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登山



凡是到過漳州東山關帝廟的人,一定被屋脊上惟妙惟肖、色彩艷麗的雕塑所吸引。騰空盤旋的二龍戲珠,生動的戲劇人物以及珍禽異獸,讓人看了流連忘返。歷經數載風雨的洗禮而絲毫不褪色,色彩艷麗依舊,這就是閩南民間傳統建筑工藝精粹——剪瓷雕。剪瓷雕在建筑物中是主要的裝飾,同時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是閩南地區建筑文化的一種體現,既是文化的標志,也是時代的印記、歷史的見證。
漳州東山關帝廟簡介
東山關帝廟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銅陵鎮銅山古城中岵嶁山下,依山臨海,氣派巍然,是一座聞名海內外的廟宇,且具有明清古建筑藝術價值。
唐總章三年(670),陳政、陳元光奉旨開發閩南,帶來了家鄉所奉祀的關羽神像香火入閩,作為戰士們心靈依托。后來,歷代帝王為了頌揚關羽的忠義精神,不斷加封,由侯而公而王而帝。現存的東山關帝廟為明洪武二十年(1387)所建,剛開始只是一座單開間的簡陋小廟,稱關王祠;明正德七年(1512)重建成為一座武圣殿,現廟大殿石柱鐫刻有“大明正德吳子約敬送”字句;清康熙三年(1664),清廷對銅山實行“遷界”,關帝廟被焚毀,15年后“復界”,關帝廟就在原址按原樣興筑,翌年告竣。此后歷朝皆有重修,至今又經幾番劫難而重興,更是巍峨壯觀,金碧輝煌。
東山關帝廟總建筑面積2000多平方米,占地面積達20余畝。廟宇大殿屬抬梁式木構架建筑,面闊三間,進深六間,大殿和前殿屋脊都塑有“雙龍搶珠”及“鳳凰飛舞”的瓷雕。廟門“太子亭”為華表樓亭式建筑,為清道光年間臺灣嘉義人、太子太保王得祿所捐修,故稱?!疤油ぁ鄙嫌懈鞣N閩南地方特色的瓷雕圖案,正面是“八仙過?!焙汀叭皤F圖”(麒麟、象、獅、虎、鹿、羊、騾、豺)。背面雕塑唐宋故事情節中的120個人像,造型生動,多彩多姿,舉目環視,氣勢雄偉?!疤油ぁ辈坏ㄖ囆g高超,且有很高的建筑科學價值,它經歷500年來所發生的大地震大臺風襲擊仍然安然無恙,贏得中外古建筑專家感嘆不已。
這些現存的剪瓷雕是上世紀80年代初,由東山著名本土畫家林少丹和民間藝人孫齊家等人施工創作的。林少丹(1919—1993),是福建省著名畫家,系中國美術家協會福建省分會首屆會員,曾任漳州畫院畫師、名譽院長。孫齊家(?—2006),剪瓷雕名家,以博古、花鳥、飛禽走獸和古代戲曲人物著稱。孫齊家與擅長雕“雙龍戲珠”和“丹鳳朝陽”的林少丹被稱為剪瓷雕“雙杰”,成為閩南剪瓷雕的主流派系。
東山關帝廟是集瓷雕、木雕、石雕為一體的閩南民間藝術博物館,以其古老的歷史和精湛的建筑藝術,成為史學家和建筑學家研究的對象,更以深遠的關帝文化傳承,在海峽兩岸架起一座橋梁。
剪瓷雕的工藝特色
剪瓷雕的媒介主要選用顏色鮮艷的彩釉瓷碗、瓷盤,或利用殘損價廉的彩瓷為材料,按照需要用鉗子、木棰、砂輪等工具剪、敲、磨成形狀大小不等的瓷片巧妙地制成各種形狀,然后用糖水灰來鑲貼人物、動物、花卉、山水等,裝飾在寺廟宮觀等建筑物的屋脊、翹角、壁畫等部位。
剪瓷雕分為平雕、疊雕、半浮雕、立體雕。平雕著重于構圖,一般用于近景;疊雕則多用于高處屋頂的龍鳳走獸、水族飛禽和花卉樹木,用一片片彩瓷表現鳳毛麟角、紅花綠葉,無不栩栩如生;半浮雕多用于表現道具和場景;立體雕難度最大,大多用于古裝戲劇人物,像武將的盔甲、文官的蟒袍、才子佳人的寬衣窄袖,采用立體雕效果最好。立體雕須先用硬度強的鐵絲或竹篾做骨架,敷上用黃麻茸或稻草茸和著紅糖漿拌成的粘性泥灰,打好泥塑坯形,而后再粘貼一塊塊色彩斑斕的剪瓷片。而小件的花鳥魚蟲一般貼好瓷片再搬上屋檐,像“龍”、“鳳”等大件雕體則須先將坯形搬上屋檐,再施瓷片粘貼。
剪瓷雕以泥塑為體,捏塑時要稍瘦一些,才有足夠的余地嵌上瓷片,泥塑是層層加厚的,直到最后一層時,等到半干狀態即可開始粘貼瓷片;粘貼的灰漿成分包括石灰、細沙、麻絨。紅糖水和糯米糊,將這些成分與水混合,經過養灰的過程,粘度更佳;剪瓷雕的骨架與泥塑相同,也是在胎體內暗藏鐵絲或竹篾;人物頭部和泥塑一樣,大多也用模印出來,上白釉后進窯燒成。
剪切碗片的工具主要為尖嘴剪,先將瓷片按所需形狀大小剪下來,再用平口剪修邊緣。用鑷子夾住裁剪好的瓷片,插入粘貼于半干的泥塑上,并趁粘貼的灰漿未干時,用鑷子調整好方向位置。依各種題材的不同有各種不同的粘貼方法,如龍頭的瓷片以斜角插入,但龍身鱗片的角度較平。貼花卉的技巧也很多,花朵從中心向外張開,每片的角度不同,含苞待放的用曲度較明顯的瓷片合成,枝干多以平貼為主(圖1)。
剪瓷雕的藝術之美
剪瓷雕藝術融合了泥塑、繪畫、雕刻之所長,色彩艷麗,不易剝蝕。每一組作品既有繪畫的色澤感,又有雕塑的立體感,既有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總體特征,又含有民間文化的成分。縱觀剪瓷雕作品的裝飾題材大致可分為三類:
1.人物類
剪瓷雕人物的創作大多選取民間流傳較廣、群眾喜聞樂見的人物,《水滸傳》、《紅樓夢》、《西游記》、《封神演義》、“哪咤鬧海”、“桃園結義”、“三藏取經”等故事里的人物,由于內容淺顯,人們一看便知。民間美術創造不可能擺脫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視人文倫理大格局的制約。在工藝技術上不自覺地注重人與物的感情溝通,從而在作品中顯示出濃郁的人情味,這是中國美術創造中“求善”特征的表現。在中國民間美術創造的發展歷史上,其內涵中滲入的人文觀念突出地表現為重視實際選擇、重視自身位置和重視人倫感情,歸根結底在于對“善”的追求。剪瓷雕藝術名匠孫齊家就在東山關帝廟的廟門“太子亭”屋頂上塑造了120個英雄人物,如李世民登基、樊梨花征西、岳母刺字、穆桂英掛帥等(圖2),造型生動,千姿百態。
2.吉祥寓意類
中國傳統裝飾吉祥圖案其實是古代先民希冀生活美滿幸福,專門為營造“祈福、祝?!倍鴦撛斓难b飾藝術造型設計。剪瓷雕裝飾的題材中寓意性的有:一帆風順、三羊(陽)開泰、四季平安等;吉祥人物有三星拱照、麻姑獻壽、八仙過海(圖3)等;吉祥花卉有牡丹、蓮花、菊花等;吉祥動物有圖騰的龍、鳳凰、麒麟以及象、馬等。在東山關帝廟的大殿和前殿屋脊都塑有“雙龍搶珠”(圖4)及“鳳凰飛舞”,這是閩南寺廟裝飾中最常見的。傳說龍能降雨,民間遇干旱常拜祭龍王祈雨,后演變成耍龍燈的民俗活動,“雙龍戲珠”即由龍燈演變而來的,有慶豐年,祈吉祥之意,同時由于東山關帝廟大都是木制結構,龍能降雨就能起到防火鎮邪的作用。
3.輔助紋飾類
剪瓷雕背景的創作多以裝飾紋樣來表現,一般篇幅稍小,裝飾紋樣分為獨立紋樣和附屬紋樣。獨立紋樣本身既能輔助、襯托主題,也能成為一個精美的裝飾,例如:“金玉滿堂”、“松鶴延年”(圖5)、“百年好合”;附屬紋樣則必須依附在某一主體上才有意義,例如:卷草紋、水波紋、云紋、火紋、蔓草花紋、山水、祥云等(圖6—圖7)。中國古代圖案,祥云代表有好的預兆,表示對未來的美好祝愿。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國具有上千年的時間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國文化符號。這些題材在東山關帝廟都有很好的體現,大多是為了接點收口、填補空白、襯托主題。
民間工藝美術作為本土文化資源的重要載體,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歡,剪瓷雕立足于中國傳統文化肥沃的土壤之中,以其豐富的文化內涵、極高的藝術審美價值和精湛的特殊技藝在今天越來越多地為人們所重視。這些美輪美奐的傳統工藝體現著中華名族特有的民族氣質和文化,如何更為深入地挖掘剪瓷雕工藝的傳承和發展,對于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具有較高的歷史意義和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