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彬
寧波市房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寧波 315040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國家改變從前的福利分房模式,變成了貨幣性分配的方式。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當前,我國住宅小區的發展已經從數量上的要求轉變為質量上的要求,人們對住宅小區的配套功能要求越來越嚴格,這要要求我們的設計人員能夠以人為本,充分考慮人們的需求,滿足小區的各項功能。
關鍵詞:小區住宅;建筑設計;空間設計;園林綠化
住宅小區的建筑設計是非常復雜,它包括的內容非常多,比如小區的戶型布局、住宅保溫節能措施以及采光通風等等多個方面。我們國家房地產開發已經持續了較長的時間,從最初的摸索階段到現在不斷呈現出自己的風格,走過了一段很長的路程,可以說,現在的小區住宅設計水平已經有了巨大的提高。我們一方面繼續提高小區住宅建筑設計水平,在保證小區住宅質量的前提下,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切實考慮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高質量生活的需要,充分建立起“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滿足現代家庭的需求,對室內空間布局進行合理的設計,合理使用室內空間,對小區的配套功能進一步的完善。現代社會追求個性也使得建筑不斷的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設計中,我們必須需要遵循經濟適用的原則,然后設計出既能滿足個性需求,又能實現美觀的外形的小區住宅。
1、小區住宅的建筑空間設計
小區住宅必須要滿足人們的使用要求,且要具備安全性及耐久性。建筑的使用功能是建筑設計的一個重要方面,這也對建筑的空間組合產生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同時,建筑空間形式影響著建筑的具體使用功能,但是新的空間形式在滿足功能要求的同時,還能是建筑功能朝另外的新方向發展。小區住宅在進行建筑設計時,針對其功能的要求在空間設計方面需要注意一下幾點:
1.1、尺寸問題
住宅的客廳是人們在家進行生活、休閑的主要場所,在設計時,客廳的尺寸選擇為相對最大值。長期的實踐經驗以及數據采集分析中,我們發現,住宅的建筑最低面積要求為,客廳的有效使用面積在12㎡以上才能滿足一個家庭最基本的家具布置以及家居活動;與客廳相對比,衛生間的面積要求就要低一些,住宅內的衛生間在布置完衛生設施后,留有一定的使用空間就可以,最小實際使用面積不宜低于1.2㎡;臥室是家庭休息的主要場所,雙人臥室的使用面積最小不低于10㎡,單人臥室也應該在6㎡以上,廚房的實際使用面積要能達到4㎡以上才能滿足做飯的基本需求。
1.2、形狀要求
住宅的室內因為具體使用功能的不一樣,因此,其形狀的布置也不同。對于客廳、臥室等起居室,在設計時要注意盡量將其布置為圓形或者是方形,如果為狹長形狀,一方面起居不方便,另一方,家具等布置也非常不便。廚房則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1.3、朝向選擇
小區住宅的采光也是設計需要考慮的一個方面,一方面要保證陽光能照射到戶內,另一方面,還要避免長時間的烈日暴曬,同時還要考慮窗外的環境影響,我們需要根據房間的具體使用功能來對朝向進行選擇。在設計時南北朝向的住宅我們應該在南向盡量布置一個或者多個臥室。
2、住宅設計中的戶型配置
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對居住的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戶型的要求更多的向舒適性過渡發展,戶型配置也改變了傳統的模式,向多樣化的方式發展,戶型面積較以往大了很多,同時,戶內每個隔間的功能明確且更合理的進行組合,如儲藏室、陽臺、餐廳等隔間的布局,對于戶型配置來說,它們必須要能滿足下面幾點的要求:
2.1、私密性
20世紀90年代以及更早時期,住宅的建筑室內在進行空間布置時,客廳往往都是在整個房子的正中央,在客廳周圍的隔墻上我們需要預留數量較多的門,比如從前的一套三居室來說,臥室門需要設置三個,廚房衛生間設置兩個門,在加上入戶門及其他需要設置的門,可以說,客廳基本上被門環繞四周,客廳的使用功能存在局限性,不能充分的得到使用,且由于門較多,也使得房間的私密性要求沒有實現。針對上述問題,我們需要在設計時能夠將每個區域進行合理分割,客廳與臥室、餐廳等分割合理,干擾性降低,提高私密性。
2.2、廚衛、潔污分離
傳統的廚衛設計時,上下水的管道是集中處理的,這樣做能夠做到節約成本、降低投資的效果,但是廚衛相鄰的設置在后期的使用時會出現潔污混雜的現象。因此,在建筑設計時,我們必須要注意廚衛分離,避免后期出現潔污混雜的現象。
2.3、動靜分開
客廳、廚房等作為休閑、做飯的場所,流通性比較大,屬于較為熱鬧的場所,對于臥室來說,正好與客廳相反,它作為人們在家休息的場所,它需要較為安靜的環境,因此,在設計時我們要考慮到動靜分開的設計原則。
3、小區住宅設計的發展趨勢
3.1、綠色環保、節約資源
現代社會對環境保護要求越來越高,另一方面也要求節約資源。本著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我們既要能夠滿足住宅的功能性以及多樣性發展的要求,另外,還要采用新技術及回收利用的措施,盡量避免破壞環境及浪費資源的現象產生,同時,要注意在建筑材料的選擇上要盡量選擇可再生的材料,對舊的建筑材料能夠利用的盡量利用起來。對于住宅建筑空間的使用上要充分具備靈活性,盡量減少建筑體量。
3.2、耐久性的發展
當前,我們的小區住宅建筑設計規范要求使用壽命為50年~70年,普通家庭在購買房子時幾乎是用一輩子的積蓄來購買房產,買來房屋后,使用年限達到后將其報廢,這種現象對中國當前的國情來說是不符合要求的。隨著人們對超耐久性混凝土的研究,人們對住宅建筑的超耐久性研究也不斷開展,在未來可能出現混凝土的耐久性能達到上百年甚至幾百年以上,這樣住宅采用超耐久性的混凝土后,其壽命也能得到明顯的延長。可以說未來建筑的使用壽命肯定會得到質的改變。
3.3、舒適性的發展
小區住宅是人們的主要休息場所,其主要目的是為人們提供必需的服務,所以其前提條件是舒適性的要求。住宅設計必須在基本的戶型基礎上,每個房間的功能要能進行合理的安排,分區必須明確。首先大方面來說,小區的綠化面積現在國家要求要能達到30%,好點的小區在50%,使其與周邊的環境能夠更加和諧。同時,小區綠化與小區的廣場及其它景觀能統一,達到宜居性的要求。對于住宅的室內環境來說,要滿足采光通風等滿足人們要求,室內使用面積利用率較高。
3.4、智能化及科技化
現代的住宅小區普遍利用其科技化的措施,有些小區已經在實施智能化的發展。智能化主要是向三個方向在發展:(1)家庭智能化;比如家庭安全狀態及報警系統、遠程遙控、住戶信息的管理等等。(2)綜合信息服務系統;主要是在小區內配置的資訊發布、小區住戶信息收集等。(3)物業管理系統;物業管理智能化包括監控系統、車庫管理、收費服務等等。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各種新科技新技術的出現,越來越多新技術進入到人們的生活當中,不斷的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也為我們帶來了更大的方便,可以說,會有更多的新科技及智能化的技術應用到我們的小區住宅建筑設計當中,為我們帶來更多的便利。
總結:
小區住宅的建筑設計在不斷的發展中,滿足舒適性及安全性的前提下,更多的體現在小區的總體布局、住宅空間布置、平面布置等方面,還要結合小區當地的氣候環境等,結合當地人文等,使得建筑設計能夠盡量完美,滿足更多人的要求。
參考文獻:
[1]盧孟.高層住宅建筑設計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12)
[2]黃瑜,羅濤納,劍峰.當前住宅建筑設計分析與研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4)
[3]孫忠波,康鵬.現代居民住宅建筑設計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