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的口語交際能力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世界的和平發展共同促進,英語口語交際也日漸受到人們的重視。口語交際教學也列為教學目標之一,而如何讓學生在口語交際教學中學好口語并將其應用于生活,則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求真知,應創新。本文從英語口語教學的現狀,影響英語口語教學的因素以及如何在口語交際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三個方面論述。
【關鍵詞】口語 交際教學 創新 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0-0112-02
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是學習者在對第二外語的書面表達達到一定程度上的掌握的基礎上,將其應用于日常與人的日常交際中,是英語生活化的象征。對于英語學習者來說,由于缺乏英語母語環境因素的限制,使得英語口語交際學習較為吃力。因此,如何在英語口語交際教學中創新性的影響學習者的學習能力就顯得異常重要。
一、英語口語交際教學的現狀
由于中國長久的停留在應試教育的教育環境上,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學習在很長一段時間上都未得到重視。不只是英語的口語交際,甚至是英語聽力也相應的落后,即便出口的英語也被稱為“Chinese?鄄English(中國式英語)”。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英語口語交際教學,或者英語口語交際教學的方法不當。所以,如何加強英語口語交際教學以及如何在口語交集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已經成為英語學習任務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
二、影響英語口語教學的因素分析
1.學生的學習心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的心理如何直接決定了學習的程度和進度。英語口語交際是一門將學習與應用相結合的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口語交際能力的掌握,甚至于英語口語交際教學的進度,都主要取決于學生主觀的學習心理,即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因此,英語口語教學中,老師應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對于教育活動產生合作性,繼而主動的參與其中,形成相互合作的合作教學模式。在教育過程中,還要盡量的因材施教,確定學生原有的英語口語水平,適時的調整英語口語交際教學的課時進度。
2.教師的教學因素
在英語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不僅僅作為引導者,還作為一個參與者。對學生的英語口語學習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教師的教學一方面對學習者起到模范作用,使得學習者潛移默化的產生模仿作用,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在學習中的依賴心理找到正確的落腳點。
3.學習的環境因素
學生的學習環境也對學習者的英語口語交際水平有著很大的影響作用,受到中國傳統的應試教育的影響,除了課堂以外,學生接觸到的英語就只有試卷,題目等形式。這些都抑制了學生接觸到英語口語交際的機會,無法在課后練習鞏固英語口語交際。客觀現實上限制了學習者英語口語交際的進步。
三、如何在英語口語交際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
1.改善教師的口語教學方法
教師在課堂中的對于英語口語交際的教學方法和態度往往會對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有的老師對于英語口語交際水平的認知不正確,往往會遺漏這門課程的準確性,比如用本來英語口語課程的時間訓練學生的聽力水平或者應試訓練。或者,老師過于強調口語的精準,打擊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不敢開口或者很少開口,這些都是得不償失的抑制了學習者的英語口語水平。教師應實事求是因材施教,對學生采取鼓勵政策,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口語水平適時的做出教學方法上的調整。
2.提倡學習者英語口語的自主學習
在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過程中,會出現緊張,焦慮,不自信或者自暴自棄這樣的情緒,從而使得學習者產生被動的學習情緒。而被動的學習情緒往往會抑制學生的學習,嚴重影響了學生對于英語口語的喜愛程度,只是單一的把英語口語當做一個短暫的任務,繼而逃避英語口語的學習。所以,教育者應主動地對學生表達善意的引導和鼓勵,引導學生積極的去表達去學習,主動勇敢的用英語口語去交際。
3.開展多種多樣的學習者課外英語口語交際活動
熟能生巧這個道理同樣應用于英語口語的學習,只有不斷地練習學習英語口語,才能真正達到學生英語口語交際學習的目標。營造英語口語交際的積極氛圍才能使得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得到質的提高,開展多種多樣的英語活動還能客觀的影響到英語的學習。比如,組織學生一同觀看英語電影,讓學生體會到英語口語的妙處,產生喜愛之情;還可以帶領學生一起閱讀英語雜志,糾正學生的語法和發音問題;組織學生應用英語口語排練短話劇,讓學生寓學于樂,使得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有機結合,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英語口語交際平臺。
英語口語是將實踐性賦予英語學習基礎上的活動,本文分析的原因,以及如何提高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方法都是基于事實切實可行的。只有先消除學生不在乎或者畏懼英語口語的心理,再善加引導,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中國的英語口語交際水平才能產生質的飛躍,還可以在英語口語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能力及思考方式。
參考文獻:
[1]周瑞珍.交際法在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運用[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1,(05).
[2]Paribakht, T. 1985.Strategic competence and language pro?鄄ficiency .Applied Linguistics 6:132-146.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北京: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7.
作者簡介:
黃書慧(1961年9月-),女,內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人,專科,小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