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悅康
“剛吃了飯,不一會兒就感到餓了,無心學習和工作。”這是不少人遇到過的尷尬事。美國“時代周刊”網(wǎng)近日刊文,對幾種吃后容易餓的食物進行了盤點。
白面包用于制作白面包的面粉被去除了纖維成分,而攝取纖維容易產(chǎn)生飽腹感。西班牙一項為期5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每天吃兩份以上的白面包,肥胖風險就會比少吃的人增加40%。
果汁果汁“榨取”了水果的糖分,卻舍棄了含有纖維的果肉和果皮。喝果汁會導致血糖明顯升高,隨后又下降,導致饑餓。
咸昧小吃薯條、椒鹽脆餅干等成味小吃都是由簡單的碳水化合物構(gòu)成的,易消化吸收,但會引起胰島素水平升高并很快降低。人的味蕾和大腦通常把這一反應同吃甜食聯(lián)系起來,因此,吃完成味小吃,還要吃同等量的甜食才能填飽肚子。
味精發(fā)表在《肥胖》雜志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吃味精最多的人比那些不吃味精的人,超重風險高近3倍。
人工甜味劑攝入人工甜味劑會給大腦細胞發(fā)出一個信號:要吃甜食了。結(jié)果可能會使它們大為失望,導致吃更多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