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麗
河北省委黨校2012級人力資源專業在職研究生 061499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蓬勃發展,我們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更應該重視國民生活的幸福指數,由于目前我國城市化的步伐不斷加快,許多農村中青年勞動力涌向城市,留下農村里很多空巢老人,他們的養老問題急需解決。解決我國農村空巢老人的養老問題,是縮小我國城市和農村的經濟發展差距,促進國民經濟實力和生活質量提高的重要保障。
關鍵詞:農村生活;空巢老人;養老問題;改善措施
1.引言
由于我國農村人口基數大,人口老齡化速度明顯高于城市,加之農村的勞動力不斷涌向城市,出現了大量的農村空巢老人,很多老人晚年得不到贍養和照顧,造成很多家庭的空巢老人生活上面臨很多困難。因此,解決我國農村空巢老人的養老問題,是改善農村生活狀況、發展農村經濟、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具有相當重要的現實意義。
2.我國農村空巢老人的養老現狀及原因分析
2.1空巢老人數量多、增長快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這成為我國空巢老人數量多的重要因素;此外,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也是世界上最快的國家,我國老年人口數量高峰和增長高峰的出現,預計著我國老年人口的不斷擴大和發展。同時,我國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嚴重導致了農村空巢老人的出現;由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計劃生育這一人口政策的實施,農村的新增人口得到有效的控制,獨生子女數量增加,隨著獨生子女的長大,他們的父母逐步進入老年階段,計劃生育政策使得農村的家庭規模變小,子女數量變少,而老年人口數量增加。當子女一旦選擇進城工作賺錢時,就會留下老人在農村生活,一個家庭中大部分老年人就會因為缺少子女的照顧,而成為農村空巢老人。久而久之,這些農村空巢老人數量不斷增加,年輕子女不得不放棄工作,選擇在家里照顧老人,收入減少,拖動整個農村經濟的進步和發展。
2.2農村生活思想觀念不斷更新和轉變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生活觀念的轉變,農村的精神狀態不斷更新,越來越多的青年人熱衷于去大城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追求生活和精神的獨立,懷揣著大城市擁有更多打拼賺錢機會的夢想;還有就是城市里高等學校不斷在擴招,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自己的子女從小就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擁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因此他們為孩子選擇去城里求學,這種一邊打工一邊供孩子上學的生活方式,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涌向大城市。另外,社會經濟水平的進步和發展沖擊著傳統“養兒防老”的舊觀念,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意識到這一點,自愿選擇和子女分開來住,他們追求生活的安逸和自由,寧愿選擇不要子女的照顧而獨自生活。這樣農村子女和老年人的生活觀念差異,造成雙方隔閡增大,加之,子女在外地打工賺錢的生活壓力大,多數人選擇忽視老年人的贍養問題,種種思想觀念的差異導致兩代人生活狀態的分離,農村里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空巢老人。
2.3空巢老人的養老問題逐漸發展為一個社會難題
隨著國家對老年人的照顧政策不斷出臺和實行,養老問題不再是一個家庭的責任,它涉及到社會和國家的問題。由于老年人在身體、心理上都屬于弱勢群體,他們需要得到社會的關注和照顧,農村空巢老人的數量不斷增加,他們的養老保障問題越來越嚴重,急切需要解決。首先,贍養老人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盡管國家對一些年紀大的老年人有經濟補貼,但是這些費用還是不能很好地保障老年人的生活,他們的主要經濟來源還是子女,子女的照顧還是老年人生活的基本保障。老年人由于腿腳不靈便,有時日常起居等事情還是需要子女的幫助,例如,基本的做飯、洗衣等生活問題,這些生活上的難題都是空巢老人需要照顧的原因。其次,老年人閑暇時間較多,精神需求將隨之增大,子女應該多和老人交流、談心,讓空巢老人感受到親人的關心和家庭的溫暖。
3.解決農村空巢老人養老問題的對策
3.1發展農村經濟、提高生活水平
經濟是一切問題的根本,要想解決農村空巢老人的養老問題,我國應該大力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村人口的生活水平。只有農村的生活質量得到改善,農村青年才會留在農村發展,不再因為生活所迫而去大城市謀生,這樣才能守在老年人身邊,照顧好他們,避免農村空巢老人的出現。當農村的生活條件改善了,人們才會在經濟水平富裕的同時,注重其他方面的完善和發展,更多地去關注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注重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和生活幸福,從而改善我國農村空巢老人的生活水平。同時,農村空巢老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又能促進農村經濟水平的發展和整體經濟實力的提高,進而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
3.2完善農村養老制度、積極轉變生活觀念
健全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前提和重要保障。隨著我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農村養老保險制度、農村人口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的提出和施行,在我國農村的養老問題上還是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一些養老問題的細節之處得不到制度的保障。因此,我們應該綜合分析各個農村的經濟發展和養老現狀,制定完善的農村養老制度,為農村養老問題制定有效的制度保障。例如,為更好地使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惠及到更多的空巢老人,可以完善農村醫療救助制度,建立更多的農村醫療救助站點,使得農村老人的病癥及時得到醫療站點的救助和治療,保證老人的健康生活,從而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3.3加強對空巢老人贍養問題的社會關注
老年人曾經為社會的發展做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因此,要改善農村空巢老人的養老問題,不僅子女應該盡好自身的責任,同時社會應當加強對空巢老人的關愛,大力弘揚“尊老、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因此,我們可以積極組織一些適合老年人參加的團體活動,選擇一個時間和地點,老年人相聚在一起,進行愉快的交談,豐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形成一個老年人團體,讓老年人感受到來自同齡朋友的關懷和溫暖,豐富和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構建良好的農村風氣,有助于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
4.結束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村大量勞動力涌向城市,空巢老人相繼增多。因此,為解決我國農村空巢老人的養老問題,我們應當積極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村的生活水平,減輕子女的家庭生活負擔;同時,在倡導全社會尊老愛老的同時,建立健全的農村養老制度,多多開展老年人交流等活動,以豐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弘揚農村風氣,促進社會主義的建設。
參考文獻:
[1]許典利.農村空巢老人養老模式創新[J].人民論壇,2014,(2):160-162.
[2]趙素梅.農村空巢老人養老問題及其對策[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2,24(9):21-23.
[3]孟傳慧,田奇恒.農村空巢老人養老服務現狀及服務體系構建探討[J].價值工程,2014,(5):296-298.
[4]閆曉靜,任亮,肖守庫等.冀西北農村空巢老人養老服務的新政治經濟學思考[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20):5901-5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