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浩升
吳川市土木建筑工程公司
摘要:定額計價的傳統模式和工程量清單為基礎的計價模式相比,前者不大合理。而且讓企業自主性得不到有效發揮,這樣一來讓定價結果與實際市場存在較大的差距,影響了工作的順利開展。本文主要是對工程量清單和定額計價進行分析比較,供同行借鑒參考。
關鍵詞:清單量;計價模式;建設項目
前言
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激烈競爭,各類成本直接關系到企業的長足發展。造價管理工作有效進行,對于投資的盈利目標有著直接的關系。每個企業本身對于盈利期望都較高,這樣更應將各種資源優化,給企業自身更多的發揮空間。
一、基于工程量的清單計價模式
建筑工程造價管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市場經濟的需求不斷改革與發展,其最終的目標應該是全面實現以工程量清單為基礎的價格模式。基于工程量清單模式下建筑工程的造價是一個價格計算的過程,因此要考慮到在價格計算中十分關鍵的兩點,那就是合理確定和有效控制。并且,在設計過程中和具體操作、實施中,設計人員不僅要充分考慮各種基礎費用,還需要對施工過程中的成本降低費用與技術措施費用等內容進行綜合評估。
工程量清單是一個能夠充分地體現出擬建工程的分部分項工程、措施項目及其他項目的明細清單,而以工程量清單為基礎的清單計價模式是根據規范要求,按照統一格式報價的一種行為。因此,從根本上來講,以工程量清單為基礎的造價管理會貫徹于項目的始終,應用在招投標階段、施工階段以及竣工結算階段。
目前,我國的建筑工程定價基礎為政府定價,與市場經濟相適應,從本質上講還是以計劃價格為主體。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近些年,建筑工程造價管理領域也隨著市場需求不斷進步和調整。目前,以工程量清單為基礎的計價模式已經逐步取代了傳統的定額計價模式,建立以市場價格形成為主、以工程量清單為基礎的建筑工程價格體制。工程清單模式下的造價控制過程如圖所示:
二、基于工程量的定額計價模式
(一)綜合評估,編制標準
在造價管理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除了直接費用、間接費用等開支的基礎上,還需要設計人員對施工過程中成本降低費用與技術措施費用等方面進行綜合評估。按照這樣的模式進行工程量清單為基礎的造價,可以有效地幫助企業編制定額標準,使建筑工程造價更加合理有效,同時,也能夠促進企業內部、施工方的流程規范化。也是讓建筑項目得以創新的一種改革手段。工程清單計價原則如下圖所示:
(二)政府規定,企業從屬
這個特點是造成定額計價方式的應用受到限制的根本原因,這種政府作為工程造價主體的計價模式,對不同級別的施工在記取造價的過程中規定了統一標準的“定額直接費”或者是“定額人工費”,作為經濟主體的業主只能對政府的這種規定貫徹落實并徹底執行,處于定價工作中的從屬地位,沒有定價的自主權,也就不能夠保證定價能夠反映出建設的先后順序以及建筑產品的質量與價格之間的關系,使得定價工作的基本功能與作用難以發揮,限制了工程的順利展開。
確定一個準確的額量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我國建筑市場目前的經濟狀況存在不成熟的因素,全國各地的市場價格標準不能達到完全統一,正是由于這種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差異,在建筑工程造價工作的實施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企業所在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充分參考當地的市場價格標準,最終制定出合理的報價。工程清單計價過程如下圖所示:
三、工程量清單計價法與定額計價法的比較
(一)編制方法不同
在建筑工程竣工結算的時候,基本都會根據實際完成的工程量以及合同中的相應規定來進行調整,在確定以及調整工程量的單價方面,工程量清單的計價方法更具有優勢。
這主要是因為在預算方法編制的過程中,工程量定額的編制方法主要依據的是在地區,部門統一編制的綜合單價,為的是能夠適應造價管理部門的統一管理,進而更好的適應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但是這種編制方法在人工、材料以及機械設備等的市場價格出現了較大波動的時候會使得編制出來的預算水平與實際的工程需求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距,也就對工程的展開沒有顯著的指導作用。
(二)單價處理方式的不同
工程量清單計價法與定額計價法在對待調整的工程量單價的處理方式也不同,所以二者在使用過程中的最后結算也就不同。
這是因為工程量清單報價法是在單價已經確定的情況下進行預算的,在工程展開的過程中,其基本的任務便是對工程量進行核對與審查,即便出現了增加的項目,使得工程量發生了變化,也可以通過補充單價的形式進行調整與處理,這樣在工程竣工結算的時候,便能夠做到工完賬清,減少了預算過程中的弊病,提高了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競爭實力。
(三)報價基礎不同
相對于傳統的定額造價,以工程量清單為基礎的工程造價模式更加有利于造價管理模式的轉變。定額造價是根據圖紙、定額來計算工程量,通過計算出的工程量,套用政府以及相關部門頒布的定額標準,最后得到一個價格。這種造價模式的缺點在于沒有關注到市場形勢,忽略了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與施工方在技術方面的實際情況等。而以工程量清單為基礎的造價模式,做到了基于相同的工程量清單進行自主報價,把政府及相關部門頒布的標準最為基礎,兼顧了市場經濟的需求、社會經濟的發展形勢并且充分考慮到企業本身的實際情況,在多方面權衡之下,最終得到一個報價。除了把消耗量按照定額作為標準以外,制定的價格標準進一步走入市場,向市場的需求與發展形勢靠攏。通過招標的方式來確定建設工程的承擔方,而相關的部分以及政府對建筑市場在宏觀上進行操控,以指導的方式進行參與而不是強制要求,下發指令。
參考文獻:
[1]嚴玲1,王 飛1,蓋秋月2.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施工方案對措施項目的影響研究[J].工程管理學報.2014(05)
[2]何立勇.建筑工程造價控制現狀及問題分析[J].山西建筑.2014(35)
[3]宋索莉.工程概預算編制中若干問題探討[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