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最重要的,尤其是老人,他們上了年紀,抵抗力下降,總是容易讓疾病纏上他們,尤其是在寒冷的時節,如今雖說已經進入初春,但是天氣卻變化無常,所以對于老人來說,這樣的天氣會給身體健康帶來更大的風險,尤其是以下幾類慢性病的老人尤其要做好防寒工作。
胃不好的老人。人體受寒冷刺激后血液中的組織胺增多,胃酸分泌旺盛,胃腸發生痙攣性收縮,會使原有的胃病再次發作,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嚴重并發癥。因此,要注意胃部的保暖,最好穿件馬甲或肚兜,以保護胃脘部。平時要注意忌食生冷寒涼的食物,多吃燉菜、炒菜,少吃涼拌菜,胃寒者應多吃些溫陽暖胃的食物,如牛羊肉、韭菜、胡辣湯等。
心臟不好的老人。心臟不好的老人醒來時不要立刻離開被窩,先在被窩中活動一下身體;夜間起夜一定要披衣服;適當減少晨練時間,可改為室內有氧運動:出門前一定要穿著保暖,可在房門口“預冷”一會兒,以免到戶外后溫度差異過大,并且不宜長時間逆風行走。
腦血管疾病者。低溫是誘發心腦血管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因為人體受寒冷刺激后常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全身毛細血管收縮,血循環外周阻力加大,血壓升高,腦部負荷加重,所以容易引發腦出血或者腦血栓形成。因此腦血管病患者及60歲以上的老年人,天氣寒冷的時候應盡量減少出門次數。出門一定要戴好圍巾、帽子。
患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者。寒冷空氣會對患者氣道產生不良刺激,從而誘發氣管、支氣管痙攣,使得上述疾病復發或加重。對于這類人群,防寒保暖重點部位在背部,因為肩背部的風門穴是“風”出入胸腔的“門戶”,應穿棉馬甲“擋風”,平時也要適當按摩。此外,呼吸疾病患者還應同時進行耐寒鍛煉,包括室內定時開窗通風,無風有陽光的天氣到室外活動10-30分鐘,每天早晨練習冷水洗臉。
關節炎患者。一旦受寒,老人們會覺得腿部酸麻脹疼或有沉重感,上下樓或蹲立都覺得困難。為了給關節“保暖”,建議寒天要穿加厚棉褲,或者穿護膝,避免長時間在寒冷環境下站立。每晚睡前多用熱水泡腳,保證關節部位血液循環和活動自如。平時應避免關節過分活動或持重物造成關節勞累再損傷,急性發作期劇烈疼痛時應限制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