左右。隨著坡度和速度的增加重心由兩腿間移到內腿,外腿加力撐控平衡(保留解釋權)。2)旋轉;內板是旋轉方向的主力,利用內腿的膝關節和腳外側向轉彎方向旋轉更為捷近(內髖要彎曲放松);外腿在轉彎過程中,髖、膝、踝三個關節要同內腿同時往一個方向旋轉,因為外腿也是加力并掌控平衡的(下滑的自然力量會使速度越來越快,若在滑行的速度中改變方向時要抵抗離心力的力量,就需要外腿的強加力量來撐控平衡)在旋轉過程中可利用下滑的速度的力量來旋轉形成弧線。3)引申;交換重心身體的變化 --- 由于上一個彎的形成,使身體改變了方向,當轉換下一個彎時身體要主動面向山下,板的角度會因此產生變向(從山上刃變為平行才有利于旋轉下一個方向)。4)立刃;立刃的角度是在旋轉過程中,隨著坡度的變化,速度的快慢和彎度的大小而產生的自然角度,如果強加立刃則會丟失平衡感。5)節奏;滑行中節奏很重要,滑行時可利用呼吸來控制節奏。均勻的呼吸能讓彎度的大小一樣。具體的操作方法:在交換時吸氣,轉彎時吐氣。吐氣時人體的重量將全部下壓在板上,會增加旋轉的力量;也可以點雪杖來控制節奏;一般在滑小回轉時,是必須用點杖來控制節奏的,正所謂:杖點的快彎就小,點的慢彎就大。(2)轉彎的階段劃分及每階段滑行狀況。1)準備階段(過渡階段)。準備階段也是連續轉彎中上一個轉彎的結束階段。此時處于較低姿勢的斜滑降勢態,眼睛看準下一個轉彎的方向及條件,集中精力,增強下一個轉彎的意識。2)開始階段。滑雪者在開始階段,雪板下的山坡坡度變小,速度減低,此時重心應靠前點。接著點杖并向前上方引伸,重心逐升,雪板變向變刃,交換重力,變換身體形態。3)滑進階段。 滑雪者在滑進階段,雪板下的山坡坡度變大,速度增加,此時引伸動作結束(身體姿勢幾乎站起來);此階段有個沿滾落線直下滑的瞬間過程,速度必然增快,之后重心開始向下降低,重心前后居中。這個階段,雪板脫離滾落線的瞬間切入雪面,踏住外板滑行,形成反弓姿勢,重力得到了充分利用。4)結束階段。 轉彎結束階段,別誤會是轉彎結束,這個階段很關鍵,重心逐漸在前進中降低,雪板壓力最大,雪板向上的曲度也最大。體重登壓在外板上,應充分利用滑進階段所形成的慣性、速度,克服離心力,維持住轉彎的態勢,完成轉彎后進入下一個轉彎的準備階段。如考慮到不減速,內板也可分擔體重,或雙板共同承重滑行。(3)四個階段的內在聯系。重心的高度(身體姿態的高低),由低(通過點杖引伸)逐漸升高(在通過滾落線瞬間為最高)之后又逐漸降低。重心的前后由(開始階段)逐漸前靠放在中間(滑進階段),一直保持到結束階段(必要時有稍微的后移)。雪板從開始階段由逐漸減重到集中承重的過程,到滑進階段后程與結束階段前程為最大。結束階段的后半程就是下一個轉彎的開始,或者繼續向前向上滑進,形成繞山急轉彎,停止滑行。
2.4 轉彎后身體姿勢的調整
(1)重心的改變。滑雪者的身體姿勢與重心位置決定轉彎的準確性及連續性。如同騎自行車,騎車人身體的姿勢不正確,即便具備了其他要素,也轉不了穩妥、流暢的彎。重心的高度(身體姿態的高低)由低(通過點杖引伸)逐漸升高(通過滾落線瞬間為最高)之后又逐漸降低。重心的前后由(開始階段)逐漸前靠放在中間(滑進階段)一直保持到結束階段(必要時有稍微的后移)。雪板從開始階段由逐漸減重到集中承重的過程,滑進階段后程與結束階段前程為最大。結束階段的后半程就是下一個轉彎的開始,或者繼續向前向上滑進,形成繞山急轉。
利用滑雪板性能的轉彎,動量越大扭曲的彎度也在增加,扭曲的彎度又增加了雪的阻力著入點承受的雪的阻力,使滑雪者感覺到隨著滑行速度的增加轉彎也變的更順暢和自如。
當轉彎中,重心移到一側板或增加一側板用力時,立刻增加一側板雪的阻力改變滑行方向。這種依靠減速進行的轉彎,滑雪板不斷更新換代和技術發展到今天,已經是高山滑雪轉彎技術中最基礎的轉彎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