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摘要】現階段,新農村建設是黨和國家重點關注的問題,這為農村發展帶來一股新氣象,同時也為鄉村旅游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如何把握這一政策優勢,借助新農村建設來推動鄉村旅游向高層次的發展建設,成為了當前旅游行業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以凱里市為例,分析新農村背景下,鄉村旅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善措施。
【關鍵詞】鄉村旅游;新農村;問題
引言
目前,新農村建設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之中,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我國現代化進程及農村經濟發展,而鄉村旅游作為朝陽產業,把農業生產和旅游活動相結合,不僅可以有效地利用農業資源,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變化,增加農民收入,而且還能符合新農村建設中所提出的發展農業生產、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和農民生活富裕、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等的一系列要求,對新農村的開發與建設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1凱里市概況
凱里市隸屬貴州省,位于其東部,區域內苗族、侗族聚集,凱里市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是我國主要的民族風情旅游城市、貴州東線旅游中心、貴州東南部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黔中經濟區重要中心城市。凱里市地處云貴高原向中部丘陵過渡地帶的苗嶺山麓,清水江畔,是全州政治、經濟、文化、人流、科技、教育、物流、信息流的中心。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屬中亞熱帶溫和濕潤氣候區。凱里森林覆蓋率達到53.28%,是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境內共有河流56條,水質清澈,流量充沛。凱里是一片古老神奇,美麗富饒的綠色土地,自然資源豐富多樣,凱里是一個環境優美的濱江城市。香爐山蚩尤文化園、舟溪甘囊香蘆笙堂、巴拉河鄉村旅游等一批精品景點景區,用濃郁的民族風情和秀美的自然山水吸引八方游客。數據顯示,2012年旅游總收入完成238.67億元,同比增長153.6%,文化旅游產業進入了迅速發展的快車道。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下文將作具體論述。
2存在的問題
2.1特色不明顯
新農村建設背景下,我國的農村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凱里市新農村也具有較大改善。但在鄉村旅游市場開發中,很多項目停留在毫無創意的“吃農家飯,干農家活,睡農家屋”階段,在全國范圍一年四季基本都是這種模式,對凱里自身獨有的文化資源沒有進行深度主題開發,特別是對項目的文化體驗性開發不足,導致諸多項目特色不足,缺乏后勁。另外一個不良現象是,開發者以城市文化模式打造項目,比如本應富有鄉野特色的“農家樂”項目過度重視外在包裝,一方面大量使用高檔地板瓷磚、配置高檔席夢思床、沙發、電視等,另一方面則把農家菜肴換成精致高檔的城市菜肴,儼然把自己裝扮成了鄉村高檔酒店,從而偏離了鄉村旅游的本質
2.2經營管理管理落后
首先,鄉村旅游經營管理者大都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其管理意識和能力相對較低,影響了項目的整體質量;其次,鄉村旅游從業者自身專業素質相對較低,特別是服務意識亟需提高,這就影響了項目的發展;另外,由于經營者多為散戶經營,其資金相對較少,再加上營銷意識的欠缺,他們很難對項目進行有效的市場宣傳,這就讓一些凱里市的旅游資源湮沒在人跡罕至的“深巷”,造成資源的閑置浪費。
2.3生態破壞現象嚴重
首先,由于缺乏規劃以及法律法規的有效監管,開發者為了眼前利益過度開發,致使鄉村的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其中很多自然人文景觀再也無法修復。另外,由于環保意識和能力的欠缺,當地居民隨意地丟棄生活廢棄物、排放污水等,同時游客也不注意對景區的保護,導致景區的生態不再平衡,使諸多景區留下了“臟、亂、差”的名聲,極大阻礙了凱里鄉村旅游的長效發展。
3在新農村背景下凱里市鄉村旅游建設的具體措施
3.1挖掘文化內涵,突出鄉村特色
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鄉村旅游應改變過去千篇一律的發展模式,尋求更為符合實際、更具內涵和特色的發展方式。在此方面,豐富多彩的鄉村文化是開發的根基所在,只有讓游客在體驗鄉村原生態自然景觀和別致人文景觀的基礎上,使其對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方式有了深刻的體驗,這個項目開發才算是成功的,因此,在凱里市鄉村旅游市場開發中要在鄉村民俗、鄉土文化上做好文章,使鄉村旅游產品具有較高的文化品位和較濃的藝術格調,要注意保持鄉土本色,突出田園特色,避免城市化傾向。例如:找準凱里市銀飾刺繡這一專業細分市場,打造全國首個銀飾刺繡專業展會和交易平臺,打響凱里銀飾刺繡博覽會這個品牌,將民間工藝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以及行業企業整合起來,通過市場這個平臺使文化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同時,創新政府與公司合作模式,引入資本共同開發和挖掘當地獨特的民族文化,打造室內劇《銀·秀》并推向市場。
3.2改善管理體制,建立長效機制
管理機制是促進凱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因此,要求政府充分發揮引導作用,要抓好規劃,成立區域協調機制、長效管理機制、創新投融資體制,發展旅游接待設施和配套服務;引進有經濟實力和市場經營能力的企業,改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指導村寨居民開發住宿、餐飲接待設施;把省內外旅行社吸納進來,引導凱里地區的旅行社發展鄉村旅游業,使之成為利益攸關者,負責組織客源、安排旅游線路、開拓市場;成立農民旅游協會,組織村民開展民族風情表演、旅游接待服務,形成具有濃郁特色和吸引力的鄉村旅游產品,吸引和招徠國內外旅游者。
3.3加強環境保護,促進生態建設
加大凱里執法力度,以法律手段不斷提升民眾的生態意識。因此,立法部門要從各個層面通過立法建設規范鄉村旅游市場開發,特別是在環境保護方面加大力度,同時執法部門一定要對違規違法現象進行嚴肅處置,通過違法成本的提高起到警示與震懾作用。其次,要注意走特色化、差異化發展之路,打造鄉村旅游品牌,要從當地鄉情、民情、社情出發,依據當地特色資源分類開發,防止盲目開發、過度開發或破壞性開發,在開發之前一定要做好規劃,規劃滯后帶來的結果不是資源破壞就是資源閑置,缺乏規劃的開發容易走向盲目性,因此,要正確處理好鄉村旅游開發和民族文化保護、人文景觀、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另外,要在全社會掀起生態保護運動的高潮,通過各種各樣的宣傳提高民眾的生態意識,從根源上杜絕破壞生態行為的出現,從而保護凱里的綠水青山,促進其可持續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鄉村旅游的發展目標是相一致的,都是為了現代化農業的發展,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新農村建設的背景下,鄉村旅游要抓住契機,開發當地特色,促進其產業發展。本文從貴州省凱里市的鄉村旅游現狀出發,闡述其發展策略,希望給其他地區的發展提供一些建議。
參考文獻
[1]樊岸青.淺談發展鄉村旅游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J].今日科苑,2009,(9):65-67.
[2]邢夫敏.以蘇州為例淺析新農村建設中農村旅游市場開發[J].吉林農業c版,2010,(10):56
[3]馮瀟,艾世丹.淺談貴州西江苗寨的鄉村旅游與新農村建設發展[J].大觀周刊,2011,(18):129-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