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期間,我被邀請到“聲音的力量”這個論壇去做嘉賓。
整個論壇交流很有意思。我跟優(yōu)秀的錄音師杜篤之老師、陶經老師還有從美國遠道而來的Eric以及專業(yè)電影網站的負責人,就“聲音”問題暢聊了整個下午。
記得我曾經寫過篇文章——《足尖的聲音》。有些時候,你真的會通過個聲音去關注一個人或者一件事。我就是如此。
2003年,拍《十面埋伏》那年,在烏克蘭,藝謀導演帶領全劇組在一片花地拍攝。當時劇組里很多烏克蘭當地的工作人員,他們有些是基輔電影廠的工人,還有些是劇組在烏克蘭拍攝的小鎮(zhèn)上選出來的。他們淳樸熱情,對拍電影充滿了好奇。陶經選了幾個機敏的小伙子作為錄音組的助理。那天,他司了其中一個小伙兒當時初戀約會的地方,小伙子很羞澀,但還是告訴了他。我們一行人跟著小伙子來到了一片特別美的地方,這里有一片幽靜的湖,有小烏的嗚叫……他稱這個地方為“天鵝湖”。
我們有 臺神奇的錄音車,除了精密的儀器,應有盡有。我們的一些零食也被妥妥地安放在車上偏僻的小角落。我坐在陶經老師工作的位置,直接把他的大耳機戴上,剎那間我進入了另一個世界,一切都清晰了。樹林里清脆的鳥鳴,微風吹拂樹葉的輕響,彈弓擊打樹葉的嚓嚓……感覺我們所處的空間不只有人,而且有了整個大自然。大自然三個字由視覺轉化為聽覺,深深地印在我的腦子里。直到今天,我也忘不掉那一瞬間的觸動。除了音樂,它讓我第一次感受到聲音的力量。
后來,當我去拍舞蹈演員的紀錄片時,我和我的團隊在側幕和后臺觀看。那個離舞臺只有幾米遠的地方,你能清晰地聽見腳尖鞋與地板膠摩擦的聲音。由于每個人的身高體重和控制力度不同,每個聲音都充滿了特別。當她們踮起腳尖走在舞臺上時,那個聲音是屬于她們自己的。
我悄悄的感受著這一切,為世界的每種聲音而感動。它們有時候是內心充滿激情的節(jié)奏,有時候是困惑的表示,有時候是尋找平衡的節(jié)點……這一切都是我們記錄的一部分。它們和畫面一起觸動著我們。那些后臺劇烈的喘息聲和演員們練功排練時老師嘴里發(fā)出的芭蕾術語,成了我們創(chuàng)作芭蕾系列紀錄片音樂的靈感。我們留住了這些美妙的聲音,讓它們變成了紀錄片的一部分。
其實這些年對聲音的感受很多很多,聲音無處不在,也許你只是缺少了一顆善于聆聽的心。人生是場聲音的游戲,但愿我們都能尋找到內心渴望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