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我國當前學前雙語師資隊伍現狀及存在問題的分析,闡明了學前雙語師資培養模式的改革思路,從而為學前雙語教學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關鍵詞】學前雙語教育 師資 英語教育能力 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0-0114-02
上世紀90年代以來, 我國的學前雙語教育一直是社會上備受關注的熱點之一。隨著學前雙語教育研究的不斷深入,師資建設問題已成為制約學前兒童雙語教育能否順利有效開展的一個關鍵,其中最主要問題的是師資的匱乏和教師的英語教育能力較為欠缺。加強學前雙語師資的培養, 特別是英語教育能力的培養, 已經成為學前雙語教育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
一、學前雙語師資隊伍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分析
在我國,從事學前雙語教育的教師主要來源于三種途徑,首先是學前教育專業的本、專科畢業生;其次是英語專業的本、專科畢業生;最后是來自國外的母語為英語的外籍教師。
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生,學習過系統規范的專業知識,她們了解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與特點,在教學中,能夠利用自身優勢,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教學語言生動、富有感染力,在幼兒教育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但這類教師由于缺乏英語專業知識方面的積累和培訓,在英語語言的技能上存在較多問題,如:很多教師的英語發音不標準,語音面貌較差,對于處在語言敏感期、模仿能力強的幼兒,造成了不可彌補的影響。英語專業的畢業生,具備一定的英語語言能力,但缺乏專業的幼教理論知識和教學經驗,不了解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認知規律。她們的英語基礎知識扎實,英語實際運用能力較強,在教學中,能夠為幼兒做正確的示范,能順利的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但這類教師由于缺乏對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學習規律的了解,所采取的教學方法比較成人化,難以調動幼兒英語學習的興趣。外籍教師能給幼兒提供良好的示范,但他們普遍不了解幼教理論,不熟悉幼兒教育方法,不了解中國國情,不能很好地與幼兒溝通、交流,同樣也無法勝任學前雙語教育活動。
目前,我國雙語師資隊伍的現狀嚴重的制約了學前雙語教育的發展,只有從根本上改革學前雙語師資的培養模式,才能為學前雙語教育的發展提供新的動力,使學前雙語教育的發展邁上一個新的階梯。
二、學前雙語師資英語教育能力培養模式的改革途徑
本研究以哈爾濱劍橋學院為例,通過對研究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不斷總結和反思,從以下方面探索出適應未來學前教育發展需要的學前雙語教育師資培養的課程體系。力求完善學前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從而促進學前教育發展。
(一)確立學前雙語師資英語教育能力的培養目標。
從事學前雙語教育的教師, 是合格的幼兒教師和合格的英語教師集為一體的“雙師型”教師。根據學前雙語教育的特點, 應突出“聽與說 (含唱 ) ”的要求, 其次是“外語教學理論的掌握與文化素養”方面。 因此,學前雙語師資英語教育能力的培養目標應是能運用所學的英語專業知識, 運用聽、說 (含唱 )的言語技能, 采用符合學前教育特點的教學方法組織英語教學活動, 并能運用幼兒園英語日常用語與幼兒進行交流, 組織幼兒園各種活動的能力。
(二)優化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專業英語課程設置,改革課堂教學模式。
在課程設置方面,根據培養目標的要求,我院開設《幼兒英語視聽說》、《幼兒英語精讀》、《幼兒英語教學法》等課程。《幼兒英語視聽說》課程,使學生能熟練進行日常生活對話,熟練掌握和恰當運用幼兒園日常用語進行對話和交流,且語音正確,語調準確。通過學習《幼兒英語精讀》這門課程,學生應全面掌握幼兒英語常用詞匯,了解基本的英語語音知識,熟練掌握基本的英語語法知識,并具備一定的授課能力。《幼兒英語教學法》讓學生在實踐教學訓練中,系統、全面地理解幼兒英語教育的相關理論,掌握幼兒英語教師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及運用英語組織活動的技能與技巧,初步具備幼兒園英語教學能力。
在課堂教學模式上,改革以往采取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幼兒英語專業課程的課堂教學模式,通過分組完成任務、小組討論、個人演示、集體評價等多種由學生積極參與的課上和課下活動實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環節,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創造性,培養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和團隊合作精神,最終真正實現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三)形成培養學前雙語師資英語教育能力的有效培訓體系。
形成校內實踐和校外實踐相結合的培訓體系。校內實踐,主要以課堂模擬實踐,專業講座,技能大賽和課外活動為主。課外實踐,是學生大四一年的實習。哈爾濱劍橋學院擁有90余所直營幼兒園,得天獨厚的條件,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施展天地。通過培訓,學生用掌握的理論知識指導實踐,促進學生在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的大幅度提高。
學前雙語師資英語教育能力培養模式的改革研究,表面上看僅僅與學前教育專業的英語教學工作有關,事實上,它是一個涉及不同層次的動態系統工程。與其密切相關的因素,不僅涉及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英語課堂教學,還包括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教學體制,教材體系與社會實際需求之間的互動。影響著高校本科層次學前雙語師資的培養質量,影響幼兒的發展,乃至整個社會的發展。本研究的成功實施將對黑龍江省高校培養合格的學前雙語教育師資起到指導性作用,為學前雙語教育的發展提供有力保證,也為我國相關院校和專業的學前雙語師資培養的研究提供實證依據。
參考文獻:
[1]戰海英.幼兒英語教師專業能力和職業技能職前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1(12).
[2]杜秀花.初探雙語教育及其師資培養的途徑[J].中國高教研究,2002(1).
[3]欒宇菲.韓雪梅.任務型教學法在學前教育專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優勢研究[J].華章,2014(9).
作者簡介:
欒宇菲(1983-),女,黑龍江哈爾濱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英語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