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法生
摘要:隨著社會各界對環境和旅游的重視,人民也對生活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為林業休閑產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契機。我國的林業休閑產業發展迅速,但是在發展過程當中也存在諸多的問題,本文主要就林業休閑產業發展問題展開淺要的論述,希望有助于林業休閑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林業休閑產業;發展;問題
我國一直倡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林業的健康發展正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偉大成就。以林業為基礎的林業休閑產業符合低碳環保的理念,是國民經濟有一個新的增長點。林業休閑產業提供人類休閑娛樂的全新方式,它依賴于得天獨厚的森林資源,進而滿足人類休閑娛樂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林業休閑產業不是單一的產業,它涵蓋多個方面,諸如旅游休閑、文化休閑、體育休閑等,它是一種綜合性較強的新興產業。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生活品質的提升,我國的林業休閑產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林業休閑產業的發展也帶動了旅游、體育、休閑等相關產業的發展,但是主導產業和相關支持系統存在的問題制約了林業休閑產業的健康發展。
一、主導產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發展速度緩慢,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縱觀我國的林業休閑產品,盡管多種多樣,但是綜合比較起來,筆者發現眾多的林業休閑產品大同小異。產品單一是林業休閑產品的顯著特征,這就不能滿足眾多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因為消費者來源于五湖四海,他們的年齡、收入水平、教育背景等因素的差異會導致消費者的價值觀和對休閑產品的要求有所不同,而單一的休閑產品是很難滿足消費者的口味的。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有宋城”90余處“,西游記宮”800余個,盡管悠久的歷史文化古跡為我國的林業休閑產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但是企業和當地部門沒有合理的利用,導致這些古跡的文化附加值較低,與當地的自然景觀不能有機的結合,從而降低了景觀對游客的吸引力。隨著改革開放的穩步推進,我國的投資環境越來越寬松,一大批國外優秀的企業開始投資我國的林業休閑產業,再加上經濟全球化的沖擊,國內和國際環境的變化給我國林業產業的發展帶來了不小的沖擊。
(二)文化附加值及生態文化教育功能低下
林業休閑產業除了依靠森林自然資源,它還要與當地的人文景觀、風俗文化等緊密的結合起來這樣林業休閑產品才能散發出濃重的文化氣息,才能吸引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游客。但是我國的林業休閑產業過于追求商業化,導致眾多的林業休閑產品的文化附加值不足。許多游客體驗林業休閑產品除了欣賞自然景觀外,更多的是了解和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但是我國的林業產業不注重傳統文化的開發,使其不能滿足消費者的內心需求。
(三)林業休閑產品價格較高
林業休閑產品應該是面向大眾的,要讓全體的人民都能體驗到林業休閑產品給人類帶來的精神的享受。但是我國許多林業休閑產品價格頗高,一般消費者難以承受。以高爾夫運功為例,高爾夫運功在古代是貴族專享的運動,但是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它已演化為大眾休閑娛樂一項運動。在美國高爾夫公共球場的費用只相當于我國一場乒乓球的價格,而在英國幾乎和一張電影票的價格差不多。但是在我國卻是另一番景象,高爾夫仍舊是所謂的“貴族運動”,是一般消費者渴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四)管理體制落后,林業休閑產業發展不規范
林業產業雖然與文化、體育等產業密切相關,但是在根本上還是有所區別的。我國沒有探究和實行符合林業產業發展的管理體制,依舊采用文化、體育的管理體制,這遠遠不適應林業休閑產業的發展模式。在文化、體育產業運行中,缺乏必要的管理規制。體制落后,管理規制缺位。我國沒有把休閑產業作為一項獨立的產業進行規范和管理。林業休閑產業和文化、體育產業相混淆是我國林業休閑產業的發展現狀,我國每年的統計數據都把林業產業數據劃分到體育文化數據中,導致林業休閑產業缺乏相應的數據支撐,從而不能為政府提供制定林業休閑產業發展規劃的依據。
二、支持系統存在的問題
林業資源是林業休閑產業發展的基礎,林業休閑產業通常要選擇森林覆蓋率較高的地區。而這些地區交通往往不是很方便,有待進一步開發。林業休閑產業依賴于配套完善的基礎設施,而在道路、餐飲、住宿等支持系統建設嚴重不足。盡管林業休閑產業已發展有些時日,但是資金仍舊短缺,使得我國林業休閑產業陷入了先進行林業休閑產業的開發,后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尷尬境地。基礎設施建設的滯后,降低了游客的數量,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林業休閑產業創造的社會價值。
三、影響林業休閑產業的發展因素
(一)資源環境因素
森林資源是林業休閑產業的載體,但是我國的森林資源總量豐富,可是人均占有率遠遠落后與其他國家。不僅如此,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各個行業對環境產生了巨大的負擔。水污染、地表沉降、霧霾、亂砍亂伐等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森林資源人均不足、環境問題突出制約了林業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二)政府制度因素
行業的發展需要相應的制度為支撐,作為新興的林業休閑產業更為如此。目前我國的林業休閑產業政策不明確,政府人員對林業休閑產業認識不足,導致缺少林業休閑產業的發展規劃。缺少制度的保證和規劃的指導,林業休閑產業發展陷入了“無人問津”的困境。現行體制下,林業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存在問題。產權不清和運行體制的不完善導致一些林業企業既是管理者又是經營者,失去了監督的合理性,也引起了開發與資源保護的矛盾。
(三)人才因素
林業休閑產業的發展還需要人才的參與,就目前的發展狀況看,林業休閑產業的專業人才嚴重不足。許多林業休閑產業的從業者缺少相關專業的理論知識,對行業的認識含糊不清,制約了產業的健康發展。
四、結語
林業休閑產業前期投資大,但是后期的回報也是很客觀的。林業休閑產業依托森林資源和相應的文化產業,既能滿足游客休閑娛樂的需求,還能對游客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更符合經濟低碳發展的理念。所以發展林業休閑產業意義重大,面對林業休閑產業發展中的問題,相關人員要深入思考,追本溯源,這樣才能制定相應的解決策略,促進林業休閑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謝煜.林業生態與產業共生協調度評價模型及其應用研究[D].南京林業大學,2009
[2]沐德榮,李智勇.林業減排增匯機制對中國多功能森林經營的影響與啟示[J].世界林業研究,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