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國明 金國萍
摘要:本文回顧了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發展歷程,針對其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基于視力障礙人群和肢體障礙人群的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方案。
關鍵詞: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方案
我國于20世紀80年代開始推行無障礙建設,并于1988年發布實施了《方便殘疾人使用的城商道路和建筑物設計規范》,此標準對城市道路無障礙設計的內容和技術均進行了明確的規定。2001年,正式發布實施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計規范》對為城市道路無障礙設計和實現提出了更加明確和細致的要求。目前我國各相關建設和設計部門,針對城市發展需要,結合城市道路無障礙設計和工程實施需求,圍繞國家行業標準,推出了大量標準圖案、設計方法等先進的專項設計優化措施。
一、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理念的提出
傳統的市政道路的無障礙設計理念,認為就是在道路設計時,顧及到殘疾人如肢體活動不便者和盲人的需要,為他們提供特別的專用通道或對道路做出特別的設計,消除殘疾人與正常人之間的出行差別的一種設計思想。這種理念無疑是狹隘的,因為有障礙的人不一定是殘疾人,無障礙也不一定是正常人,目前有人已提出殘疾和障礙是不掛鉤的,所以筆者認為,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應該是針對所有群體需要而且還能顧及到其心理層面的設計,即既能滿足老弱病殘,也適合健康年輕人需要;既能讓人們身體活動暢通無阻,也能使他們的心理得到舒展,在客觀條件上,設計出無障礙的市政道路。
二、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的原則
殘疾人因為他們各自不同等級的傷殘對于道路設計也有不同內容的要求,因而市政道路設計以及設施的配置要以適應各種傷殘人士作為出發點。根據聯合國的相關指導性規定,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要遵循以下原則:第一是可接近性,第二是可到達性,第三是可用性,第四是安全性,第五是無障礙性。
在實際生活中,障礙人群的數量是遠遠大于殘疾人群的,他們在社會中的活動范圍和參與社會生活的頻率也更多,所以,道路無障礙設計要遵循可達性原則,這樣能夠保證障礙人群借助一定的設施到達他們所需要的目的地。第二,安全性,到達是目的,而到達過程的質量,也就是安全性能是必然需要考慮的因素。第三,人性化,也就是說,所有的障礙設施在配置過程中都要以為人群提供方便作為前提,考慮到各種類型的人群所需。現階段,我國的各城市的無障礙設計存在著明顯缺陷,因此,無障礙設計首先要更新理念,對包括盲道、信號燈系統、坡道以及梯道口等在內的所有道路設施進行優化,最終方便各類人群的出行。
三、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
1.臺階設計
在城市中,臺階是最為常見也是對障礙人群出行形成的阻礙也是最大,所以,在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中,放在首位的就是對臺階的優化。在對臺階的優化過程中,應該針對不同臺階的不同特點就行采用不同的優化方式。比如一些高度較小,級數少的臺階,可以直接采用比較緩的斜坡代替。而對于一些高度比較高,臺階級數比較多的臺階,在將其改為斜坡時就要盡量拉長坡長,使坡度變緩,同時還要在斜坡的兩旁設計高度合適的扶手,以保證障礙人群上下坡的安全。
2.坡道設計
根據類型的不同,坡道可以主要分為行進坡道以及緣石坡道兩種不同的坡道。在兩種不同的坡道中,行進坡道相對比較緩,能夠方便使用輪椅殘疾人順利通過,也不需要耗費太多的力量。而緣石坡道跟行進坡道在設計上具有一定的區別,它主要位于人行道口或人行橫道的兩端,避免人行道路緣石給殘疾人帶來通行障礙,方便乘輪椅者能夠順利進入人行道的一種坡道。
3.盲道設計
到目前為止,絕大部分盲道的設計采用的都是凸起的黃色地磚,雖然這種設計方式的確方便了殘疾人的出行,讓殘疾人能夠準確的找到盲道所在位置,保證出行的安全。但是這種設計方式卻沒有達到人性化的設計理念,因為長時間在凸起的磚面上行走,會使盲人的腳掌感到明顯的不舒服,長期使用這種盲道,會讓盲人產生一種抵觸心理,會對殘疾人的出行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所以,為了能夠在滿足殘疾人安全、舒服出行的基礎上,從以下幾
點入手對盲道進行了合理地改進。首先,盲道設計要有明確的方向和位置標示,保障殘疾人能夠順利到達想到的位置,而不會發生安全事故,確保殘疾人的人身安全。其次,盲道的設計要符合規范要求,不能一味的采用凸起的地磚,讓殘疾人感到不舒服,而應該在盲道上設計相應的標示圖形,用來提示殘疾人盲道的位置以及接下來行走的方向。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在盲道的設計中,一定要避免井蓋、電線桿、樹木、路燈、垃圾箱以及臺階燈能夠對殘疾人的安全出行形成威脅的東西的存在。
四、加強群眾的道路無障礙建設意識
雖然近年來社會不斷增加了對故障群眾的重視,但是從城市的盲道、坡道、交通標示等的建設上可以看出,人們對道路無故障建設的知識還知之甚少,如攤販、車主隨意占用盲道等行為,道路施工單位同樣忽視了道路無障礙建設的重要性,私自修改設計圖紙,沒有考慮到社會特殊群體的利益,使得障礙人群的出行出現很大的問題,給他們造成很多麻煩與苦惱,而這些問題大多都沒有得到有力的解決。因此政府應該從根本上對人民群眾進行宣傳教育,只有讓他們全面認識到道路無障礙建設對障礙人群的重要性,他們才會真心實意地為障礙人群創造出一個全新的、文明開化的城市。
結束語
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社會各類人群的便捷生活,在經濟飛速發展的新世紀,人們更加追求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注重人的核心地位,目前,社會上的許多特殊群體如視力障礙者、老人、小孩、孕婦等障礙人群亟需大眾的關愛與幫助,然而由于群眾意識的限制,道路無障礙建設存在很大的漏洞,本文著重強調了如何從細處對道路無障礙建設進行改良與創新,具體到對盲道、坡道、交通標示等方面進行分析,按照人機安全的原則進行整改與設計,以期引起公眾的廣泛關注,提醒道路建設的工作人員將這項工作落到實處,為障礙人群的生活出行提供更多的便利,讓他們跟正常人一樣享受到社會進步給人民帶來的舒適與溫暖。
參考文獻:
[1]周應生 基于不同障礙人群的市政道路設計改進研究 2012
[2]江海濤 道路和建筑無障礙設計圖說 2012
[3]劉曉琦 殘疾人心理特征與無障礙設計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