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展 劉騰
摘要:設計的產生是服務于人的,這是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什么是好的設計,什么設計可以更好的服務于人,可以改變人與物之間的關系。設計是一種創造活動,是滿足人們第三需求的橋梁。也是在傳達特定的信息,思想,意念,和所包涵的情感。本文在概述無印良品的設計基本內涵中,用設計觀去分析它的美學應用。
關鍵詞:無印良品;設計;美學
無印良品一九八零年在日本誕生,它的產生與當時的日本社會消費習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社會經濟的繁榮復蘇,一方面,奢侈品牌的大量融入為上層消費者所喜愛;一方面,廉價粗糙的設計制作的產品在生活中大量流行。無印良品致力于不求“這是我想要的”,但求“這是我需要的”。“無印”即指無品牌,“良品”則是優質的產品。
一、無印良品中的設計美學基本內涵
(一)情感內涵
在品牌創立之初,其設計理念有效的聯系客觀事物和主觀情感。客觀事物就是在大背景下日本經濟的迅速發展下,國家呈現繁榮復蘇的經濟形勢,到后來泡沫經濟時代,無印良品一直都在傳遞它的簡約品牌價值。大量的奢侈品牌進入日本社會,成為上層人士的消費方向,但是奢侈品是上層社會一小部分的生活必需品。主觀情感就是要抓住社會中層,為中層社會提供一個好的產品,社會底薪階層就要接受那粗糙制作不良的產品?當然不會,無印良品就是在這個交叉路口產生的,提倡一種簡單生活,在日本產生了很好的反響,無印良品定位正式建立。正是在一個高端產品的選擇之間,無印良品能準確的分析自己區間定位,打出感情套餐。
(二)文化內涵
從“精選素材”、“檢查工序”、“精簡包裝”等設計流程,其一再強調的是合理的設計,徹底消除繁雜的無用的設計,簡潔而不累贅,與傳統日本設計表達的“素”有著共同之處。日本禪宗講求:“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即不執著一切事物的紛繁形相不為感性認識所困擾,不以矯飾動之于心,主張直面事物的本質,追求絕對空寂單純純粹的精神世界。當然簡潔不是單純的樸素,而是一種超越的簡潔。堅持了日本特有的文化內涵的設計應用。利用自身的優勢,把簡約和美感同材料的最好優勢,能源與資源的結合,考慮的是整體的功能性。民眾消費不只是一個簡單的消費者,他們是有思考產品的權利,有選擇產品的權利,這就是無印良品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最好的產品和設計。
(三)科技內涵
科技與設計的契合點,這是設計發展的必由之路。科技的發展帶來經濟的繁榮發展,社會的進步也帶給人們審美觀念的改變,這就促使著設計美學要結合人們消費觀念的進步。大批量的設計,不能像手工制作一樣,依靠傳統的技法和手工制作。它依靠的是科技工藝的發展,但是更為可靠的是一個好的設計方案。無印良品的設計師們很好的把握了科技與設計美學中的關系,找到了這兩者之間的契合點。二者相輔相成。無印良品的創始人原研哉說“我的設計概念是刪除多余的東西,不需要多余的東西讓設計變得復雜”也正是這樣的設計理念推動其與技術的完美結合,在浮躁的社會流動中依然保持自己的風格,這也是消費者為什么中意“這就是我想要的”。
二、無印良品中的設計美學類型
按照美學類型的分類,大致可分為功能美和形式美。認識兩種美,可以讓我們快速的了解無印良品中的設計美學。無印良品中有著一種與眾不同的情緒。無印良品既有簡約的功能美,又有低調的形式美。
(一)功能美
功能美時時刻刻要體現它的實用原則。無印良品中的設計美學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目的性,一個是規律性。為什么這么說?無印良品從它的產生其一直秉持“合理的低價”,其基本理念是通過對制造流程的徹底簡化創造出一批極其簡單,低價的產品。這個理念就要求無印良品在功能性的設計力求更高的設計。目的性是要符合品牌提出的極其簡單;規律性就是要符合低價的產品。就是集合日本本土“素”的要求,它把自己放在一個哲學的思想高度去理解生活,去體現設計。都說藝術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它源于哲學,但卻實實在在的體現著生活。生活是有目的性的,無印良品在目的性和規律性的結合下,成為其產品設計中表達設計美學的重要途徑。
(二)形式美
形式美可以說是具有獨立審美特性,注重抽象化的表達,但是又在產品中暗示某一種特性理念。在無印良品設計美學中,形式美依附于它的功能美。這里要闡明筆者對功能和形式美的態度:“筆者認為,沒有純粹的功能美,也就沒有純粹的形式美,兩者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一個好的設計產品,其必然有個好的功能美,也就必然有一個好的形式美。兩者不可能單獨存在,不能沒有功能的形式美,也不能沒有形式的功能美。”在無印良品中作者也是這樣一個態度,其簡約的功能美必然有簡約的形式美。因為它的產品要符合品牌自身的理念,不能掛羊頭賣的卻是狗肉。
三、無印良品中設計美學的應用
(一)科技與藝術的結合
在科技迅速發展的現在,設計也隨著科技的進步而產生著技術革新的變化,設計中的應用美學必然要與科技結合。設計出更為科學人性化的產物,在無印良品的發展中,秉持的品牌理念不變外,積極的和科技技術的結合,努力讓自己的產品更為人性化。無印良品并不是這個好,而是這樣就好。在其產品設計中,更加符合人體工程學的應用原理,也一貫的堅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需要,最基本的普遍性。科學技術更好的服務于設計,給設計技術更大的一個創造空間,讓設計更加為人服務。
(二)設計與情感的結合
設計是一個思考的過程,是設計師通過自己的思考來理解人們的需求,并不像藝術那樣可自由展現,設計更為精準嚴格。在設計中,不能忽視人的需求,無印良品中給顧客一種滿足感:“這樣的東西就行,并不是這就是我想要的,這并不是一種胃口的填塞,而是一個接受”。一個設計產品在生活中已成為這樣就好,實則就是無印良品在設計中一直堅持的設計與情感的結合。簡單的產品,但卻不是形式上最小的,而是被有意識的設計成為任何環境下都能使用的。當然這樣的產品有它深厚的
總之,當然一個成功的品牌,有一個好的設計是前提,但是也不能缺少自身的品牌策劃發展。在認識自己傳統文化的同時能清楚的認識世界上的新事物,讓新的事物服務于我們傳統文化的再創新。讓成熟文化再創造。我國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學習傳統的文化,可以在設計路上走的更具文化底蘊更具藝術格調,才能讓設計更好的為人所用。
【參考文獻】
[1]原研哉.設計中的設計[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3]王受之.現代設計史[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4]田中一光:設計的覺醒[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
作者簡介:
劉鵬展:(1989--),男,廣西藝術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設計學研究,民族設計藝術研究。
劉騰:(1993--),女,MFA,廣西藝術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民族裝飾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