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棟
廣東省水利水電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523710
摘要:水利工程是我國最重要的基礎工程之一,水利工程質量的好壞會直接對人們的正常生活造成影響。基礎灌漿技術是水利工程中最常用的施工技術之一,由于灌漿技術自身性質的獨特性,不同的地區所采用的基礎灌漿技術類別也有所不同。本文對水利水電工程中灌漿施工的過程控制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灌漿;施工;過程控制;措施
基礎灌漿施工技術是水利工程建設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基礎灌漿施工質量的好壞對于水利工程整體的使用質量有著嚴重的影響,更是我國水利工程建設快速發展的重要的保障。因此,建筑單位要高度重視基礎灌漿施工質量問題,從而確保水利工程整體的質量,促進我國基礎灌漿技術的可持續發展。
一、基于水利水電工程灌漿施工技術的概述
灌漿施工技術雖然在很多的建筑工程施工中都會有所涉及,但是具體到水利水電工程中它卻存在著一些與眾不同的特點和優勢,首先因為水利水電工程的特殊性,因此在進行灌漿施工中不僅僅要求做到一般工程施工中灌漿要求的隱蔽性,還需要針對水利水電工程的特點進行專門的灌注參數設置,只有符合水利水電工程特點的灌注操作才能很好的確保工程的質量,也就是說水利水電工程中的灌漿技術在系統性和復雜性上都具備著較高的要求;灌漿技術在水利水電施工中應用的優勢也是較為明顯的,和其它一些工程施工項目相比,在水利水電工程中灌漿施工的進行不僅僅能夠起到很好的加固載體的作用,還能夠針對水利水電工程的特點在工程項目的防水性和抗滲性能上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我們必須加強對于水利水電工程中灌漿技術的管理和應用。
二、巖溶地形下基礎灌漿施工技術的應用
巖溶地形是我國在水利工程的建設過程中常會遇到的不良地形之一,由于巖溶地形的獨特性,和普通的地基處理相比,對其的處理將會有更大的難度。就目前我國在巖溶地區處理的狀況來看,至今為止并沒有一個比較完整的巖溶地形處理體系被建立,在對其處理的基本過程中,大多數施工人員還是把自我的工作經驗以及同類型的施工案例作為巖溶地形處理的主要依據。基礎灌漿施工技術是在對巖溶地形進行處理過程中所運用到的重要技術之一,對于灌漿技術類型的選擇要依據被處理區域的巖溶的層次狀況以及體積狀況,不同層次下的巖溶地形所選用的基礎灌漿施工的類別也應該有所差別。下面就幾種在巖溶地形處理過程中常用的基礎灌漿施工方式進行討論。
1、高壓灌漿技術
所謂的高壓灌漿技術就是在高壓的環境下完成灌漿過程,高壓灌漿的實現能夠很大程度的提升水利工程所在地地基的穩固程度,對于水利工程作用的順利發揮有著重要作用。由于巖溶地區的獨特性,在對其進行灌漿的過程中最常用的方式之一就是高壓灌漿,因為高壓環境的營造能夠一定程度上減少灌漿過程中地基漏水現象的產生,并能最大程度的保證被灌漿水泥的穩定性能。除此之外,高壓環境下水泥的灌漿速度能夠被很好的控制住,這對于水泥穩固性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2、高壓旋噴灌漿技術
巖溶地區地基所存在的最大的不足就是其基本的穩固性以及耐壓性不能夠符合水利工程的建設標準,在深度比較大的巖溶地區,我們常常采用高壓旋噴灌漿技術對其進行處理。和高壓灌漿技術有所不同,高壓旋噴灌漿技術是從地基底部開始作用,這一過程的實現需要借助鉆機等機械的支持。在完成基本鉆孔之后,利用相關設備使得水泥漿能夠從鉆機的噴嘴中噴出,由于水泥漿的噴出具有一定的沖擊力,在噴漿過程中會對原有的土層結構造成損害,這時被噴入的水泥漿就能夠和土層相混合,形成一個新的結構,這種新結構和原有的土層相比,在穩固性方面將會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3、混凝土裂縫灌漿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過程中混凝土是最為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如果在水利工程運行過程中,混凝土出現裂縫等狀況,其后果將是不堪設想的。因此對混凝土裂縫進行基礎灌漿處理是十分有必要的。就目前我國的施工狀況來看,在對混凝土裂縫進行灌漿過程中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就是化學灌漿法,即讓水泥漿在相關設備的輔助之下灌入已經產生的混凝土裂縫中,由于水泥漿具有凝固的化學特性,當其在混凝土的裂縫中凝固后就能夠提升整體混凝土的防滲能力,進而對水利工程的正常運作奠定基礎。
4、基礎灌漿技術
基礎灌漿技術是基礎灌漿中所運用的最主要的灌漿技術之一,其在對巖溶地區進行灌漿處理時既能夠對深度比較淺的巖溶地區進行處理也可以對深度比較大的巖溶地區進行處理。但是對于深度不同的巖溶地區其應用的方式有一定的差別。當被處理的地區為淺層的巖溶地區時,要把淺層的巖溶所含有的基本物質運用特點的技術手段挖出來,然后在開挖后的巖層處進行注漿即可,這一過程的實現能夠極大程度的提升地基的穩定性能。和高壓旋噴技術相比,基礎灌漿法在對深層巖溶地區進行處理時效果將會更加顯著。運用普通灌漿法對深層巖溶地區進行處理的過程中所采用的主要方式就是對巖溶地區的周圍進行灌漿,利用所灌水泥漿壓力作用對巖溶地區地基的其它物質產生擠壓,進而和其融合,形成穩固性能比較好的結合體。
三、在水利工程中出現吸漿加大現象時的基礎灌漿的措施
1、限流法
所謂的限流法就是對灌漿速度進行降從而實現對相關流量的控制,這一方法能夠加快被灌入物質在裂縫中凝固的速度,為其作用的快速發揮創造條件。
2、降壓法
降壓法顧名思義就是對灌漿壓力進行降低,進而使得其相關的灌漿速度得以減緩下來。在這一過程中要盡可能的讓灌漿漿體以自流的狀態存在,當漿體在自流狀態下實現凝結之后,則可以把灌漿方法恢復至正常狀態。
3、多次灌注法
對某一裂縫的灌注過程分多次完成,并且每次灌注之間隔有一定的時間,但是就我國的水利工程的實施狀況來看,把灌漿時間控制在8小時以內是最為適宜的。
這三種方法在對處理吸漿較大現象具有十分明顯的效果,但是由于這幾種基礎灌漿方法的特殊性,在運用這幾種方法對裂縫基礎灌漿之后,往往灌漿壓力不能夠達到預定的設計要求,因此相關人員必須對其采取恰當的措施進行處理。只有保證了灌漿壓力能夠符合要求,才能夠最大程度上促進基礎灌漿作用的發揮。
四、在漏水嚴重的情況下的基礎灌漿的措施
1、模袋灌漿法
所謂的模袋灌漿法就是利用特殊材質制成的模袋裝著水泥砂漿,然后運用一定的手法讓模袋互相壓擠,從而降低水泥砂漿中的含水量,最大程度的降低砂漿的凝固時間。一般情況下,我們在制作模袋時常用的材料為尼龍、聚乙烯等。另外由于模袋對于水泥漿有一定的阻礙作用,因此能夠很大程度的降低在灌漿過程中土質流失現象的發生。
2、用填充級配料對其進行處理
目前被廣泛應用到我國施工工程的填充級配料的主要成分為水泥、礫石等。為了最大程度的發揮出填充級配料的作用,一定要對水泥的類別以及礫石的大小進行嚴格控制。由于礫石自身很難和其它填充物質凝固在一起,因此在使用礫石為主要原材料的填充級配料時可以在其使用過程中加以黏度比較好的水泥填充級配料。在對不同的水利工程進行處理時要根據工程的具體實施狀況采取合適的配料,從而最大程度的為水利工程作用的順利發揮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對水利水電工程的灌漿施工技術進行探索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應充分意識到灌漿施工技術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性,并始終結合水利水電工程的需要,采取針對性的技術加強對地基和裂縫等的處理,不斷地夯實水利水電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楊建華,費明康.基礎灌漿施工技術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分析[J].城市建筑,2013(08) .
[2]宋偉.論基礎灌漿施工技術在水利工程建設中的運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01) .
[3]韋瑞生.淺談基礎灌漿施工技術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9).