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智超 王子杰
摘要:房屋建筑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房屋建筑必須有過硬的質量才能保障人們的安全。房屋建筑地基基礎承載著屋房屋建筑的地筑的根基,關系著人們的用房安全。本文筆者上房屋建筑,是建對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處理技術進行了探討,希望對相關從業人員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地基;處理;問題
前言
我國房屋建筑業的不斷發展,提高了對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的施工要求,施工單位需全面了解并熟練掌握施工的技術要點,提高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技術,提升地基基礎的承載力度,保障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的質量安全。
一、保證地基施工材料質量控制
房屋建筑工地所使用的房屋建筑材料質量是保證施工質量的關鍵環節。如果所使用房屋建筑材料沒有達到標準那么地基的施工也必將不符合施工要求。因此,必須要嚴格保證房屋建筑材料的質量。首先,要嚴格審核房屋建筑材料供應廠商的供應資格,選擇合格、有資質的廠家供應房屋建筑材料;其次,對進入施工工地的房屋建筑材料進行審核審批,核實房屋建筑材料中的質量報告檢驗單據、房屋建筑材料的外觀是否符合標準等等。
二、保證地基基礎施工環節質量
(一)基槽的質量控制
1、基槽開挖。在根據施工設計圖紙完成放線工作后就可以開始進行基槽開挖工作。目前大多數房屋建筑工地為了加快施工進度都是使用機械設備來機械基槽開挖,人工修邊與局部挖土相結合的形式。在開挖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根據開挖的情況及時清楚現場的泥土,以便在回填的時候使用。在基槽開挖接近底部時要及時測量基槽底標高,在滿足基地標高數據后開始進入下一階段的施工,避免基槽長時間暴露在外,或者由于天氣影響導致遭受雨水浸泡降低承載能力。在對地基進行填方工作時,要事先對所填泥土的含水量進行檢驗,保證土質具有最佳的含水量以及最少的碾壓次數,最大程度的保持使用一致的土質,當土質不同時,就要采取分層的方式進行填方,對于填方最底下的施工工作要滿足技術的標準實行。在進行基地填土施工時,要保證從施工場地底層開始,由下往上的進行分層填土,夯實。如果是采取人工填土,就要保證每層填土的厚度在25cm~35cm范圍內;在進行壓實工作時,要保證碾壓機掌握好碾壓的速度以及碾壓的次數,要時刻關注到基礎設施和管道的情況。
2、基槽檢驗。在完成基槽開挖工作后及時檢查基槽平面尺寸與其標高是否符合施工設計圖紙要求。基槽檢驗工作是保證地籍質量的重要步驟。首先,要仔細檢查基槽的重點施工部位,例如墻角、承重墻下、柱基以及其他受力主要結構。其次,檢查基槽底部是否挖到土,是否需要繼續下挖或進行其他處理;再次,核實基槽底部土層是否出現含水量反常的情況,有無橡皮土跡象,如出現異常要及時處理。在施工前要檢查土料、石灰材質的比例以及是否攪拌均勻,在施工過程中要著重注意分層鋪設的厚度、加水量、夯實次數以及壓實的系數等。并且在施工完成再次檢查核實地基的承載能力,記錄形成施工檢驗報告。
(二)地基局部處理與加固
1、松土坑處理
當基槽出現松軟土質以及淤泥的時候要進行全部清除,直基槽土質出現老土為止。進而使用于基槽底部天然土性能相近的土料開展回填工作。如果基槽內地下水位較高或有積水難以處理則可以選擇在防潮層下使用鋼筋磚轉圈梁來避免不均勻沉降的情況出現。
2、磚井與土井
如在基槽中出現磚井與土井則可以使用于井底相近性能的房屋建筑材料進行回填。當井內已經填土完畢并且壓實后要將井磚閣拆除,使用灰土分層將其夯實在基槽底部。
3、地基加固
地基加固的方式多種多樣,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一般都是根據工程實際情況、當地地質環境、施工機械設備等因素來確定的。最為常用的兩種地基加固方式包括灰土墊層與天然積配砂石墊層兩種。灰土墊層主要是選用一定比例的石灰與粘土,將其按照一定的比例攪拌均勻,分層鋪設在基槽內夯實而成。灰土墊層加固法的優勢十分明顯,其施工效率較高,施工流程便捷,房屋建筑材料易取,普遍適用于加固軟弱土、濕陷黃土等地基的換土施工中。天然積配砂石墊層就是選取河道兩邊的河卵石頭分層鋪設碾壓而成。其普遍適用于基槽開挖較深,地基水位較高的基槽處。
三、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的施工技術要點
(一)保證地基基礎勘察的準確性
對房屋建筑地基基礎進行勘察是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的前提和基礎。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礎工程工序較多,工藝較為繁雜、專業性強、且質量要求較高,對房屋建筑工程進行地基基礎的勘察能提前預知并發現隱蔽事故,有效避免隱蔽事故的發生,并為施工提供相關的參考資料和有用數據。施工單位通過地基勘察對施工工地的地質情況進行深入全面地了解,參照已勘察的地質情況和地質類型來設計相關的施工方案,并對勘察的數據進行記錄和分析,進而對房屋建筑總平面組圖進行科學合理地規劃。施工單位需對勘察的結果加以重視,按照實際情況對數據進行記錄,發現問題要及時上報,不能忽略任何一個細小的環節。另外,施工單位在進行勘察時要選擇合適的對鉆孔深度,鉆孔深度必須符合評估標準。
(二)重視支護設計及土方開挖
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礎勘察完畢后,施工單位接下來的工作是對工程的支護進行設計及土方開挖,具體施工操作如下:一是施工單位需將挖方區域內的障礙物清理干凈,并將挖方區域內的地下電纜及地下排水管進行遷移,同時在挖方區域內設置測量控制網,并保證控制網軸線、基線和水準點的準確性;二是施工單位根據工地的地質條件選擇合理的土方開挖方案,并運用施工機械(如反產挖掘機、石粉碎機等)對施工區域的較硬土質和巖石進行處理;三是基坑開挖完成后,施工單位就要對成品進行保護,如:保護測量控制樁,防止挖掘機撞壞基坑,同時,在基坑周圍鋪設排水渠及集水讓施工場地保持一定的坡度,防止積水浸泡基坑及場地。
(三)提高地基基礎結構設計的科學性
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在施工前,必須經由專業設計人員進行設計規劃,才能進行后續的施工操作。設計人員在設計必須考慮房屋建筑的用途、房屋建筑所處的氣候環境及房屋建筑的地質狀況,結合勘察的結果選擇選擇最佳的方案。同時,設計人員對勘察報告的數據及建議應予以重視,對于數據不合理或不明確的地方要進行及時核查及更正,保證所用數據的準確性。施工過程中,若遇到地基傾斜或沉降的情況,施工單位必須馬上停止施工,并盡快找到發生的原因,解決之后才能繼續進行施工。
(四)做好地下水的控制及基坑的檢測
對地下水進行有效地控制是房屋地基基礎施工的重要工序,地下水的控制可以采用管井降水的方法。基坑檢測是房屋建筑地基基礎施工的另一個重要工序,檢測內容有:基坑邊坡的變形情況、基層位移情況、基坑的漏水情況等。
四、提高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質量的措施
(一)選擇合適的地基類型
選擇合適的地基類型是提高房屋建筑地基基礎施工質量的關鍵。我國的土地資源較為豐富,其中一部分地質(如:濕粘土、凍土、雜填土、泥質土等)不適宜用作房屋建筑的地基。若在以上的地質基礎上進行施工建設,將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的施工難度,影響施工的進度和質量。
五、結束語
在各項工程施工時,要加強對施工質量的監督,運用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措施,不放過任何的一個施工細節,對每道施工工序都嚴格把關。通過提高質量監督控制,避免各類施工事故的發生,保證施工工程穩定安全的推進開展。嚴格要求施工人員按照施工規范進行,保證地基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楊舟海.現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技術[J].價值工程,2012 (22).
[2]秦培永,宋文杰.探討現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技術[J].建材發展導向,2014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