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漫畫是從傳統繪畫中衍變而成,早期的漫畫局限于對于人物形象的夸張和戲謔,對于社會現象的批判和人性的諷刺,隨著時代的發展,當代漫畫家們開始注重對漫畫形式感的營造。本文重點介紹了何為漫畫的形式之美,最后指出漫畫形式感的美學意涵具有動態發展性,了解和研究當代漫畫形式感的美學意涵才能創作出更多符合時代潮流和大眾審美情趣的漫畫作品。
關鍵詞:形式美;當代漫畫;美學意涵
一、關于漫畫的形式語言
(一)視覺藝術的形式
藝術形式即某種藝術種類的形態或構造。繪畫講究畫面要有形式感,通過線條,色彩,等因素有規律的組合表現出來。戲劇,電影鏡頭也要講究畫面的形式感,使其具有更高的審美追求和藝術價值。形式感是判斷任何一種藝術門類的創作作品優劣不可或缺的標準。
(二)漫畫形式演變
不同的時期在不同的文化大背景之下,人們的審美在不斷變化,形式感也沒有特定的標準但是任何作品的形式感都會有前輩同類作品的影子,受之前同類作品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這是一個繼承并不斷突破發展的過程。
漫畫屬于繪畫藝術門類之一,漫畫形式的產生很大程度上來源于繪畫形式。并根據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在借鑒繪畫形式的基礎上不斷突破創新,產生一種漫畫獨有的脫離了繪畫形式的當代漫畫形式。
(三)當代漫畫形式特征
當代漫畫是在傳統漫畫的基礎上發展而來,通過多種藝術語言融合而成,包括繪畫,電影,戲劇,計算機,平面,設計等,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形式特征,如早期只注重表意性的獨幅諷刺漫畫借鑒了戲劇藝術加入了敘事性的特點形成了現在的連環漫畫,連環漫畫借鑒了影視藝術加入了鏡頭語言和分格的應用形成了現代故事漫畫。
二、漫畫形式美的外在表征
(一)造型的提煉與塑造
1.夸張與扭曲
夸張是漫畫造型中最重要的表現手法,是漫畫區別于其他繪畫種類最具標志性的特點。夸張變形即對形象整體或局部進行伸長壓縮,放大縮小,包括對形象表情、動作、形體的夸張。但是夸張變形并不是隨意的夸張,無厘頭的變形。需要針對不同的形象采用不同的夸張手法和夸張力度,做到張弛有度,靈活把握。縱觀歷史上成功的漫畫造型可以看出,越是性格平穩,行為正派的漫畫形象夸張力度越小,而越是帶有喜劇性或諷刺性的形象,其夸張力度越大。其實是夸張和扭曲的不同,一種是只獲得鮮明的外形,保留它良心的內核的夸張,一種是連內核都改變的夸張就成為扭曲。使用哪種夸張的造型手段,要根據形象的個性特點來決定。而不論是夸張或扭曲,都要以創造出生動形象,惟妙惟肖的個性形象為目的。
2.簡化與平面
簡化是藝術造型中一種常用的手段,在漫畫中更是一種重要的造型手段。最明顯地一個例子是Q版漫畫,Q版漫畫有著很強的形式規律可循,主要表現在頭大眼睛大,身體與頭的比例約在1:1到1:2之間的卡通形象,頭部基本簡化成圓形,這種簡化方法使形象生動可愛,簡單易上手的特點更擴展了漫畫的作者群。簡化與平面的不同在于,簡化是對細節的簡化,輪廓復雜的外形進行直線條的簡化,平面是另外一種簡化,是把立體的東西去掉光影壓扁成平面。簡化需要抓住形象的本質特征,比如創造一個犀牛的漫畫造型,首先需要抓住犀牛最獨特的特點,獨角和碩大的身軀,再進行直線條的簡化使漫畫造型夸張可愛。
3.裝飾與抽象
裝飾造型即運用裝飾性的符號語言按照裝飾性的規律和手法,主觀的將裝飾性融入到藝術造型中的手段。裝飾造型以審美表現和形式表達為目的,是造型之美的重要表現手段。裝飾造型不注重對形象的真實表達,對形象的處理著重于平面的范圍內進行,將側重點放在形態的大小、位置、方向及點線面的組織關系上。[1]抽象也是一種裝飾,裝飾與抽象的不同在于,裝飾主要指用紋樣進行裝飾,抽象是用符號進行裝飾。有時運用地域或時間具有標志性的裝飾紋樣還會增加漫畫的民族地域性和時代感,不僅加強了造型視覺的美感而且增加了造型的文學內涵,做到形式與內容的統一。運用符號的抽象裝飾在現代漫畫造型手段中使用較廣,如網點的使用,可以起到豐富畫面細節,表現空間感質感的作用。
(二)畫面圖式的視覺性
縱觀漫畫的三種表現形式,獨幅諷刺漫畫通常只具有表意性,在圖式與構圖方面不做太多講究。而具有敘事性特征的連環漫畫中通常采用的是上圖下文,左圖右文的圖式,目的是解釋漫畫中的故事,使人們更好的理解漫畫中的含義,圖式方面也比較單一,沒有太多形式上的追求。故事漫畫融合了插圖中圖文結合和分格的版式特點,將文字融入畫面中,圖與文有機結合,打破了傳統單一的圖文模式,也使畫面格局有了獨特的審美情趣。
隨著時代的發展,不同時期的繪畫風格,人文精神,社會背景的演變,漫畫的圖式形式也更加多樣化,當代漫畫家們越來越注重對于圖式美的營造,為了創造一種視覺新奇和形式的美,不像一般的漫畫家按照出版社的要求只把圖畫好,而是直接自己在里面進行圖文的搭配,把文字作為一種圖像元素,對文字圖形化,作為畫面中的點或線或面的視覺元素進行組織構圖。
(三)媒料肌理的情感流露
材料是繪畫中重要的表現媒介,材料具有多樣性,不僅有傳統材料如水彩、丙烯、油畫等之外,現代繪畫還衍生出很多非傳統材料如泥土,樹脂,金屬,報紙拼貼等綜合材料,吸引著藝術家們不停的去嘗試和探索。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質感,肌理和特性,正如李澤厚先生所說:“作為藝術作品的物質形式的材料本身,它們的質料,重量,顏色,聲音,硬度,光滑度……等等,與主體的心理結構的關系,也構成藝術作品訴諸感知的形式層的重要問題。”[2]材料本身各種特性的不同產生不同的藝術形式和視覺效果,體現了藝術家獨特的興趣,審美趣味。材料運用得當,能夠增加繪畫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三、現代動漫美學意涵發展的動態性
現代漫畫美學意涵具有流行性,不是恒定的,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生活方式,審美趣味的改變而改變。未來的漫畫形式美感是怎樣,誰都不能確定,但是能夠肯定的是它必然是繼承了現在漫畫形式美的基礎之上發展變化的,作為漫畫工作者,跟上漫畫形式美的發展性才能跟上創作的潮流。了解當代漫畫形式感的美學意涵,在漫畫領域不斷地進行探索與創新才能創作出更多符合時代潮流和大眾審美情趣的漫畫作品。
【參考文獻】
[1]曲藝民.裝飾藝術及裝飾造型的基本特征[J].昌吉學院學報,2005(03)
[2]李澤厚.美學三書[M].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
作者簡介:田曉露,女,(1989.4—),漢族,河北滄州人,廣西藝術學院,13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研究方向:現代插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