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捷,鐘文蘭,林婷
(1.湛江中心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廣東湛江 524037;2.體檢中心;3.湛江市第二人民醫院)
舒適護理模式在喉咽癌圍手術期患者中的應用
林捷1,鐘文蘭2,林婷3
(1.湛江中心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廣東湛江 524037;2.體檢中心;3.湛江市第二人民醫院)
目的:探討舒適護理模式在喉咽癌圍手術期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未開展舒適護理模式的2012年5月至2013年8月的30例患者設為對照組,實施了舒適護理模式的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30例患者設為觀察組。分別對觀察組和對照組進行舒適度和滿意度調查,并效果評價。結果:觀察組的舒適度得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而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實施舒適護理模式可明顯增加喉咽癌圍手術期患者的舒適程度,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減少并發癥發生,也提高滿意度。
喉咽癌;圍手術期;舒適度;滿意率
喉咽癌是指原發于下咽部的惡性腫瘤,年發病率為0.5%,好發年齡為50~70歲[1]。喉咽與頸段食管毗鄰,因此,喉咽癌常常會侵犯頸段食管[2]。大多數由于位置隱蔽,喉咽癌發現時多為晚期。手術治療是目前常用的治療方法,但手術要盡可能保留喉功能,手術風險大,術后并發癥多,且術后失音、切口疼痛、痰多呼吸不暢、留置氣管套管、自理能力低下等多方面因素給患者帶來很多不適。舒適護理是一種整體的、個性化的、創造性的有效的護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會達到最佳狀態,或縮短、降低不愉快程度[3]。我科于2013年9月對喉咽癌患者圍手術期加強舒適護理的研究,在術前和術后及預防并發癥發生的護理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患者舒適度和滿意度。
1.1 一般資料 本組60例,男51例,女9例。年齡28~84歲,平均年齡(63.63±2.39)歲。按照國際抗癌協會(UICC)2002年公布的TNM分級分期標準[4]:Ⅰ期2例,Ⅱ期7例,Ⅲ期24例,Ⅳ期27例,均未遠處轉移。術前均喉鏡檢查確診,術后病理報告均為鱗狀細胞癌。采用等組實驗法設計,將未開展舒適護理模式的2012年5月至2013年8月的30例患者設為對照組,實施了舒適護理模式的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30例患者設為觀察組。2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發病部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的基本情況比較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按手術常規護理做好相關準備、術后病情觀察、營養支持、呼吸道管理、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
1.2.2 觀察組 除護理常規內容外,還按舒適護理模式實施整體化護理。根據舒適護理理論,舒適包括生理舒適,心理、精神舒適,環境舒適,社會舒適4個方面,從整體的觀點出發,以預防為主,采取措施,促進舒適。
1.2.2.1 術前宣教減少顧慮促進心理、精神舒適喉咽癌患者普遍擔心術后不能講話和佩戴氣管套管形象受損,思想負擔極重,甚至擔心手術時發生意外和術后的效果差等。耐心做好術前宣教,
告知患者手術方式和術后康復程度,用安慰性語言解答患者疑慮。術前教會患者簡單手語,以及術后交流所用的卡片和寫字板的使用技巧,以免術后措手不及。讓患者認識氣管套管以及告知放置套管的重要性,以免術后不能忍耐而自行拔除。告知術前留置鼻腸管的配合方法,以減輕置管不適。術前宣教充分,術后產生的不適應就會減少,減輕焦慮情緒,促進心理、精神舒適。
1.2.2.2 實施疼痛干預達到生理舒適 疼痛是喉咽癌圍手術期舒適護理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后,與主管醫師一起實施疼痛干預。采取預防性、持續鎮痛管理,即術后應用靜脈自控鎮痛泵(PCA),0.5~1 h評估鎮痛效果一次,可選用疼痛評估方法(數字等級評定量表;面部表情測量圖其中一種方法)評估,當疼痛未達到控制目標時報告醫生,調整自控泵的用量和注射速度,同時給予心理安慰,注意觀察引起疼痛的原因,適當使用非藥物療法分散其對疼痛的注意力,調整舒適的體位等。
1.2.2.3 保持病室安靜創建環境舒適 保持病室整潔,加強室內環境的管理,病房室溫稍低,調節在22~24℃之間為好,減少噪音,醫護人員手機調成靜音,說話、走路、操作等輕柔,夜間盡量調低心電監護儀、輸液泵的報警音量,減少不良刺激,盡量創建一個身心處于輕松自在、滿意、安寧、舒適的休養環境,保證患者有充足時間睡眠。醫生護士查看患者時要關心體貼,禮貌待人,使患者產生溫暖、安全的感覺,這也是建設舒適環境的措施之一。
1.2.2.4 協調社會關系體會社會舒適 邀請家屬參與患者的健康護理,在共同抗病中增進感情,讓家屬給患者提供經濟和精神的支持,使患者感受家庭的溫暖,達到個人、家庭、社會和諧。患者術后佩戴套管,影響形象,自尊受損,幫助患者適應角色的轉變,安心養病,避免煩躁、緊張,實現關系和諧、社會舒適。
1.3 效果評價
1.3.1 評價工具與標準 參考相關文獻[5-6]制定舒適度調查表,對患者心理、生理、環境、社會4個方面的影響因素進行自評式評價,內容包括手術的不了解、手術的承受力、手術預后、經濟承受力、切口疼痛、活動耐力差、生活自理下降、套管不適、交流障礙、孤獨無助、入睡困難等25個項目,各項目依程度從低到高計分:“無”為0分,“很少有”為1分,“有時有”為2分,“大部分時間有”為3分,“絕大部分時間有”為4分。自評表總分在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舒適程度越低,舒適度調查在術后7 d內進行。住院滿意度調查在出院前1 d,采用我院統一制定的患者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調查,統計滿意率。
1.3.2 質量控制 問卷調查前,對調查員進行統一的專業培訓,調查員親自向調查對象發放問卷,統一指導語,要求其如實填寫,每份量表的測試過程約在15~20 min完成。
1.4 統計學方法 評完后采用單人計分法,得出每例患者舒適度總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滿意度計數用%,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組患者舒適度平均分、滿意率比較結果見表2。

表2 2組患者舒適度平均分及滿意率比較
本組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舒適度平均得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明觀察組患者在實施舒適護理措施后,患者對手術治療的焦慮或恐懼程度降低,能克服因慘遭喉咽癌的打擊和手術造成的心理和軀體的不舒適所導致的應激反應,減少對患者疾病、心理、社會、外界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滿足患者對舒適的需求,提高了對手術的承受力和意志力,提高舒適度;滿意率調查顯示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說明舒適護理模式能密切護患關系,提高了信任度,贏得患者好評。
呼吸、發音、吞咽保護為喉的三大功能,喉咽癌手術成功并不意味著喉功能的恢復,患者術后喉功能的康復鍛煉、提高生活質量是圍手術期護理的重要內容。國外學者認為,舒適護理應作為整體化護理藝術的過程和追求的結果,使基礎護理與護理研究更注重患者的舒適感受和滿意度,使舒適護理更順應整體護理發展的需求[7]。本課題注重患者身心兩方面的需求,既要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減少并發癥,又要使患者心情舒暢、安寧、愜意。要使患者最大程度達到舒適,從細節做起,確定不舒適的原因,如衣服潮濕、體位不當、引流管道不通、環境噪音等,制定相關措施,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做到預防為先,如術前宣教、疼痛干預等。喉咽癌手術后多出現語言溝通障礙,患者難以表達自身的感受,護士主動、及時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通過疼痛評估、面部表情、有無出汗震顫等細心的觀察,預防性鎮痛、解除不適。舒適護理是主動的服務過程,邀請患者和家屬積極參與護理,加大家庭、社會對患者健康的關注程度,融合患者家庭氣氛,促進家庭和社會和諧,達到社會、環境舒適。
舒適與安全是人類的基本需要,本研究根據喉咽癌手術的特點,在圍手術期護理中增加了舒適護理模式,讓舒適護理貫穿于護理工作始終,滲透于每一項具體行為中。這樣患者在治病的同時,感受到舒適的環境和人文關懷,達到情緒穩定、心情舒暢,對護理的滿意度自然也提高。如表2結果顯示,觀察組舒適度評分較對照組明顯降低,滿意度由86.67%上升至1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實踐證明,實施舒適護理模式可明顯增加喉咽癌圍手術期患者的舒適度和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1]張瑞蘭.保留喉功能的喉咽癌手術患者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11):14-18.
[2]田梓蓉,杜曉霞.喉咽癌累及頸段食管病人行管狀胃代食管治療的護理[J].護理研究,2012,26(3):831-832.
[3]程二桃.舒適護理在食管癌手術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效果評價[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3,45(10):1270-1272.
[4]田勇泉.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05-206.
[5]彭剛藝,劉雪琴.臨床護理技術規范(基礎篇)[M].2版.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13:227-231.
[6]陳偉菊,彭剛藝.臨床護理文書規范(??破跰].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13:96-97.
[7]尤本松,楊孝和.舒適護理在痔瘡圍手術期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觀察[J].安徽醫學,2014,35(4):536-537.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mfortable Nursing Mode in Patients with Hypopharyngeal Carcinoma in Perioperative Stage
LIN Jie1,ZHONG WenLan2,LIN Ting3
(1.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Zhanjiang People's Hospital,Zhanjiang 524037,China;2.A Medical Center;3.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Zhanjiang)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mfortable nursing mode in the patients with hypopharyngeal carcinoma in perioperative stage.Methods:A total of 30 patients without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fortable nursing mode from May 2012 to Aug 2013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and 30 patients wi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fortable nursing mode from Sep 2013 to Dec 2014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Comfort and satisfaction survey was evaluat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Results:Comfort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1),but the satisfac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Implement comfortable nursing mode can obviously increase the comfort level of patients with hypopharyngeal carcinoma in perioperative stage and to improve the cure rate,reduce complications,and improve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hypopharyngeal carcinoma;perioperative stage;comfort;satisfaction rate
R473.73
A
1008-2344(2015)02-0112-03 doi:10.3969/j.issn.1008-2344.2015.02.019
2015-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