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燕
摘要:立體海報是一種可以滿足多樣化需求,體現個性和創新型的有效形式,也可以起到更好的傳達作用,但是也有其局限性和適用范圍,設計者不應該對齊過分依賴,而應該努力尋求更豐富多元的形式。
關鍵詞:海報設計;立體化;優勢;局限
海報是一種視覺藝術,是人們生活中最常見,最流行的一種廣告形式,其特點是內容豐富,藝術表現力強,視覺效果突出。海報可以將圖形、文字和色彩等設計語言以最簡潔,最具創意,同時以最能被大家所接受的方式展現出來,從而達到傳遞信息,與受眾交流的目的。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平面或者僅在平面上呈現三維圖形的海報設計已經不能滿足海報設計的創新性以及獨特性要求,真正占有三維空間的立體海報逐漸多現。立體海報,顧名思義,其組成的要素不單單局限于二維空間之內,海報設計者將各種平面載體、實物元素,甚至聲光電等技術的運用形成一種全新的海報形式,相較于傳統的海報,三維海報可以給人帶來全方位的感官刺激,突破了海報僅僅局限于視覺領域的傳統,將海報的功能性進一步擴大。新形式的出現固然是好的,但這種形式必然有它的局限性,因此,本文擬從兩個對立面簡單分析海報設計立體化的優勢與局限性,以期設計人員在海報創作的過程中能積極突破與創新,而不是抓住一種有效形式機械重復的運用。
一、立體海報的優勢
(一)滿足多樣化的需求,體現個性和創新性
平面海報有限的承載空間致使它所能表現的內容也同樣有限,而立體海報等于在長寬的面的基礎上增加了高度元素,使有限平面成為了一個有高度的容器,其中能所盛放的東西將比一個單一平面多出無數倍,甚至無以計量,這就使得立體海報的內容可以無限延伸,內容的多樣化致使組合方式的多變,那么形式變化亦隨之可以輕易得到,形式變化對于海報的創新起到很大的作用,利于設計者多方向、多角度、多側面地看待和處理事物和問題甚至突破海報設計遇到的瓶頸。海報的創新表現形式正是需要設計者打破固有的思維定勢、將多向、側向、逆向、聯想、形象等多種思維方式相結合,形成多向的、求異的、廣闊的、靈活的、新穎的思維,因而立體化海報的設計對于解決海報設計多樣化需求和個性體現是無可厚非的有效途徑。
(二)強化主題,更好的傳遞信息
立體化海報設計使更多的新材料進入海報領域成為可能,法國的艾立基姆說過:多種材質混合并置使用的傾向正影響著設計界,材質的混合運用及變化是一種充滿驚喜的新體驗。
材質因其自身的多樣性而成為極其重要的設計素材,將材質融入海報設計中,可以激發材質自身所蘊含的情感,能喚起觀者的共鳴和內心深處對材質的感知,賦予作品更深層次更具趣味性的視覺感受。
讓更多的新材料進入海報設計領域,可以幫設計者更有效和準確的表達需要傳遞的內容和信息。
立體海報還能拉近設計者、海報和受眾三方的距離。平面海報通常讓受眾只能被動的觀看而忽略了海報的設計過程,這就會導致三者之間因缺少溝通而不能更好的相互理解和認可,而立體海報的設計可以一定程度的讓受眾看到海報設計和制作的過程,這就可以讓受眾不是僅僅觀看一個或者和自己毫無關系的結果,而是可以參與到設計中來,從而與設計者得到相同的結論,從而更加肯定設計者的設計而增加海報的傳播力度。
(三)增強展示的有效性
立體海報可以打破傳統海報平庸的張貼形式引發人更多的感官參與到看的過程,增強了體驗性,抓住眼球的同時抓住了心理,能夠有效地緩解廣大受眾長期對傳統張貼形式的審美疲勞,一舉多得,自然可以得到理想的展示效果。
二、立體海報的局限性
作為新的藝術形式,立體海報改變了人們對傳統海報的認知,除了視覺上的新奇特感受,還改變了海報設計者對海報范圍的認知,也改變了人們看海報的視角,但海報的類型需求多種多樣,而立體海報所適應的內容與主題也是有限的,不問受眾,不分析海報類別,一味的將一種形式風格應用在所有的海報設計中是比較荒唐的。
(一)容易造成內容和形式的失調
形式與內容的相互調和、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是基本共識。形式是主題內容凝固物化后的一種現實的客觀存在,是按照藝術的規律與原理有機的凝結成一個和諧的整體,它承載著藝術內容。內容是特定形式所具有的內涵,是整個形式構架下所呈現出來的具體的、栩栩如生的社會生活和動人情感。內容和形式相互依存,互為促進,二者辯證統一,不存在誰更重要的問題。但在立體海報的設計中,因為它的新穎形式所帶來的好處太直接,因而容易讓設計者在設計過程中過分依賴形式而忽略了內容的表達,甚至為了這種顯見的好處有意而為之。
對于受眾來說,對于海報設計的欣賞評價能力參差不齊,他們中大部分人無法拒絕單純的視覺享受,立體海報因為承載能力的提升使有的設計者會通過過分裝飾的形式來嘩眾取寵,這種方式也許在商業海報中還可以勉強成立,但是對于公益海報和文化海報來說就應該嚴肅考慮。在對設計師職業道德沒提出具體要求的當下,這一類嘩眾取寵的設計不在少數,但對于真正的有責任感的設計者來說這無疑是一種欺騙,對于海報設計的發展毫無益處。
(二)容易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費
立體海報因為其重量和占有空間的原因,制作起來比起傳統海報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但是往往因為成本等各方面的原因無法做到大規模的生產和制造,因而它的直接影響范圍小,保存時間有限,存放條件苛刻,回收再利用可能性低等原因造成物不能盡其用,甚至生成大量垃圾等情況而造成前期和后期的資源浪費。而且立體海報對于設計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運用者并不能很好的把握其中各個要素之間的關系,盲目的采用這種形式只可能是元素的堆砌,不具備海報最基本的功能,成為視覺垃圾。
總的來說,立體海報在空間形態上有新思考,但海報的表現形式應該歸源與海報的主題概念,也就是形式應該源自內容。這是海報設計創作中十分重要的一個原則。雖然立體海報是有效的形式,但其局限性決定了它不能成為日常生活中海報的主流形式,因而我們不主張所有的海報都嘗試用以這樣的三維空間表現形式。海報創新主要在于視覺思維的創新功能和視覺意向等元素的合力作用,海報設計要多些文化理念和創新意識才能體現出作品特殊的藝術效果和時代特征。因而我們不能對一種形式過分依賴,而應該努力尋求更豐富多元的形式。
【參考文獻】
[1]王受之.世界平面設計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2]張君.海報設計中圖像表現形式的創新[J].大眾文藝,2009(07)
[3]湯義勇.招貼設計[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7
[4]費鴻玉.平面設計元素視覺表現的多維化[J].裝飾,2001(02)
[5]朱鍔.日本海報設計風格的流變[J].藝術與設計,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