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娟
頸椎病作為辦公室一族的常見病,就像慢性病一樣,平時隱匿不發病,一旦發病疼痛難忍。而對于頸椎病,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處理辦法,但這些方法是否正確呢?對此,開封市第二中醫院骨關節病科主任、副主任醫師何濤為廣大讀者總結了治療頸椎病要當心的五大“誤區”。
脖子疼就是頸椎病
何濤說:“有很多人,一出現脖子酸痛、頭暈、頸部僵硬、上肢發麻等某一個癥狀,就說自己患了頸椎病。這些癥狀都有可能是頸椎病的表現,但決不能片面地將某一個癥狀與頸椎病等同起來。”
臨床上,有很多人稱自己得了“頸椎病”,經過醫生檢查后發現,相當一部分人不是患了頸椎病。之所以出現某一癥狀,有的是由肩周炎引起的,有的是由頸肋綜合征、肱二頭肌腱炎、網球肘、腕管綜合征等引起的,還有一些人是由內科疾病引起的,如高血壓、美尼爾氏綜合征、耳石癥等。因此,我們從臨床診斷上就可以排除一批疑似的頸椎病。
把頸椎骨刺當作頸椎病
對于是否患有頸椎病,很多人都知道需要拍X線光片進行確診。可你是否知道,單純有頸椎骨刺X光片表現而無臨床表現者,并不能被診斷為頸椎病。何濤表示,隨著年齡的增長,骨刺的形成是一種人體組織的生理性蛻變,它的出現是頸椎試圖增大椎體間的接觸面積,以增加椎體關節的穩定性。如果給40歲以上的人做一次頸椎X線普查,我們就會發現,很多人有不同程度的頸椎骨刺,但其中大部分人卻沒有任何肩頸酸痛的癥狀,這是因為骨刺沒有壓迫到神經。
何濤說:“骨刺的出現對機體是一種保護性反應,從一定意義上講,還給患者帶來了好處,這也是醫生對多數頸椎病患者首選保守治療的依據。治療上,有些人認為,通過口服藥或外敷藥可消除骨刺,這是毫無科學依據的。只有當骨刺生長到壓迫神經、血管時才應該采取手術治療。”
按摩能治頸椎病
很多人都知道,按摩對頸椎病的治療有一定效果。但實際上,并不是所有的頸椎病患者都能采用按摩來治療。何濤說,按摩不當很可能導致嚴重的后果。因為人體的頸部比較脆弱,而且脊髓、椎動脈都從這里通過,如果按摩時用力過猛、動作不協調,或者患者沒有很好配合,特別是在做頸部旋轉和斜扳手法時,很容易導致患者頸部骨折或脫位,可嚴重損傷脊髓,使患者高位截癱,造成終身殘疾。
另外,還有一些頸椎病是不能進行按摩治療的,如核磁共振檢查顯示,椎間盤突出明顯、嚴重壓迫脊髓或神經根,或骨刺較大、嚴重壓迫神經根或椎動脈,這些病例如果采用按摩手法治療,必將加重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的損害,產生嚴重后果。因此,對頸椎病進行按摩治療,必須找按摩專科醫生,讓醫生根據患者的病情酌情考慮采用什么樣的按摩手法治療。這樣,既可使患者得到系統有效的治療,又可避免嚴重不良后果的發生。
診斷頸椎病不用拍X光片
許多病人甚至有些基層醫院的醫生都認為MRI(磁共振成像)和CT(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比X光片技術更先進、更高級、看得更清楚,患者就診時拿的MRI和CT片子一大堆,而唯獨沒有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X光片。其實這是本末倒置。
X光片在脊柱疾病的臨床診斷及治療的指導上有特殊意義,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頸椎病檢查手段。臨床上,最常用的是頸椎的正位片和側位片。一般情況下,通過這兩張X光片就可以對頸椎病做出初步判斷,必要時可再做磁共振或CT檢查。
“搖頭晃腦”能緩解頸椎不適
很多人得了頸腰椎病,都喜歡“搖頭晃腦”,左右扭胯、踢腿彎腰,以為這樣可緩解不適。其實,這樣盲目活動反而更危險。
何濤說:“如果是長時間對著電腦造成肌肉緊張,此時,‘搖頭晃腦’和按摩對緩解肌肉緊張是有好處的,因為它能散瘀活血,活動頸動脈,暢通呼吸管道,并幫助調節久未活動的頸椎,避免血液凝結在肩頸部,累積的疲勞也易消散。但如果頸椎已發生器質性病變,就不適合過度‘搖頭晃腦’了。比如經過檢查已發現患有脊椎突出或伴有頭暈、惡心等癥狀,就不要亂動脖子。否則,輕者會眩暈、嘔吐,嚴重者會昏厥或癱瘓。如果要活動,則要控制好活動的角度和力度,不要過度延伸,如果有不適或痛感,應立刻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