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舉
浙江省遂昌縣村鎮建設管理處 浙江省遂昌縣 323300
摘要:小城鎮是我國城市和鄉村聯系的重要紐帶,對促進城鄉經濟發展、推動城鄉基本建設有著積極的作用。新形勢下,如何規劃小城鎮發展方向,實現城鄉一體化的戰略目標顯得尤為重要。文章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分析了小城鎮總體規劃規劃要點及發展方向,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城鎮;總體規劃;發展
1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和經濟水平的提高,加快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小城鎮建設至關重要。我國許多鄉鎮為了加快城市建設都開展了“撤鄉并鎮”工作,這導致“空城”、“鬼城”現象的不斷涌現,這樣不僅是資源的極大浪費,同時也變相地加大了農民負擔。小城鎮規劃發展一定要以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為基礎,避免大躍進、大跳躍,在保持城市和鄉村各自功能的前提下,協調發展。
2小城鎮總體規劃要點
2.1小城鎮規劃要科學定位
小城鎮建設規劃應把握小城鎮在所屬區域經濟體系中的準確定位。每個區域有每個區域的經濟特性和產業重點,小城鎮建設首先要明確自己所處地理位置和區域經濟的特性和重點。對于沒有人文積淀、歷史資源、自然資源的新建小城鎮,不妨明確小城鎮相對于鄰近中心城市的從屬地位,圍繞中心城市的經濟特點和中心城市對于生活物資、生產物資以及勞動力需求開展建設,在主體經濟中占有一定位置、在產業鏈中占有若干的環節。小城鎮作為銜接城市、鄉村的紐帶,既具有鄉村屬性,也具有城市屬性。可作為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鎮人口轉移的過渡環節,也可以作為某些一線、二線城市人口負擔過重導致的住房和就業緊張、以及建設項目用地緊張的有效緩沖。
2.2小城鎮結構布局
(1)集中塊狀模式。集中塊狀模式為小型城鎮的布局所常用的模式,常用于平原地帶。它的基本模式是由中心向周邊擴散式發展,當城鎮發展到一定程度后,新的副中心便從中應運而生。集中塊狀模式有經濟效益高、效率也顯著,但是這種模式也有不可避免的缺點,例如交通擁堵問題頻出、環境保護問題出現等問題。(2)集中帶狀模式。集中帶狀模式的特點為:主要道路交通帶動各項生產生活地區、周圍環境保護措施良好效益良好;但是限制因素較多,交通問題急需考慮。(3)集中組團模式。集中組團模式將城鎮根據地形、用地選擇等條件劃為多個組團,其特點為:用地較為緊湊、但是劃分各用地職能時比較繁瑣,容易出現重復建設的現象。
2.3小城鎮的城鎮容量設計
城鎮化的重要目標是建立一個合理的城鎮體系,是圍繞城市中心,實現各自功能、布局合理的小城鎮群體。小城鎮作為連接城市與農村的紐帶,既具備輻射、帶動周邊農村的功能,也有服務中心城市的功能。每個小城鎮建設規劃中不但要明確小城鎮的定位,還要考慮小城鎮未來容量問題。要充分考慮城鎮經濟發展后的人口集聚效應,小城鎮建設規劃中要根據中心城市的未來發展規模預計小城鎮的建設規模,為未來發展預留足夠的發展空間。國外有好多先進經驗可以借鑒,我們建設規劃部門應審慎論證,擬訂科學合理的建設規劃,為子孫后代負責。
2.4完善輔助設施建設
科教興國與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的兩大基本國策,也是小城鎮建設走好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兩大關鍵。設計、建設較高水平的學前教育、基礎教育、中高等職業教育設施,形成足夠的特色和城鎮魅力,不但可以滿足農村進城人口、外來務工人員及其家庭成員的教育需求,使小城鎮居民相對穩定,不斷提高小城鎮人口文化素質和勞動力素質,為小城鎮工商業發展培養建設、生產、管理、服務領域的急需人才,也可以使小城鎮比較中心城市具有宜居吸引力和某些領域的競爭力。當然,單純有優良的教育基礎設施還是遠遠不夠的,政府應制定優厚政策,吸引城市富余教師、退休教師、應屆大學生來小城鎮定居住和工作,鼓勵企業工程師和能工巧匠利用業余時間開展職業技能、技術培訓。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步伐的加劇,城市聚集了大量老齡化人口,有相當一部分人口是政策性退休,退休后尚有很大余熱需要發揮,小城鎮建設規劃中要充分考慮這部分人的文化優勢、技術優勢,營造宜居氛圍予以吸引,利用小城鎮的環境優勢、寬松節奏吸引這部分消費資源,并建設配套醫療、養老設施,形成新的產業鏈,以破解老齡化社會到來引起的中心城市養老負擔過重的難題。
2.5環境保護
在小城鎮建設過程中,很多地區采用粗放型小城市建設模式,導致小城鎮發展所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非常嚴重。如:地下水、土壤、空氣嚴重污染,人居環境惡劣,疾病率居高不下。這種犧牲子孫后代幸福的經濟增長模式得不償失,將來用于污染治理付出的代價將會更大。因此,在小城鎮建設之初就要建立小城鎮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制定小城鎮生態環境保護的經濟政策、技術政策和社會政策。
2.6小城鎮的特色建設
我們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國,每個民族、地區都有各自的傳統文化、地方特色,這些傳統文化和地方特色在小城鎮規劃、建設中要得到弘揚,而不是因為城鎮化的到來失去生存的土壤,不要因為政策引導的缺失而消失,傳統文化、特色產品、技藝永遠是小城鎮存在、發展的靈魂和魅力,不要因為經濟發展的工業化、商業化遺失傳統。傳統村落、歷史遺址、民間手藝的保留和傳承,才是小城鎮持久生命力之所在。小城鎮的特色建設不僅僅是產品的特色、產業的特色,規劃、建設過程中更應該注重文化特色的保留和傳承。
3小城鎮規劃發展方向分析
3.1小城鎮的空間整合
現階段,我國小城鎮的發展應該從量變逐步過渡到質變,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遵循經濟發展規律,宏觀調控,合理布局,逐步提高小城鎮的經濟發展水平。根據經濟情況、技術水平和未來的發展前景等要素,挑選重點城鎮進行重點建設,配套高層次的基礎設施并兼顧周邊鄉鎮需要。此外,還應明確各地區城鎮的職能分工,完善重點產業的布局調整和社會服務建設,加強各個城鎮之間的合作聯系,加強各個小城鎮間的合作聯系,協調發展成為統一的整體。小城鎮的空間整合,有利于交流和合理利用資源,優化小城鎮的空間布局,對于小城鎮的建設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3.2小城鎮的點-軸式發展
我國在經濟欠發達地區長期以來呈現經濟發展落后和城市建設緩慢的現象,導致小城鎮的建設也長期停滯不前。而有些地方政府為了要政績,在推進小城鎮發展時,運用行政手段迫使農民進行城鎮化生活,這不僅違背了事物的發展規律,而且農民無論在職業、文化和生產生活條件上都沒有完成最基本的城鎮化建設。筆者認為,城鎮化建設的動力來源于經濟的發展,城鎮化水平和經濟實力密切相關。在區域建設發展早期,經濟發展水平一般較低,資金的投入和重點開發項目應該放在少數中心和少數軸線上。這樣有利于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
3.3加快小城鎮中中心鎮的發展
小城鎮在今后的發展建設中,推進中心鎮的發展有利于集中小城鎮地區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加大中心鎮的集聚功能,增強對農村工業的吸引力;有利于促進土地資源的集約利用和推進農村剩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的轉移。
結束語
小城鎮的規劃發展具有不可逆性,而城鄉統籌下的規劃對小城鎮的發展有提挈的作用。因此要做好規劃的總結和探索,尤其是研究一些發展成熟的小城鎮,提出相對成熟的“模板”,給其他地區的小城鎮規劃建設提供有力的借鑒,使后來者少走彎路,避免不必要的建設浪費。
參考文獻:
[1]張同升瀏長岐.快速城鎮化發展背景下的中國城鎮規劃問題[J].城市發展研究2009(08).
[2]程遂營.城鄉統籌與我國旅游:現實需求與必然趨勢[J].旅游學刊,2011(11).
[3]孫剛印.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政策建構研究一基于城市化不同發展階段地區的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