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建賓 邵林生 王俊花等
摘要迪甜6號是以自選自交系2012作母本,769作父本雜交而育成的超甜玉米雜交種,于2013年通過山西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編號為:晉審玉2013026。于2010、2011年參加山西省鮮食玉米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產鮮穗14 258 kg/hm2。迪甜6號屬于早熟超甜玉米品種,提早播種優勢更加明顯。其果穗子粒為純黃色,品質達到上等水平。該雜交種抗性強,適應性較廣,產量穩定,可以增加上市時間寬度,提高經濟效益。
關鍵詞迪甜6號;選育;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513.0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17-6611(2015)31-065-02
Breeding and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Planting Patterns on Ditian6
YAN Jianbin, SHAO Linsheng, WANG Junhua et al(Sorghum Institute, 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Jinzhong, Shanxi 030600)
AbstractDitian6 was super sweet corn hybrid. Its parents were respectively inbred line 2012 and 769. It was certificated by Variety Certification Committee of Shanxi Province in 2013. Ditian6 participated in regional trials of Shanxi Province in 2010 and 2011, average fresh ear yield was 14 258 kg/hm2. It belonged to the early varieties. It had obvious advantages when early cultivated. The grain was yellow, the quality was upper level. In the early or late market, it had significant economic benefits. The variety possessed stronger resistance to disease and adversity, wide adaptability, high and stable yield.
Key wordsDitian6; Breed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
發源地為美洲的甜玉米是玉米屬的一個亞種,100多年前就開始被人們種植和食用。甜玉米具有糖分高、口感嫩、風味香的特點,可供人們以鮮穗形式蒸煮食用,也可用于炒食做湯、烹調菜肴或加工成真空穗、冷凍穗、子粒飲品等。甜玉米含有豐富的蔗糖、葡萄糖、麥芽糖、果糖、食物纖維、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以及人體所需的18種氨基酸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營養物質[1]。甜玉米是集糧、蔬、果、飼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經濟作物,因其含有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和各種豐富的微量元素而受到消費者的喜愛[2-3]。甜玉米采食鮮穗占用耕地時間較短,可以提高當地復種指數,是農民增收、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一種很好的作物。目前滿足商品化生產各種要求的高品質甜玉米品種比較少,尤其是感官品質與蒸煮品質俱佳的品種更是少之又少[4-7]。因此,選育出生育期適中、感官品質與蒸煮品質俱佳、抗性強的甜玉米新品種并研究與其配套的種植技術就顯得十分重要。
1選育過程
1.1親本來源及特征超甜玉米迪甜6號的父本材料名稱為769,其來源于甜玉米雜交種滬甜,經二環系選育7代而成。是滬甜果穗自交后經多次穗選和種植鑒定,每代選擇植株清秀、抗病性強、穗位低、果穗長等綜合性狀優良的株系連續進行7代的自交選擇和定向選育于2007育成的中熟黃色甜玉米自交系。母本材料名稱為2012,其來源于美國超甜玉米雜交種m667210,所選育方法同上,是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粱研究所于2006育成的早熟黃色超甜玉米自交系,其特點是早熟、果穗大、品質好、產量高。
父本769的幼苗葉鞘為綠色,葉緣、葉片均為淺綠色,葉片偏窄且半上沖,其植株株高160 cm,穗位高42 cm,果穗穗長15 cm,穗行數14行,穗粗4.5 cm,其子粒為橙黃色,植株屬于半緊湊型。母本2012的幼苗葉鞘綠色,葉片為濃綠色,葉緣為綠色,葉片寬且平披,其植株株高145 cm,穗位高35 cm,穗行數14~16行,穗長18 cm,穗粗4 cm,子粒為橘黃色,植株屬于松散型。
1.2雜交種選育過程父本769、母本2012于2008年在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粱研究所試驗基地進行組合雜交,2009年在試驗地進行田間種植鑒定,田間表現植株健壯、非常整齊、穗位基本一致,在當年200多份甜玉米雜交組合中熟期表現特早,果穗長筒型,子粒深,產量高。雜交優勢非常明顯,實現了雙親優勢的互補。蒸煮后果穗顏色鮮黃,香味撲鼻。吃起來皮薄、渣少、甜度高、風味佳,品質上等。產量高,比對照金菲增產8%,抗性較強,一級果穗率與出子率均高,被確認為優勢組合。于2010、2011年參加山西省特用玉米區域試驗,經山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2013年審定通過,編號:晉審玉2013026,定名為迪甜6號。
2選育結果
2.1特征特性超甜玉米迪甜6號在山西省晉中地區種植出苗到采收需78 d左右,比對照品種晉超甜1號早8 d左右。其植株幼苗第一葉葉鞘為綠色。葉尖端為圓形,植株株型表現為半緊湊,植株總葉片數為16,株高平均為185 cm,穗位較低,平均為48 cm左右,雄穗主軸與分枝角度適中,一級分枝共14~16個,側枝姿態輕度下彎,最高位側枝以上的主軸長25 cm,雄花花藥黃色,穎殼為青色,果穗筒型,穗軸為白色,穗長21.9 cm,穗行數14~16行,行粒數37.4粒,子粒為鮮黃色。
2.2抗病性鑒定迪甜6號植株健壯,前中期生長勢強。2010、2011年經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山西農業大學農學院進行抗病性鑒定,結果表現:中抗矮花葉病、粗縮病;高感絲黑穗病、大斑病。
2.3品質分析超甜玉米迪甜6號果穗穗行排列整齊、不禿尖,子粒色澤鮮艷,感官品質非常好,蒸煮后品嘗皮薄、味香、甜度高,品質表現亦佳,可溶性總糖達19.5%,果穗品質綜合評分90分,品質達到國家1級標準。
2.4產量表現超甜玉米迪甜6號在2009年試驗中產量高,比對照金菲增產8%。2010、2011年參加了山西省鮮食玉米品種區域試驗,經多點試驗匯總:2010年單位面積產鮮穗14 085 kg/hm2,2011年單位面積產量略有增加,產鮮穗14 430 kg/hm2,2年平均產鮮穗達14 258 kg/hm2,在同類玉米中,產量表現為高產。
3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3.1地塊選擇在種植超甜玉米迪甜6號時,必須與其他種類玉米間隔300 m以上,防止其他玉米的花粉授到迪甜6號上,影響其品質,采取時間隔離亦可,并盡可能選擇地塊平整、土地肥沃、便于灌溉的地塊種植。
3.2精細播種所有超甜玉米的頂土力較普通玉米都差,幼苗瘦弱,因此在播種時必須認真選種,去除爛粒、發芽粒,精細整地,將土塊耙細、把握好墑情、播深,細土蓋種,防止板結。當5 cm厚地溫穩定在12 ℃以上即可播種。播種后用腳踩實,以保證種子和土壤的充分接觸,根據試驗播深以3 cm左右為宜。種植戶可以按照實際需要調節播期,錯開采收期,這樣就能延長采收期,盡可能滿足市場需求,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3.3栽培密度根據多年多點的試驗結果,迪甜6號的適宜種植密度為54 000~58 500株/hm2。在土地肥沃、灌溉方便的地塊可適當增大密度,提高產量。
3.4及時去分蘗當植株幼苗長到高60 cm左右時要及時徹底去除植株根部長出的分蘗,以防止分蘗徒長造成養分流失,之后若發現有分蘗要及時去除。
3.5合理施肥,及時灌溉播前應施足底肥,充足的底肥是植株良好生長的基礎,可施充分腐熟的糞肥20 000 kg/hm2外加三元復合肥1 500 kg/hm2。苗肥要適時早追,在植株5~6葉期,結合淺松土,可施尿素150 kg/hm2,氯化鉀130 kg/hm2。長到大喇叭期時,可施尿素225~300 kg/hm2,氯化鉀225 kg/hm2,并培土,每次追肥都應深施嚴埋。拔節期和孕穗期是甜玉米需水的關鍵時期,要根據墑情及時灌溉,保證植株有充足的水分吸收。甜玉米較普通玉米需水要大,切不可造成植株缺水,影響植株正常生長。
3.6病蟲害防治迪甜6號的主要蟲害是玉米螟[8],玉米螟咬食植株葉片、花序、果實子粒,嚴重時危害玉米產量及外觀品質,因此要注意及時防治。防治玉米螟可用白僵菌顆粒劑,在喇叭口期人工施入,用藥45~75 kg/hm2;也可在玉米喇叭口期、抽雄期、抽絲期用機動噴霧器噴灑白僵菌粉劑,用藥15~30 kg/hm2。迪甜6號的主要病害是玉米大斑病、玉米絲黑穗病。玉米大斑病防治:在大斑病發病初期,可以用百菌清、多菌靈、敵力脫、三唑酮等均勻噴霧防治, 5~8 d噴1次,連噴2~3次。玉米絲黑穗病防治:用含有戊唑醇的種衣劑包衣[9]。用種衣劑包衣即可有效防止病害,亦可提高發芽率,為高產提供有效保障。
3.7適時采收超甜玉米的收獲期是指從果實飽滿可以食用到果實開始脫水、品質下降不適宜采收的時期。適時采收對其品質和商品價格影響很大。為使玉米果穗子粒飽滿,色澤鮮艷,采收時間從外觀看花絲變黑褐色為采收適期,采收時間一般是授粉后22 d左右。
4結語
迪甜6號甜度高、風味佳、皮薄渣少、子粒深,品質屬于上等水平,清香可口,是理想的保健、休閑食品,受到人們的極大喜愛。該品種果穗大、苞葉長、果柄適中、耐密性好,一級果穗率高,深受種植者歡迎。超甜玉米迪甜6號屬特早熟品種,生育期短,種植戶可根據市場需要,調節播期,決定上市時間;結合優良、適宜的栽培措施,適宜地區可進行兩茬種植或套播蔬菜,提高復種指數,有效提高經濟效益。迪甜6號屬超甜玉米,頂土力較普通玉米弱,播種時一定要足肥足墑,深度適宜,適當加大播種量,保證苗全、苗齊、苗壯,為豐收奠定良好的基礎[10]。
參考文獻
[1] 李一男.甜玉米的發展趨勢及育種目標[J].現代農業,2011(1):66-67.
[2] 廖琴.中國玉米品種科技論壇[M].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2001.
[3] 石德權,郭慶法,溫義昌,等.食用玉米研究進展[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4] 鄭洪建,顧衛紅.甜玉米研究現狀及發展[J].上海蔬菜,2001(2):12,42.
[5] 許金芳,宋國安.鮮食玉米研究現狀與發展對策[J].玉米科學,2007,15(6):40-42,46.
[6] 俞平高.甜玉米新品種的選育現狀及其推廣模式的探討[D].杭州:浙江大學,2006.
[7] 劉建華,胡建廣.甜玉米和糯玉米的生育特性與栽培技術[J].廣東農業科學,2004(S1):39-42.
[8] 王建軍,楊書成,王燕.特用玉米品種抗絲黑穗病鑒定與評價[J].山西農業科學,2011,39(10):1043-1045.
[9] 邵新勝,梁哲軍,趙海禎.山西省作物高產高效綜合生產技術研究[J].山西農業科學,2012,40(1):1-3.
[10] 王俊花.迪甜10號的選育及配套種植方式[J].山西農業科學,2012,40(7):719-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