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蕙菂
【摘 要】近些年,我國一直呈現高速發展國民經濟狀態,但是煤礦行業事故卻出現頻發狀況,就煤礦行業職業安全與健康來看,與我國經濟建設發展相比處于遠遠的落后狀態,一系列重大惡性事故頻繁發生,并出現不斷增長職業病人數狀況。本文以煤礦職業危害和防治為研究對象,對其目前工作現狀和存在問題及成因進行分析論述,進而把解決對策提出來。是我國煤礦職業危害有效預防和控制,達到消除目標,使職業病得到有效防治,勞動者健康和相關權益被有效保護,經濟發展推動上重要意義和借鑒作用凸顯。
【關鍵詞】煤礦 職業危害 防治對策
煤礦不良現狀具體體現在,一方面嚴重的威脅煤礦企業員工健康和安全,另一方面造成的經濟損失巨大。高溫高濕和粉塵,以及噪聲和振動,還有毒物等為煤礦職業危害主要類型,粉塵是其中造成最大危害類,塵肺病是由粉塵引發的,就目前來看,其屬于我國職業病發病最多的,并且我國塵肺病人數最多。以下兩方面為直接導致塵肺病發病率居高不下根源:(1)粉塵濃度普遍達不到標準,具有較差的作業環境;(2)具有較多人員接觸粉塵,并具有相對較大患病總人數。 由此可知,我國相關部門對防治煤礦職業危害工作給予高度重視應成為必要之舉。
1煤礦職業危害分析
塵肺病在我國職業病中,屬于發病率最高的,并且在當今世界上最多人數塵肺病國家就包括我國,而各個廠礦企業為塵肺病產生主要場所。在我國煤礦企業每一個作業環節,諸多職業病危害因素生產性毒物和有毒有害氣體等等幾乎都存在,是作業人員患有職業疾病職業中毒和噪聲聾等不同程度的直接導致因素,而比重最大的職業病就是塵肺病,煤工最主要的塵肺病就是塵肺和矽肺。有效分析相關數據表明,正在逐漸的縮短成為煤礦行業塵肺病發病工齡的主要趨勢,20 歲為最小的發病年齡,41 歲左右為發病平均年齡。
2我國煤礦行業職業危害的問題
2.1作業場地缺乏對有害物質的監測
眼前利益成為我國很多煤礦企業驅動力,這些煤礦企業在檢測人員和測塵設備上不愿投入資金,就目前煤礦粉塵來看,其作業場地粉塵濃度處于嚴重超標狀態。 企業在監測作業場地有害物質態度上往往是消極的,主要由于煤礦企業擔心測塵不達標必然得接受懲處, 同時煤礦企業為了目前利益在防塵措施上不愿投入更多的資金。 而且很多企業不具備健全的技術服務保障體制, 有害物質檢測中心站雖然被建立起來,但具有偏高的收費,加上過遠的路途,在定期鑒定和檢測煤礦上,產生的影響力極大,在企業監測有害物質方面其真正的促進作用最終無法發揮出來。
2.2企業缺乏對職業危害防治機構的重視
在大型的國有煤礦企業中,職防管理機構和工作人員雖然被設置,而且所需的管理制度已經建立,但職業危害防治技術人才依然處于短缺狀態,監測與檢定設備處于老化或不足狀況, 而且管理水平低下,職業危害防治基礎工作還處于極不到位狀況。此外,多數的地方煤礦企業專門對職業病進行防止的相關機構還沒有設置,職業病危害防治工作無法正常開展。
2.3職業病統計缺乏全面性和準確性
就現階段很多煤礦企業來看,診斷職業病工作還處于沒有開展狀態,相關的統計數據就更談及不上;煤礦企業一旦中毒傷亡等事故出現,通常也僅是停留在調查與處理事故層面上, 沒有以職業病病理報告對待;并把主要職業病作為職業病報表進行報送,在法定職業病中,煤礦企業對待治療較為簡單的往往以無礙健康視之,以不需要報告和診斷來對待。
3防治煤礦企業職業危害的有效措施
3.1建立健全職業危害防止體制
我國要想使職業病的產生從根本上得到防止,各個煤礦企業就應把煤礦職業危害防治制度建立和健全起來,具體體現在使用維修管理防毒與防塵等設施,衛生安全檢查工作環境,重視分析和統計以及上報職業病和職業危害防治工作狀況等。
3.2強化防治監察環節
相關煤礦監察機構在日常監察工作中應注重檢查作業場地衛生管理措施和設施情況;培訓職業衛生情況;評價和監測作業場地危害因素狀況;貫徹執行國家相關職業衛生標準情況;有關違規違法行為等方面。一旦發現煤礦企業粉塵與有毒物質沒有達到標準,個體勞動保護不到位,相應治理措施匱乏的,需運用行之有效的措施進行治理,限期促進其進行整改,以停產整治或關閉懲罰嚴重者;并堅決依法查處 對相關職業危害防治違背行為,嚴肅查處并追究職業危害事故責任人。 形成嚴格執法和依法行政氛圍。
3.3建立和完善職業衛生安全監察技術體系
對于職業衛生安全監察技術體系,煤礦企業應給予高度重視,及時的建立并完善,把職業病防治院和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的作用發揮與利用到最大化,為資源共享的實現而努力。企業應以當地的實際狀況為切入點,積極的合理的整合職業衛生技術服務資源,主要就把職業衛生安全監察技術體系逐步的完善和健全起來,從而在技術支撐和咨詢上做好防治煤礦企業職業病工作的堅強后盾,定期的評價與監測煤礦企業作業場所,把諸多職業危害因素找出來,做好科學合理的技術服務, 從而為監察與監督職業衛生,處理調查危害事故提供便利。
3.4加強對企業員工的職業衛生安全培訓
煤礦企業應充分的重視職業衛生安全培訓工作,負責安全生產管理和主要人員都應成為培訓者,企業應當定期培訓在職人員,加強相關職業衛生安全教育,這是使在職人員綜合素質從根本上被提高的有效途徑。職業衛生基本常識和職業危害事故分析以及職業危害防治知識等等為培訓的主要內容。 以正規嚴格的系統性培訓為手段, 促進職工職業危害防止技能的進一步提升。
4結語
煤礦行業職業危害控制與預防工作在社會性工作中處于極為重要的地位,對于塵肺病防治而言,其重中之重體現在注重把行之有效的社會機制建立起來,對煤礦企業行為進行規范, 促進政府監察和監督功能進一步強化。在防治職業危害方面,加大宣傳和教育工作力度,從而使廣大群眾和整個社會深刻認識到其危害性,進而充分的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整個社會防治意識得到加強,這是使塵肺病發病率得到有效遏制的唯一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張俊虎,楊晨光,李昊.寸草塔二礦采掘工作面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與評價[J].華北科技學院學報,2014(08).
[2]李金泉.梧桐莊礦職業危害綜合防治技術分析[J].煤礦安全,2014(02).
[3]張丹,胡瓊偉,陳泓伯,臧渝梨.煤礦工人職業健康知識態度行為調查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2(15).
[4]李華,田彥清,鐘興潤.煤礦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綜合評價的同異反模型研究[J].安全與環境學報,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