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道路橋梁交通系統的建設規模龐大,工期較長,且有著較強的季節性,有些施工單位的硬件及軟件條件并不能適應公路橋梁施工的現狀,所以加強對公路橋梁建設工程的施工質量監督控制迫在眉睫。筆者結合馬叉河冶南鐵路橋工程實例,分析其施工全過程質量監督控制的策略,供同類工程作參考。
關鍵詞:公路橋梁;施工質量;監督;控制
1.橋梁施工質量監督控制概況
1.1橋梁施工質量監督控制的主要內容
根據施工階段工程實體質量形成過程的時間階段劃分,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可分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三個階段。
1.2橋梁施工質量監督控制的意義
①進行橋梁施工質量監督控制,有效提升路橋工程竣工后的使用壽命,節省相當大的維修、保養成本。②橋梁施工質量監督控制做得好,可以促進工程成本的降低,這樣一來企業的經濟效益也能夠提高。③橋梁施工質量監督控制得好,可以避免交付使用后通車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對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有保障。同時橋梁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性也得到提高。
2.實例分析
由于滁河防洪治理工程的需要,擬定在既有冶南鐵路橋上游25m處新建一座為三孔V型墩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橋,640米長路基鋪設,850米長鋪軌量。這部分項目的主要內容含括:舊橋拆除,改線重建鐵路橋,在以鐵路和鐵路專用線沿線地面的兩端一座新的橋梁建設,約850米總長度。在對橋梁施工前,要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對施工項目質量管理監督制度進行完善,對工程的每個環節都要全面的進行分析成為本工程的難點。
3.存在的問題分析
3.1質量控制難度十分大。由于滁河防洪治理工程量大、投資高、時間短,標段多,從而導致建設環節十分多和復雜,因此在進行質量設計時,難度十分大。所以要求設計人員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還需要設計人員了解各種施工工藝的特點,從而判斷此施工工藝適合哪些工程。因為該橋梁柱工程的項目規模十分大,因此進行識別的困難就非常大,若是簡單的對過程進行劃分,那么控制質量和成本就十分的不方便,若是對過程劃分十分細致,那么協調與控制的難度就會增加。
3.2施工人員的素質相差較大,難以監控。該橋梁項目施工的人員比較多,除了施工人員以外,還有技術人員以及管理人員,勞動力參差不齊,部分民工的素質與對施工的工藝流程及施工方法得不到掌握,加之其流動性十分大,嚴重影響到了工程的進度。還存在質量和安全意識并不強,從而增加了橋梁施工質量控制的困難。
3.3復雜的施工制度。因為橋梁的工程項目和技術環節都很多,而且都是露天工作,因此天氣、水文等自然因素嚴重影響到了工程進度。雖然在施工前技術人員會收集當地的資料,但是自然環境的變化是不能確定的,因此為人力以及設備的安排增加了困難。有一些施工設備也是租借的,因此增加了進行質量控制的難度。
4.加強橋梁施工質量監督控制的方法
4.1事前控制
在進場施工前,需要準備工作和相互影響因素等方方面面都需進行質量的把控。實施如下:①審查施工前的施工隊伍資質和施工者的許可情況由監理工程師審查和批準。②對工程所需原材料、半成品、構配件和永久性設備質量控制。復核出廠合格證、有關設備的技術參數資料,并對材料和業主一道參加共同驗收對質量作出必要的評價。③嚴格審查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需要著重的對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作全面的審核,經監理方審批同意后方可實施。④施工機械設備的質量控制。機械性能是否滿足質量要求和適合現場條件;凡不符合質量要求的不能使用。⑤由于工程量大需作標段分包,這里質量監督需對分包單位作資質審核;不具備相關的資質而未經監理負責人批準和評估其不能確保質量的施工單位不能進場,督促、檢查各分包單位建立質量保證體系。⑥針對施工圖的會同業主方、施工方作統一審核工作。核對建筑、結構、水電、通訊、設備安裝等各種圖紙相互之間有無矛盾;對重大分項工程和關鍵部位的特殊技術,應復核其是否能滿足施工要求。⑦工程測量放線控制。在原始基準點層面上,分別結合基準線與標高的參考等控制點的測量進行了核對,并且對它進一步作放線的精確測量,施工測量控制。
4.2事中控制
①建立和完善工序控制體系。影響施工過程質量的因素眾多,包括在工序體系管理中的很多重要工作流程應該是建立質量管理監督,需提交統計數據分析和質量控制圖表并對分包單位及時檢查或審核。
②要督促施工單位做好施工作業。加強施工技術管理,認真執行工藝標準和操作流程,以提高工程質量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加強過程控制,實施隱蔽工程驗收合格證簽收制,現場監督關鍵零部件質量,施工過程作檢查和技術審查,以防止質量問題。
③針對驗收時若有出現施工質量沒達到設計要求,必需在通知單位分包方作出書面形式的整改通知,直到整改后進行重新檢查至驗收通過,沒有通過復驗后,簽證整改,不得隱瞞,驗收重點如下:
基坑(槽)驗收:主要檢查坑采和高程的地質情況和設計要求和檢驗報告一致,據此判斷異常地基的局部處理;原鉆探是否需補充,原基礎設計是否需修正,對所接受的資料和工程的外部環境進行分析與確認。
在鋼筋混凝土綁扎作業過程中(包括預埋件)驗收:鋼筋數量、品種、規格,形狀、間距、搭接長度和焊接牢固度等質量的主要檢驗[1]。
埋入構件中的避雷導線驗收:避雷針在嵌入部件接受連續的電阻值檢驗,聯接處理、材料規格、數量和焊接質量[2]。
埋入構件中的工藝管線驗收:主要檢驗預埋工藝管線的數量、規格、走向、接頭質量和試壓記錄。
安裝設備和管道的水壓試驗驗收:主要檢查設備和管線的強度和嚴密性。審查技術變更和會簽設計變更等。
4.3事后控制
根據質量評價標準和方法的規定,完成各大分項及局部工程,對工程單位檢驗;①根據工程施工單位驗收申請報告,總工程師應組織有關專業監理工程師進行首次檢查。并將初驗結果通告施工單位;②單位工程竣工驗收,按國家驗收規范標準,報請業主確定組織竣工驗收的日期和程序,協助組織竣工驗收工作,并由總監理工程師組織編寫和簽發工程質量評估報告;③審核施工單位提交的竣工資料和竣工圖,并進行匯總;④分析與歸檔相關項目數據及技術文件,做好編目,成檔的要求。
5.結束語
馬叉河冶南鐵路橋工程的如期成功交付通車,達到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其與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全過程監督控制是分不開的,是環環相扣、相互交叉的,并不是獨立的,其具有連續性和借鑒性,進一步的完善還需要我們不斷學習。
參考文獻:
[1]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S]
[2]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S]
作者簡介:邱荒超(1958-),男,江蘇江陰,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道路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