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靖
【摘要】教務處工作量之大、工作的瑣碎程度排在學校各機構之首。 借助信息技術,新生信息的采集更方便,分班更科學化,教師的排課工作更加合理和高效,可提高監考、考場編排和成績的統計的效率,提高教師工作量統計效率。
【關鍵詞】教務處 信息技術 考場編排 學籍 效率
【中圖分類號】G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0-0138-02
教務處幾個工作人員要負責做好上千學生、上百教師的信息管理工作,若不借助現代信息化工具的輔助,工作難度之大可想而知。本文筆者結合工作經驗,探討了教務處工作借助信息技術提高工作效率的幾大方面 。
一、新生信息的采集電子化
近年來,中學新生在教育局統一組織下進行錄取,各學校提供了被錄取學生的相關信息,這些學生信息可以采用電子表格的形式保存,為今后學籍管理工作提供足夠的素材。入學后,教務處及時采集學生的家庭住址等資料來完善學生的信息,采集到的學生信息最后以電子表格和數據庫dbf格式分別存儲,以在省學籍網和全國學籍網建立學籍。
二、新生的分班工作科學化
科學合理的班級組成有利于班主任順利開展幫導工作,也利于學科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為實現分班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分班過程中需考慮如下問題:每個班級的男女比例、農村城鎮學生比例、總分平均分、學科平均分、分數段等數據都相對較為均衡。為解決上述問題,以下介紹兩種方法。
(一)利用excel進行編班,首先,根據學校的總體安排及學生人數制定出班級的個數及每班的學生人數,以及重點班(高中)的個數,按成績把重點班學生與普通班學生分成兩部分,然后對學生進行排序,排序時設置主要關鍵詞為總成績,次要關鍵詞為性別,第三關鍵詞為戶籍等。假如有4個重點班,可在前8名學生的班級一欄依次輸入1,2,3,4,4,3,2,1班,然后復制這8個數字到下面學生的班級欄內,再按班級排序,即可分開班級。普通班相對較多,一般有十幾個,可用類似辦法分配學生,這樣編出的班級相對較為科學。
(二)借助專業分班軟件。專業的分班軟件的功能更為強大,編出的班級更為科學合理,但是通常需要費用來購買相關軟件。
三、教師的排課工作合理化和高效化
為教師排出科學化、人文化的課表是教務處排課的終極追求,教務處的工作人員可利用排課軟件來排出合理的上課表,避免了人工排課中出現的人力不足,排課不勻,重排現象等問題。在正式排課之前,先把教師的基本信息錄入電子表格,再把相關數據導入到專業排課軟件中,排課中主要考慮的問題有同一學科需有固定的時間開展教研活動,微機教室、音樂教室所容納的班額的限制,學校領導的每周例會不能排課,特殊教師需進行照顧,個別學科在畢業年級需設置連堂課等,這些問題在專業軟件中都會預先考慮,同時專業排課軟件還設計了全校課程表,班級課程表,教師課程表的查詢、導出、打印功能,大大減輕了教務工作者的工作量。
四、提高監考、考場編排和成績統計的效率
借助于信息技術可以把教師監考安排、學生考場安排、成績統計盡可能做到科學化。學校可使用office辦公軟件中的excel、word處理考務的相關工作。
(一)教師監考的編排。在教師監考編排中,需考慮同一學科教師盡可能在同一時間段監考,這樣利于組織評卷,當一個年級的老師達到幾十人時,僅憑人工編排監考易重復,效率很低,利用電子表格中強大的函數功能,跟蹤統計教師監考場次,重復判斷等,可大大提高編排效率。
(二)學生考場的編排。學校組織的考試,學生名單以年級分開建成電子表格(文理分開),以前一次考試成績全年級學生排序,建立考場、考號、座位號,這樣同一考場的考生成績相當,可一定程度上避免學生作弊。模擬考試可采用隨機分班,利用函數給每個學生生成一個隨機數字,根據數字大小排序編排,這樣每個考場的學生都是隨機的,這與中考、高考的考場編排更相似,從各環節盡可能做到“模擬”。考場門貼、桌貼的打印可借助excel和word。
(三)考試成績統計。每次考試完畢,科任教師錄入電子成績后,教務處匯總成績,利用電子表格各種函數功能統計出各班的平均成績、排名及分數段等,只要第一次設置好相關公式,以后只要更換學生在等分表中的數據,相關統計數據就自動更新,極大的提高了統計分析效率。
五、提高教師工作量統計效率
許多學校都是根據教師工作量進行積分分配。統計上百教師的工作量,可充分利用excel中的函數功能自動計算,只要錄入教師的課時量,相關數據就自動計算生成,從而大大提高了統計效率。
總之,信息技術對中學的教務工作帶來便利的同時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為學校教務工作服務,是一個需要全體教務工作者不斷學習和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朱振靈.高中教務處工作信息化經驗之談[J].中國校外教育,2009,(9):23
[2]馮國良.中小學教務處需進一步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J].新課程,20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